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是最重要的

2018-09-08 11:15彭敦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氮气错误老师

彭敦运

信息技术走进教室,实际上已经改变了教师的角色。角色已经发生变化的教师,是追求知识积累还是追求思想与课感扩散,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演绎性的探索。

化学课要用手机

“几”与“1”相加会突破“4”?没有哪个高中教师在课堂上还讲这些;但是,这个简单算式一旦变形,却常逼着教化学的彭老师不得不反复帮助学生纠错。

原来,在写有机物分子式时,学生常常会突破碳的4价,譬如“”。这个链节上的“C”原子,周围已经有了三个化学键,“H”原子怎么还会有两个与它相连?然而,在“H”的右下角,偏偏有个“2”,这只是个笔误?而这个笔误却常常让学生付出题分全失的代价。彭老师几乎每年都要遇到这样的学生,几乎每年都要讲下面这个故事,而且是煞有介事、一本正经地讲。

那是一百多年前,有位名叫瑞利的英国物理学家,他发现从氮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的氮气,每升重1.2508g,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却为1.2572g。对于一般人来说,比如,我,还有王铭(就是犯上述错误的学生)同学,岂会关注0.0064g这么丁点的差异?然而,瑞利就偏偏抓住这个“丁点”,反复地把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除去,用光谱分析鉴定剩余气体,结果就是这个误差,引导他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并在1894年,他又重新把这个氩气放回空气中,据说,这就是为了提醒今后的化学家们在写分子式时,不要将C的4价弄错。

所以,我常常在梦中想抓住那个氩,也好当一回化学家。

故事讲完已经三秒钟了,彭老师才缓慢地收回那只指向空间的手。而学生看见故事结尾那混乱的逻辑和他的手势时,“哄”地笑了。

他告诉我,当时的他越是绷着个脸,学生就越笑得厉害。

越是笑得厉害,那年继续犯写错化合价的人就越少。

氩气发现与有机化学,风马牛不相及,值得在有机化学的课堂上大做文章,乱侃?

他的感受是:值。

这个不到300字的故事,包含了多少信息?他让学生用手机马上反馈给他,结果他得到了几十条有效信息:

氩气是哥儿们瑞利发现的。

空气中有氩气。

由氮的化合物制取的氮气,是纯净的。

在相同状况下,一升氮气的质量相同。

如果出现质量差,就可能混入了其他气体。

要做科学家,可不能忽视细节喽。

王铭是“粗心粉”,我有时也是。

C是4价的,不能写错。

……

这个故事用时也就4分钟吧!这4分钟也许批评一次王铭同学都不够,哪里还谈得上给全班以警醒?然而,这个故事却真的让许多学生记住了,而且还的确发挥了必要的警示作用。

故事与学生们提供的信息,在校園网上传播,一个月后留言达到了200多条,其中竟然有20多位家长在互动!

课感在扩散

它为什么会有这般魅力?为此,我做过一番探究。我发现,老师们每年都要纠正学生的一些传统错误。

错误为什么能形成“传统”?这里面既有教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那些形成传统错误的地方,其实都不是难点,有的恰恰极其简单。但学生为什么会不断地在此处出错?就因为它太简单。太简单的东西,容易被主体忽视,容易造成错误,而且错误还会接二连三。

行为粗放的人,最容易在这类问题上出错。要改变行为粗放的习惯是不容易的,教师的一般提示起不了多大作用。怎样才能深深触动犯错者,同时又尽可能让其他人也得到警示?是严厉的批评,是惩罚性作业,还是幽默的调侃?

睿智的彭老师选择了后者。他知道每个故事都有信价比,但决定故事信价比高低的因素却与商品不同。哪些因素决定故事的信价比呢?

在我看来,故事的核心价值与学生即时行为的相关度是第一个要素。这个相关度越高,信价比就越大。面对的学生“即时行为”是什么?就是写分子式时“忘记了碳原子的4价”,而且忘记的“远不止王铭一人”;虽然,不少教师也曾让他们使用过球棍模型,参与动画的演示,进行过思维校正,但顽固的“粗枝大叶”依然将他们牢牢地捆绑在错误的战车上。显然,阻止“粗枝大叶”行为的继续发生,是这次寻找高信价比故事的关注焦点。

怎样遏制粗枝大叶,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在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校正学生“粗枝大叶”的故事多如牛毛。可是,为什么“瑞利发现氩气”这样一则既没有精彩情节,也没有华丽辞藻的小故事,偏偏就能脱颖而出?

原来,决定故事信价比的,还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课程性。课程性也就是知识性和预设性。一个学生从小学读到初中再读到高中,听过多少老师讲过多少故事,岂能不明白做事、作业要仔细的道理?如果在此时再用老掉牙的故事重复一遍,他们不觉得这是做作才怪,还愿意听你的?然而这个“瑞利”与“氩气”不同,他们没听过。为什么这么肯定?因为在国学的温床上,传统文化不太喜欢“老外”,也不青睐化学。即使在化学课程里,“瑞利”与“氩气”、手机与网络也是鲜见的。但“鲜见”有个优势,那就是它能凭借“第一信息”的身份,迅速抢占学生的心理高地,并能长期坚守这个高地。这就是心理学家常说的“先入为主”,这也是这个故事最宝贵的课程性。彭老师眼前的学生,以前从没有接触过这个故事,所以,一旦这些鲜见入驻大脑,只要有书写“有机物分子式”的机会,大脑就可能形成条件反射,产生对“C原子的4价”的控制。这个故事的预设性,就在于它本身也属于化学课程的内容,只不过没能编进教材,属于可以拓展的“二级知识”。一旦它在化学课堂上由化学教师叙述出来,不仅顺理成章,而且亲切自然,丝毫不会诱发逆反心理。这种补充性知识教育,即使有那么一点道德说教,学生也会喜闻乐见。

故事的“信”是什么?是获得的教育效果,“价”是什么?是在讲故事时付出的“教学时空”。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在大脑里尽可能地保持识记下来的信息,不要马上遗忘。要让学生做到这点,一个办法是反复强调,另一个办法就是第一次就“搞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记忆之痕,让他们长期记住这个故事。彭老师不可能采用第一种办法,因为他没有那么多的“资本”。所以,他才“绷”着脸,调侃自己,也捎带上王铭,用大家的哄然大笑,增加输出信息的强度,提高识记的效度。

能在网上、在手机里“飞”起来的故事,是最好的故事。

王铭是催生这个故事的主角,但我们不能因为他是主角就忽视了他的个人感受,以人为本的故事教育,不能原谅这种忽视。所以,在幽他一默之前,彭老师首先调侃了自己。这样,当笑声响起时,王铭不会尴尬,因为,他即使粗枝大叶,也与老师处在同一个高度上,而且老师还是“第一个粗枝大叶的人”,他也会跟着一起笑,并在笑声里得到警示。

课堂笑了,笑着的课堂,生产了一个“高科技产品”,那就是被“课感”矫正的“四价C”(碳),以及催生它的师生网络互动。

猜你喜欢
氮气错误老师
在错误中成长
DANFLO氮气式水击泄压阀规范操作
食品里加氮气很安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怒”与“努”
“浮”字等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