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枫
贝尔特兰德·比利指挥维也纳广播交响乐团(RSO)演奏马勒《第七交响曲》像是专门为我安排的,我为此推迟一天离开维也纳。
那时,我还从来没有进入维也纳音乐厅聆听和欣赏过音乐会。那里是维也纳RSO的大本营。本以为音乐厅的门票不会像金色大厅那么紧俏,结果提前两天去买票便被告知只剩两张最贵的票,因为座位极好,所以我怀疑这是别人退回来的票。所谓最贵的票也没有超过60欧元,放在金色大厅和国家歌剧院,这只是中下等级,从票价的档次来看,音乐厅的演出似乎略逊一筹。
但随后发生的一切一再向我确认,维也纳音乐厅是维也纳听音乐最好的地方,不仅设施服务非常完善,而且处处令人产生发自肺腑的感动。首先,这里不是游客聚集的地方,我甚至很少能看到日本人,而他们在金色大厅或国家歌剧院经常成堆成群。这里也很少能看到年轻人,就像在莱比锡格万德豪斯一样,往观众席一望,白花花、银茫茫的一片。盛装的他们多为本地人,是德·比利和RSO的忠实拥趸。最使我惊喜的是,他们是懂得音乐并且真正热爱马勒的。他们以屏住呼吸的绝对静谧来呼应马勒的夜的脚步,他们为马勒迷醉,为马勒疯狂,在乐曲结束后的喝彩地动山摇。
德·比利掌控中的RSO年轻而朴实,他们在演出前一直坐在台上用心练习,直到观众入場。他们的首席外貌平凡,然而他在音乐进行中的大段大段独奏简直迷人至极。
音乐厅的正面外墙嵌有马勒的头像浮雕。这就是为马勒的交响曲而建造的殿堂。我在这里聆听马勒,就像触摸到马勒脆弱的心脏,眼前浮现的正是马勒梦寐以求的交响乐神秘而欢腾的场景。“夜乐”的号角在琴弓敲在弦上的衬托下呜咽地吹响,马勒羸弱瘦小的身影晃动起来,却带来坚定而乐天的歌唱。外面的雪该停了吧?牛铃传递来融融的春日的温暖消息,天渐渐亮了,又一个白日梦隐隐袭来……(摘自《音符上的奥地利:山水之间的音乐旅行》北方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