程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老先生被千古传诵的名句。蚕是鳞翅目的一种昆虫,也称家蚕。它和蜘蛛是离我们人类的“朋友圈”最近的两种会吐丝的小动物。家蚕的丝经过加工处理之后能做成被子、衣服等,而蜘蛛丝就更厉害了,能用于制造“刀枪不入”的防弹衣。不过,在神奇的大自然中,已知会吐丝的动物至少在10万种以上。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纺足目等都有很多会吐丝的小伙伴,能够利用口器、前脚、消化管、皮肤分泌腺等器官来吐丝。
耳廓扇贝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贻贝目、江珧蛤科的一种大型贝类。耳廓扇贝仅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的浅海沙泥质海底。耳廓扇贝的壳大而薄,为黄褐色,呈下尖上宽的形状。依据栖息地水质、光线以及营养物质的不同,耳廓扇贝的体形也截然不同。一般个体在30—50厘米之间,而最大的却能够长到1.2米以上。
这就奇怪了,难道这贝壳也会吐丝?它们吐的丝又是干什么用呢?原来,耳廓扇贝把自己身体的一半埋在海底的泥沙之中,另一半露在外面依靠滤食海水里的营养物质为生。不过,海洋里的风浪可不小,要是固定不稳,一不留神被海水冲走可就惨了。
于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耳廓扇贝便在体内长出了丝足腺。丝足腺能分泌一种以角质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黏液,这种分泌物遇到海水就变成了坚韧的蛋白质纤维。耳廓扇贝就是利用这些长度在6厘米左右的丝,把自己牢牢地固定在海底的岩石上。
意大利人利用耳廓扇贝的丝来制作纺织品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晚期。经过后期加工处理,耳廓扇贝的丝在阳光下能发出耀眼的金色光芒。因此,欧洲人也把它称为海洋里的“金线”。据说在13世纪,一件由耳廓扇贝的丝制作的衣服,价值高达1000枚金币!
现在,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这种珍贵的丝织品藏品仅有不到100件。我国今年也在天然纤维术语标准的“动物纤维”分类中增加了“软体动物纤维”一词,并将耳廓扇贝的丝称为“海丝”归入其中。
鹦鹉鱼,也叫鹦嘴鱼,不过动物学家们更喜欢称它们为洛神颈鳍鱼。它们是鲈形目、隆头鱼科、唇鱼亚科、颈鳍鱼属的一种海洋鱼类,大多数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有珊瑚礁生长的海域。其种群分布极为广泛,在西太平洋、印度洋以及红海、安达曼海都可见到它们的身影。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和海南等地。
鹦鹉鱼因其艳丽的色彩、斑斓的花纹以及鱼唇酷似鹦鹉嘴形而得名。短而高耸的脑袋是它们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依据种类和性别的不同而颜色各异。鹦鹉鱼的身体呈长圆形,一般体长在50厘米左右,最大的种类则能长到1米以上。
最奇特的要数鹦鹉鱼的嘴巴,不仅大并且还能伸出来,同时牙口也是“棒棒哒”!不但能啃下依附在礁石上的海藻,而且就连坚硬的珊瑚礁也能给嚼碎了。
长着一口“铁齿铜牙”的鹦鹉鱼,吐丝又是为了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织一件属于自己的“睡衣”。什么?一条鱼,它也要穿睡衣睡觉?没错!
