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创作者,画家的作品应该与欣赏者合二为一。画本身是一种语言,但这种语言要靠很多内在的修为才能表现出来,展示的是人类最根本的生命课题。
一张画的构成不是单纯的笔墨本身,笔墨是一个表现力的问题,它只是一个载体,但是它的前提有很多,你必须有这方面的修养。一个画家应该有三种功夫,第一个功夫叫文化的功夫,第二是语言,第三是技巧,这个排序不能颠倒,文化功夫必须在第一位,这就要求画家必须有深厚的文化认知力和理解力,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通过古人的学说提升自身的修养。
画本身是完成一种文化的创造,这是最根本的创造,笔墨只是一种语言。那么需要哪方面文化?我想大概所有的文化都應该包括,首先应该是中国的哲学、美学、生命学、社会学、政治学、还包括宗教学,这是一个很庞大的阵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都读下来不太可能,所以我们应该读的是它的精华。拿《四库全书》来说,它的精华都浓缩在《易经》《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三本书里,这三本经我认为是中国生命学最经典的精华。那么我们怎么去读这三本经,《易经》是讲阴和阳,阴阳本身就是生命学,这是根本。《道德经》讲有和无,老子距离我们两千多年,但是,我认为我们对老子认知的深透性和明确性还有很大的距离。关于老子,我在我的《自胜者强》中写道:上天给东方放生了一个老子,给西方放生一个苏格拉底,他把这两个当做自己的宠儿,看着他们成长,看着他们拥抱,也看着他们吵嘴。东西方文化如何互补、互相融合,然后向前推进,这里面有很多思考,我们怎么去认知,我们作为中华民族,在整个人类格局里应该是率先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最前卫的一个人类群体,作为这样一个群体,文化质量怎么升华到最高的质量上。
作为一个画家,对这些问题没有思考,画就没法画好。所以说,文化功夫是画家必须具备的,而且必须放在第一位。我曾经跟很多美院老师探讨过这些问题,中国美术教育的体系在哪里?美院的教育节奏应该怎样去安排?我认为,目前,美院的人体写生只是技术层面,从美院出来的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大艺术家,必须从现在的体系中跳出来,把应该补的课补回来。画家是一个很高的层面,如何攀登上去,文化的功夫首先必须解决。
要想明白这些问题,读书量是一个,还有一个是思考量,我理解的“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走万里路就是一个理解过程,它是通过不断用眼睛观察,然后结合书本的道理去想问题。屈原的《天问》,有170多个问,这个问我反复琢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问,我们现代人还有多少问?我们处在一个新时代,会有很多新问题出现,比方说为什么会有互联网,为什么诞生了信息,科学的发展观与文化的发展观如何成为一条线,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作为一个画家必须要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知道怎样把作品升华上去。
第二是语言的功夫。用你的语言方式或者形式表达出来,一个画家必须有个性,说话要与其他人区别开来。第三是技巧。这三种功夫顺序不能变,三种功夫都必须是一百分。只有这样才能把一张画画好,我是本着这种方向完成我的创作的。
什么是艺术
我将其概括为一句话,艺术是人生命的一个光环。
人的生命一个是其肉体生命,一个是其精神生命,在精神生命范畴之内,艺术是个光环。力量是什么,力量也是光环,会鼓舞我们的生命,骏马腾飞、天马行空、马到成功等都是这样。所以说,艺术是生命的一个光环。我们要用这个光环与自己的生命发生关系,艺术有精神疏导的功能。
从人类史开始那一天,艺术就诞生了。人类祖先创造的图腾就是艺术,图腾是一种精神的寄托。舞蹈、音乐、绘画等都属于艺术范畴,它们的产生是为了快乐,所以,快乐是艺术最根本的功能。
中国艺术史如浩瀚的大海,我认为中国艺术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有三件作品,这三件作品代表了中国艺术的高度。
第一件是《飞天》,《飞天》代表了自由,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自由自在的舞蹈,让后人感到望尘莫及。
