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6)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的盛行,大数据的潜在价值被逐步挖掘,进入了“万物皆数化”时代。大数据信息和大数据技术冲击着企业原有商业模式,其所倡导的 “一切皆可量化”理念对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业务组织流程带来巨大的影响(张永红,2015),也为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应用价值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管理会计模式已难以适应企业内不同部门间的信息流动需求、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协同需求、各级管理人员信息使用需求以及多元化信息升级需求,大数据时代创新商业模式下的管理会计正在发生着运用大数据思维搜集、存储、加工、分析和利用各类信息的重大转变,以及管理会计内容和工作方式的重大突破。管理会计在技术应用、组织转型、核算对象、内部报告、人才建设等多方面均面临着创新与转型需求。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重要分支,主要为企业经营管理输送信息,帮助企业深度挖掘客户有效需求、提高全要素生产效率、建立持续盈利的经营模式。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持续推进,管理人员对支撑决策的会计信息的要求迅速提高,管理会计在指导企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进而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当前已被政府和企业提到了战略高度。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大数据时代企业价值主张、盈利模式、核心资源、业务流程等商业模式要素重塑的背景下,我国管理会计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2016年10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密切关注大数据、“互联网+”发展对会计工作的影响,为管理会计转型升级树立了新风向标。
2016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指出,管理会计目标是通过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参与单位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活动并为之提供有用信息,推动单位实现战略规划。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无形资产,阿里巴巴、腾讯等商业巨头正是凭借其拥有的海量用户数据信息,不断开拓价值创造渠道、巩固核心竞争力,实现了持续盈利。巨大的数据价值激发了企业高管的信息化需求,推动了企业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与大数据思维模式的转变,促进了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与管理会计的深度融合。
首先,在大数据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财务信息逐渐呈现出无纸化、自动化、云端化特征,财务服务能力向多语言、多业务发展,XBRL在管理会计信息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非结构化信息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XBRL具有标准化、结构化、可扩展、跨平台、跨语言等特性,其广泛运用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信息质量和决策质量,现已广泛应用于财务会计的报表编制及信息披露中,并逐渐由对外报告层向内部管理层拓展。借助XBRL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以使企业内部原本孤立、固定、停滞的数据,基于经营管理导向流动起来,助力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其次,管理会计对数据的整合、提炼也需要突破传统的处理方式,财务信息处理向商业智能化发展。海量数据的集成和整理交由大数据仓库完成,管理会计人员负责对存储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分析,运用在线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以及回归分析、决策树分析、趋势分析等工具,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加以利用;在此基础上,为满足战略管理层的决策需求,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商业智能技术逐渐发展并被企业所采用。商业智能的基本任务是收集、管理和分析数据,通过先进的工具把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是数据处理技术与人工智能、统计、数据库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基于商业智能平台的经营决策系统涵盖了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应用分析和信息展示四部分功能,承载了将数据加工成信息,最终呈现为辅助管理层决策的知识的信息流流转过程。商业智能平台提供了一个企业数据的全局视图,有助于管理会计高效利用数据,真正实现数据分析和处理的智能化,为管理者的决策过程提供智能支持。详见下图。
最后,云计算平台是云技术服务商向客户提供的一种虚拟资源池与定制化技术服务,其具有灵活、高效、集约化、低成本的特点,能够为企业建设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便利,大幅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处理能力。在公有云或者外包私有云的场景中,企业的数据被托管到云服务商的数据中心,企业通过云计算平台,并利用移动互联网,对来自各部门、各分公司以及客户的财务及其非财务相关数据实现实时化收集、处理和共享,这种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数据的时效性、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为管理会计这种量化管理提供了最根本的基础(陈旭、范亮,2015)。企业将管理会计系统搭建在云平台上,既能够享受到适配企业需求的计算资源,实现数据共享,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又能够降低企业的资本投入和运营维护成本。