每当太阳从海平面缓缓落下,珊瑚礁周围的海域也渐渐平静了下来。忙碌了一天的鹦鹉鱼打算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然而,在危机四伏的海洋之中,睡个安稳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不定在黑暗中的某个角落,捕食者正虎视眈眈地盯着鹦鹉鱼呢。
于是,鹦鹉鱼在睡觉前,会从嘴里不断分泌出黏液,黏液遇水便凝结成丝。就像春蚕吐丝那样,随着丝状物质不断增多,鹦鹉鱼在腹鳍和尾鳍的通力协作下,花上两个小时便能“织”成一件“密不透风”的茧状“睡衣”啦。
这种由黏液织成的“睡衣”具有一定的柔韧性,一般的捕食者根本奈何不了它。当然啦,这件“睡衣”最主要的功能還是防患于未然——吐出的丝在水里形成一张水膜,能防止自己的气味释放到海水中,从而躲避捕食者。
不过,麻烦的是鹦鹉鱼每天早晨都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弄破自己的水膜从里面钻出来。一旦鹦鹉鱼生病或者受伤,没有力气撕破这层水膜时就会非常危险。因为时间一长,里面的氧气就耗尽了,鹦鹉鱼也只能“作茧自缚”窒息而亡了。
那么,丝带蠕虫吐丝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丝带蠕虫,也称长鼻蠕虫,是纽形动物门、有针纲、针纽目、纵沟纽虫科、枝纽虫属的一种动物。纽形动物也叫吻腔动物,全世界共有1275种,从南极到北极,它们几乎无处不在。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栖息在沿海浅滩海域,仅有极小部分生活在淡水或陆地上。
丝带蠕虫是一种比较原始的无脊椎动物,它们身体狭长,成扁平的带状,体长一般在5—20厘米之间。前段时间,一段关于丝带蠕虫的视频突然在网络上“火”了起来。在视频中,一条暗红色的丝带蠕虫被人放在手上后,瞬间便从头部吐出了一串树状的“白丝”。
原来,丝带蠕虫的吻存在于靠近头部的吻腔之中,长度约占身体的1/3,呈乳白色并且结构特殊,属于“管中套管”结构。当它受到外部刺激后,便会迅速从吻腔中喷射出乳白色的丝状吻,同时还伴有大量黏液。
由于丝带蠕虫个体较小,行事又非常“低调”,一般只在岩石或珊瑚礁的缝隙中出没,所以大家很少能够见到它,对它的习性更是知之甚少。偶然间看到丝带蠕虫喷射出的丝状吻便误以为这个小家伙竟然还会吐丝。
中华多刺鱼,别名刺儿鱼、九刺鱼,是刺鱼科多刺鱼属的一种鱼类。中华多刺鱼主要分布于我国黑龙江、松花江、图们江、辽河以及长江等流域,在俄罗斯的堪察加半岛、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少量种群。
顾名思义,中华多刺鱼最明显的特征便是背上那几根让敌人“不寒而栗”的硬刺。根据个体不同,中华多刺鱼的硬刺7—9根不等,但都被科学家统称为“第一背鳍”。后面便是和臀鳍相对而生的第二背鳍啦。
中华多刺鱼属于小型鱼类,体长不过四五厘米,整个身体呈纺锤形,看上去就像一枚微型鱼雷。它们喜欢栖息在水草繁茂的静水河湾、湖泊以及湿地之中。
中华多刺鱼吐丝的本领对它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从每年的四月中下旬开始,中华多刺鱼便陆续开始为繁衍后代做起准备工作。雄鱼最先感受到水温的上升,它们身体的颜色也随之变成了深灰褐色,在灯光的照射下还会散发出青铜般的金属光泽。
它们这时的首要任务便是建造一个安全又适合雌鱼产卵的巢穴。可是对于一条小鱼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咱们的中华多刺鱼暗藏一门吐丝“绝技”。在体内激素的刺激下,中华多刺鱼会从肾脏中分泌出一种透明黏液,这种黏液源源不断地从它的“屁股”中排出来,遇水凝结成固态的丝状并且有较强的黏性。它们利用这些有黏性的丝,就能把周围的水草、植物根茎缠绕并粘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巢穴。这些巢穴附着于水草或者石块之上,在水流平缓的河湾、湖泊等地完全不会有被冲走的危险。
雌鱼產卵之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只剩下多刺鱼爸爸来保护鱼卵和幼鱼的安全。孵卵期间,雄性多刺鱼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利用胸鳍不断向巢穴内“扇水”,以保障里面有充足的溶氧。
不过,护卵期的中华多刺鱼爸爸的脾气可以说相当“火暴”。一旦有“闲杂人等”靠近它的领地范围,那可是逮谁咬谁,绝不留半点情面。
目前,中华多刺鱼已经被北京市列入了《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名录》。
这可就奇怪了,好好的一条鱼为啥要学“别人”吐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