第二件是《千手千眼观音》,它代表了大爱。
第三件是民间年画,代表了幸福。
在人类的理想里,“自由”“大爱”“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这是生命的欲望,也是生命的愿望。这三件作品,不但代表了中国艺术的高度,也代表了人类艺术的高度。我们清楚了这三件作品代表了人类的艺术高度,那我们就知道自己艺术追求的目标在哪里,然后奔着这个目标去完成自己的艺术创作。
有人说我的马像飞天马,飞天就是一种舞蹈,真马不可能有这样的姿态,飞马像是在天空中奔跑,而不是在草原上,这样画就进入了精神层面。
中国的艺术从简单的概念去理解,大概就是以上这几点。
什么是中国画
如今,我们对中国画的认知还不够全面,我们所理解的中国画可能就是在中国的宣纸上,用中国的圆笔头、水墨、色彩画成的画。其实中国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
第一,中国画是一个做学问的画种。欣赏中国画不能光看,还要读,画要想能“读”,必须有可读性,有内涵。刚才我讲了,需要一个画家有那么多方面的修养,像读哲学,必须认真的读,如老子的《道德经》,第一章是全书的根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从六十年代开始读《道德经》,到现在半个多世纪,仍然感觉读不透,读不完。有时候感觉我们的文字很苍白,难以表述出来。我认为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不是玄学,你的思想到了一定的境界和深度,你的思考也是五颜六色的,我管它叫思想旅游,你可能遇见了很多你从来没有遇见过的,这些东西你感觉它既有形,又无形,到这个时候它应该是玄之又玄的。所以,你的画怎么到玄之又玄。关仁山主席刚才讲从实到虚,虚就是玄,我们不是画实,是画虚,实是什么?是对象,虚不是没有,是妙有。我认为不做这样的思考,你的画肯定升华不了,所以我说中国画是一个做学问的画种,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中国画是从远古走来的一个画种。其实现在的中国画是建国之后的称谓,以前没有这个概念,西方的绘画进来之后,为了区别西方的西洋画,才叫中国画。如果追究,这个叫法其实不准确,在纸诞生之前就有中国画,宣纸只是材料,笔只是工具,我们最早的画是岩画,岩画是用刀刻在石头上,你不能说他不叫中国画,换句话说,中国文化生命诞生的绘画都应该叫中国画。还有一点,我跟其他人也交流过,我们的甲骨文本身是图,图就叫画,甲骨文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形象,这个形象就是绘画的形象,所以应该还包括图腾,本身也是绘画,都属于中国画范畴,包括敦煌、云冈、虽然是雕刻,但也是从绘画衍生出来的,前提都是绘画,所以中国画应该是从远古走来的一个画种,这样我们思考的宽泛度就加强了,我們认识的深度也加强了。
第三点,中国画是视觉艺术但不是用视觉能够完成的艺术。这是个哲学概念,画属于视觉艺术范畴,但是创作这样的视觉艺术,不是用视觉能够完成的。比方说写生,写生是用视觉和对象发生关系以后,对对象的描绘,对着对象联想的是心灵内在的运动,所以有时候学校的写生是个误区。应该是你感觉它是什么样的,你感觉到的才是你动笔应该画的那个造型,以我的画来看,跟真马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它还是马。中国画里有一个“师造化,中得心源”,造化就是大自然,以它为师是对的,但最后必须从心里出来,心是你的源头,这样才能把画升华到视觉艺术的高度上去,所以我说,中国画是视觉艺术但不是用视觉能够完成的艺术。
这三点界定中国画准不准,我认为是准的,一个画家应该完成自己的创作。在这一点上我特别赞成潘天寿的主张,他说:“对民族艺术要有自信心” “东西方应该拉开距离” “艺术必须要有个性”。
为什么“对民族艺术要有信心”?因为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史。我们的文化积累是无比雄厚的,而且我们的文化和艺术在人类史上,是有巅峰高度的。我们没有理由对民族艺术丧失信心。西洋画可以融入到中国画,但是不能改造中国画,这是一个立场问题。为什么“东西方应该拉开距离”?两半球的文化和艺术,应当是各自显示自身的亮点,各自寻找自己的发展高度。我们应充满信心,在我们自身高度上再进一步地发扬光大,这是对世界有价值的贡献。我们可以汲取西方的营养,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我们自身的文化肌体。 “为什么艺术家要有个性”?一个艺术家就是一个文化生命、艺术生命。一个民族从大的方面来讲,和一个人的生命体是一样的。必须强化我们民族的个性,我们的努力是为了我们民族这朵花绽开得越来越鲜艳,越来越美丽。
