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与世界各国交流和沟通的脚步。英语作为一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通用的语言,开始逐渐被家长以及高校教师所重视。提高每个学生英语的应试能力以及交际能力,是各个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虽然英语在我国教育教学中受重视的程度有显著的提升,但是大多数的高校中都存在着教学方式枯燥乏味、单一、学生学习困难的问题。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维互动;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陈蕾,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校英语教学是高校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我国高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形成了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然而教师只注重书本上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展,这就令很多笔试成绩非常优秀的高校生在实际的运用过程当中却非常差,存在着不敢说、不会说的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实际的英语运用的能力,就需要高校的英语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主能动性的目的,加强学生英语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多维互动教学的模式主要是指以围绕着学生建立的课堂主题为中心,通过师生、生生之间新构建出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是想达到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用英语交流的快乐及意义。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现状
一方面,就我国目前高校的普遍现象来看,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仍然是以笔试成绩为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标准。英语作为众多语言中的一种,其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如果仅仅局限于书本理论上的单词、语法知识等内容是无法满足这种语言才有的灵活性特点。都是因为教师把学生的能力只困在读和写上,而不注重平时的视听说能力,这就导致了学生笔试成绩很高但实践能力却非常低,如果总是这样会让学生对英语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因为我国高校的课堂上大多都沿用着一对多的形式,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给他们的知识,没有实际运用和实践的地方,这就会使学生对英语造成厌恶和抗拒的心理。与此同时,这种教學方式也会造成课堂上的气氛压抑与无趣,从而对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二、高校英语教学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策略
1.拓展并合理地安排英语教学内容。各高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虽然没有对学生的笔试成绩有严苛的要求,但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通常这种情况下,教师主要还是重视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这就忽略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将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课堂中的时候,就要求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并作出合理的安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状态组织一些英语类的小游戏,比如对本堂课内容进行角色扮演,用英文辩论、对话沟通、英文演讲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英语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包括情境、对话、协作和意义的构建。为此,为了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应该以创建良好的学习情境作为多维互动教学的前提,高校的英语教师应该把情境的设定当做课堂教学的内容之一。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英语起到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创设与学生一对一互动教学的情境,比如一问一答、用英文互相自我介绍等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口语得到充分锻炼,还可以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亲密。
3.组织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更能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及学生个性的发展,同龄人之间的互动会消除高校学生思想、感情以及行为上的差异,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应该鼓励学生学会大胆质疑,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达到共同提高和发展的目的。高校的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比如某个学生在课外读物上看见的一篇很好的文章,就可以拿来在班级内表演情景剧,借此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尽量让全班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让同学们对剧中的主人公进行模仿和演绎,借此机会增进同学间的沟通和交流进而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此外,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多办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在其中充分发挥引导者以及组织者的作用,尽可能地带领同学们进行拓展学习,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多加运用英语。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学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实际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实践能力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英语教师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主要负责人,需要不断突破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要提升学生对待英语的积极性并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但在英语方面得到提高,综合能力也要有显著的提升。因此,高校英语教学中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毕玉.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旬刊,2016(0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