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是一种分析优点和缺点,评论是非与好坏,并以此帮助他人纠正错误的行为。开展健康的批评,一要讲原则,二要讲艺术,三要有氛围。
古人讲当事者迷、旁观者清,讲忠言逆耳。为了别人的利益,冒着得罪别人的风险,去批评更乐意接受赞美的别人,首先需要批评的勇气。
对组织负责,把个人得失放在一边。现代人大多生活和工作在某个组织之中,组织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不能顾虑个人得失,眼睁睁看着组织受损失。
对同志负责,把个人恩怨放在一边。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单枪匹马、单打独斗不适应现代社会。同志属于组织这个价值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必须风雨同舟、休戚与共。不能顾虑个人恩怨,眼睁睁看着同伴犯错误。
对事业负责,把个人风险放在一边。事业是承载共同的信仰、理想、目标和利益的载体。人们参加组织,说到底是为了共同的事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批评他人就是为了堵塞那个可能毁灭千里大堤的区区蚁穴。不能顾虑个人风险,眼睁睁看见共同的事业遭损毁。
人非圣贤,皆有自美情结,都有自卫本能,一般不爱听批评性意见。让不爱受批评的人接受批评,需要超越感性的理性,也需要批评的艺术。
说得对,听得懂。批评的目的是接受批评。批评其实是一个摆事实、讲道理、作辩论、求共识的过程。正确的批评,是批评者字字走心、句句在理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祛除芥蒂、读懂批评的结果。
说得透,听得清。批评的价值在于直截了当。吞吞吐吐,遮遮掩掩,羞羞答答,躲躲闪闪,是市井油条和“官场”混混的风格。有效的批评,是批评者观点鲜明、论据确凿、逻辑严密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良知共振、认可批评的结果。
说得信,听得进。批评不图感恩,但不宜积怨,更不宜结仇。面对批评,心服口服者有之,心服口不服、口服心不服、心不服口也不服者有之,暴跳如雷、甚至心生怨恨者也有之。成功的批評,是批评者推心置腹、设身处地的产物,也是被批评者打开心扉、接纳批评的结果。
批评需要勇气,需要艺术,更需要氛围。这个氛围,就是健康的政治生态。
与人为善,能说真话的氛围。说不说真话,取决于能不能说真话。真诚与善意,是做人的基石,是合作的基石,是组织的基石,也是批评的基石。没有与人为善带来的互爱,没有能说真话的宽容,就没有真诚的批评。
闻过则喜,爱听真话的氛围。能不能说真话,取决于爱不爱听真话。魏徵曾经对李世民说,陛下开臣使言,故臣得尽其愚;若陛下拒而不受,臣何敢数犯颜色乎!没有闻过则喜带来的互信,没有爱听真话的雅量,就没有直率的批评。
立竿见影,真听真话的氛围。爱不爱听真话,取决于想不想听真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都是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之中成长进步的。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没有药到病除、立竿见影带来的互助,就没有建设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