大家怎么看我的画
这个问题或者应该说成我的追求点在哪里?可能这样说比较确切,第一,我追求形而上。我认为,所有的艺术,包括音乐、戏剧、舞蹈都是形而上的。那么为什么提倡深入生活,我认为从生活中找到师造化就可以了,然后中得心源就要形而上,这个概念应该是清楚的。形而上还有一个明确的表现形式,它是二维的而不是三维的,一张纸上可以近小,可以远大,可以近虚,也可以远实。
我们看庙堂的壁画,神是最大的,周围的侍者都是很小的,这个肯定是违背了透视关系,但因为是形而上,这个表现手法反而加大了感染力,观赏者知道先看什么,重要的看什么,次要的和重要的什么关系,这里面包括色彩的关系。
我希望大家带着形而上的文化观来看我的画。好多人问我,为什么把马画成这样,跟真马不是一码事,有人要求我能不能写实一点,我说可以,不是没有能力达到写实的程度,而是不想写实,这是文化观的问题。
我认为艺术必须是形而上,不然艺术就不能成为艺术,艺术是人类理想的高度,它可以自由自在的存在,所以艺术家本身还应该是造物主,他可以制造和造物主同样的生命观,以绘画这样的载体制造出我们自己的产品。那么怎么和观者沟通,我认为,找到他的精神点就沟通起来了。
我不大喜欢马上有人,这不是我艺术高度的一个追求点,我的马很多是带星星的,我自己称为七星马,马的结构还有月亮,我把宇宙的生命、马的生命和人的精神生命融为一体,这是一种思考,当你把这些和生命发生关联的闪光点都集中在一个载体上,这就是你画马的一个精神点。像李贺的诗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马是一个星座,是一个神,神不是迷信,是一种精神产物。所以走向神性是我们必须做的一个新的起点。
“犹自带铜声”李禾这首诗不仅是形而上的,而且还引发了我另外一个思考,艺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要有声响。我们看一张画是无声的,其实它本身是有声音的,你跟它沟通起来就能听见。所以,作为画家必须画出声音来,声音是一种节奏、一种韵律,我认为音乐在艺术领域是最高的,因为它抽象,就像老子说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你既听到了也看到了,那就是你关联你的修养到了那里,所以,艺术是形而上的。
第二点,是中国的哲学。中国的美学也是哲学。我的画画的是生命,是中国哲学的生命,生命应该是最高的境界,我们离开生命一切都不存在,生命绝对是第一位的,我们有生存动态的行为,是因为有生命,但生命是什么?我认为是中与和,中是什么,是心,和是气,加起来就叫心气。
那什么叫死,老子说,“死而不忘者寿”。据我所知,《道德经》是西方翻译最多的一本经书,这说明老子的思想依然在影响人类。我们先拥有了老子,但我们对老子的亲切程度不够,我们没有把他作为必读的课。生命从另一个角度讲是时间的长度,生命是存在于空间的,空间是无始无终的,时间是有生必有死。但是老子为什么有始无终,什么是活,我认为是一种承担的意识,什么是承担,是为人类做贡献。比如搞艺术,我要把我的艺术升华到高度上去,这是一种贡献。
《未来简史》上有这样一个观点,人的这部机器的寿命是五百年,还谈到了一个时间点,2050年人就可能活500岁。那么从现在算起还有32年,我对我的未来,至少现在我有十到二十年的计划。这个计划,我自己想的非常清楚,我要搞一个乐章,这个乐章我请咱们中国作协的刘小放写了一百多句诗,诗的题目叫《心灵的大颂》,第一乐章叫“九个太阳”,一个乐章三十副,放一起大概是三米五高,九米长,巨幅是为了空间的表现。第二章叫“同悦天鼓”,云南印象、云南声响、藏魂这几台歌舞是杨丽萍创作的,我觉得她是真正的艺术家,我非常喜欢,其中“云南印象”中有一句话,天上打雷给人听,地上敲鼓给天听。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我说我的画是带有神性的色彩的。乐章的第三章是“圣雀神鸟”。
第三,我的画是一种信仰。信仰我认为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或者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你要全心全意把生命交给艺术,变成一种非常虔诚的信仰,比宗教还要宗教。
我不知道这样解释我的画有没有道理,在这里也是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我要说的话还很多,因为艺术是一个很高的层面。以后有机会希望跟大家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