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兰艳
夏天,永远绕不开防晒这个话题。爱美的你肯定知道,做好防晒可以避免或减少肌肤因紫外線受到的伤害。但是,有一种晒伤却是令人猝不及防的,那就是由于服用药物而导致的光敏反应。
光敏反应是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渗入人体皮肤中的某些药物,会发生化学反应,促使人体产生药物过敏反应。能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称为光敏性(光毒性)药物。
人们对日光的敏感性会根据人种、肤色有所不同,但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易感性。所以,在此提醒部分敏感性较高的患者,夏天生病吃药时要注意防晒,有些药吃了以后不能晒太阳。
常见的可引起光敏反应的药物有:
非甾体类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氯诺昔康、萘普生、吡罗昔康等。
利尿剂 如呋塞米、螺内酯、氨苯蝶啶等。
抗菌药物 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金霉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伊曲康唑、酮康唑(外用)、特比萘芬(外用)、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
心血管药物 如胺碘酮、奎尼丁、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吲达帕胺、心得安、氯沙坦、缬沙坦等。
口服降糖药 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等。
消化系统药物 如雷尼替丁、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
抗抑郁药和抗精神病药 如氯丙嗪、奋乃静等。
抗组胺药 如氯苯那敏、赛庚啶、色甘酸钠、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异丙嗪等。
抗结核药 如吡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等。
抗肿瘤药 如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
避孕药 含雌激素、黄体酮的口服避孕药。
除以上常用西药外,中药里的某些成分也可以引起光敏性药疹,如独活、沙参、仙鹤草、白芷、补骨脂、白鲜皮、防风、前胡、荆芥等。服药时,患者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成分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如果说明书中不良反应一项中提到“光敏反应”,就要注意防晒。
光敏反应所致的皮肤伤 主要表现在光照皮肤处会出现红肿、发热、瘙痒、疱疹等症状,也可为丘疹、水肿性斑块、结节水疱或湿疹样等多形态性损害。同时,皮肤可出现青灰色或紫癜色素沉着。严重者有时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头昏、嗜睡、精神萎靡,甚至过敏性休克等。除曝光部位外,非曝光部位也可出现症状,常为瘙痒。使用的药物量越大,在阳光下曝晒的时间越长,过敏性反应则越严重。
晒伤 主要表现为日晒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受晒皮肤出现边界清楚的水肿红斑,严重者可有水疱,患处有明显的烧灼感或刺痛感。症状常在24小时内达到高峰,红斑水肿消退后有糠状或大片脱屑,轻度色素沉着。严重者可伴有头痛、心悸、恶心、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
防晒是有效的预防措施。由于紫外线在光敏反应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夏季,人们衣着相对较少,紫外线强,更易发生光敏反应。
夏天,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中。上午9点到下午2点是日光最强烈的时段,出门时可采取一些屏蔽阳光的措施,如穿长衣、长裤,戴遮阳帽或打伞,暴露部位在出门前可以涂抹针对长波紫外线UVA的防晒霜,以减少光敏反应的发生。
一旦出现暴露部位的皮疹,且近期在服药及受到日光曝晒,应高度怀疑药物光敏反应。
若是药物光敏反应,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避免接触光敏性物质及日光照射;避免局部搔抓,及时到皮肤科就诊。一般来说,光敏反应的病情较轻,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