商业模式创新往往伴随着企业组织结构优化,需要企业对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系统不断进行有机整合,加强收入管理与成本管控,在先进信息技术与财务流程的融合下,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的发展应用为管理会计职能发挥与不同部门协同价值创造提供了更好的支持。2014年,《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利用专业化分工和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快会计职能转变和管理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得到很多大型企业集团的积极响应。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建立,实质就是对企业财务流程及组织机构的一次颠覆式流程重组,由共享中心对那些同质化、标准化的会计业务进行统一处理,将传统财务人员从繁重的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去从事高附加值的分析预测、绩效考核、战略管理等管理会计工作,更好为管理层服务,管理会计将真正成为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支撑的关键动力,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推动力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作为集团财务转型的起点,为财务转型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信息基础和数据基础。
此外,大数据时代企业内组织边界被打破,不同部门间信息得以交叉流动,推动了企业业财一体化进程。管理会计系统的本质是信息系统,既为计划、控制、决策和业绩评价部门提供信息,也需要各主要业务部门、财务会计、资产管理、资本运作和统计部门为其提供用以评价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及产品部门经营业绩的外部金融市场、宏观政策、行业市场和同业经营等有关信息(王淑霞、王简,2017)。企业组织内部的集成数据信息网络极大地加快了信息的传递,促进了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的有机融合,推动企业基于多种模式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灵活高效的柔性管理组织。大数据时代背景与业财融合趋势下,管理会计模糊了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的界限,由每位员工直接提供和使用信息,直接参与管理会计信息的收集,帮助发现实务问题;管理会计也相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从业务与财务的运作流程中,获取有价值的业务与财务关键信息,这种组织内全员全过程参与不仅大大提升了信息质量,形成满足公司内部各领域经营管理和决策需求的多维度、多样化的管理会计信息,也有效解决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随着基于流程和信息技术升级的财务转型,管理会计得以向更高层级的业务型财务和战略型财务升级,更好地服务于企业价值创造。
经营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智能平台图
大数据时代,企业的精准营销及不同部门间、伙伴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势必使管理会计核算对象在时间及空间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展。
第一,核算范围方面,跨界经营与联合使管理会计研究范围由组织内局部经济活动延伸至组织间价值网体系。大数据时代,企业与行业边界逐渐模糊,企业间竞争着眼点从相似企业拓展至企业与非对称竞争对手及企业自身的供应商、中介机构之间,企业通过战略合作、平台化运营对价值网络进行重构与优化,价值网络节点之间的互动促进了 “数据”的产生与流动。大数据平台集中的业务流程数据、产品和服务数据以及顾客数据更好地支持了管理会计的经营预测、决策与控制职能,管理会计能够基于材料供应、生产技术、存货储备、商业流程等信息,动态评价价值网上各企业的协作能力与协同效果,将视野涵盖整个生态网络,通过价值网成本管控实现价值生态内多家企业的合作共赢。
第二,核算精度方面,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制造模式对成本核算、定价决策的处理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主张调整,改变了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及价值创造方式,为快速响应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同时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智能制造模式应运而生。成本管理是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成本-效益分析法贯穿于管理会计工作的始终,智能制造模式下“个性化、小批量订制”的柔性生产特点决定了产品直接成本的归集和间接成本的分摊需要细化到每个订单,这必将导致成本核算精细化发展。智能制造模式的另一个特点是脱媒化营销,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企业得以跳过中间商直接向用户销售产品与服务,这需要管理会计在定价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个性化定制与脱媒化营销的发展趋势下,企业对每个客户、每笔订单都要差异化分析,精益化成本核算与定价决策将愈为重要。同时,企业财务共享模式下的全成本管理系统覆盖了价值链各环节的成本管理流程,能够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整体成本数据,为企业全面应用作业成本法、开展成本动因分析提供了业务及财务数据,也支撑了管理会计精细化核算需求。大数据时代下,全价值链数据来源与精细化作业管理相辅相成,加大了管理会计核算对象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核算流程方面,管理会计由事后经营结果的核算向全过程管理控制转变,加强了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管理会计信息化系统使管理会计能够获取更多实时信息,打开企业内部组织方式与生产行为的“黑箱”,完成甄别企业发展关键因素、纠正关键指标目标偏离、及时发现经营管理问题、修订和完善过程行动计划和方案、实现核心资源要素的再配置等一系列管理工作。此外,对于企业面临的各种内外部风险,管理会计能够运用大数据分析合同履约能力变化、客户流失情况、预测行业景气情况,提前进行风险管控,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经营活动中的事前预测、事中成本控制、事后评价职能。
大数据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变革下组织边界的逐渐消融、关键业务流程的整合以及伴随而来的管理会计核算对象的拓宽拓深,对管理会计报告产生了颠覆式影响,提升了报告的生成效率与精益程度。
第一,管理会计报告主体更加广泛与精准。管理会计报告致力于向管理者提供及时、可靠、相关的内部信息,基于财务共享中心整合的各个节点的数据信息,管理会计能够提供多维度内部报告,满足各层级管理者的个性化决策需求,使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和管理目标更加明确。对应不同报告使用者的决策、经营以及执行职责,企业管理会计报告主体分为战略层(高层)、经营层(中层)、作业层(基层),兼顾企业整体和局部的经营管理,同时帮助企业战略层、经营层和作业层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协调,最终推动集团管控模式的转变。此外,报告主体的精准化还体现在被海尔等企业积极采用的阿米巴经营模式中。海尔通过小微企业内每一个创业单元的会计汇报 (海尔称之为人人损益表),将组织的损益划分到小的创业单元,单元内部再细分到个人。这种更具针对性的内部报告使得企业员工和经营者在实时数据方面实现了完全共享,在财务报告层面更好地反映了价值共创、价值共享的相关信息。
第二,管理会计报告内容更加丰富和具体。针对不同层级的管理会计报告主体,管理会计报告划分为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作业层管理会计报告。战略层管理会计报告涵盖了公司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规划、战略执行与战略评价等过程产生的信息;经营层管理会计报告涵盖了公司经营决策、资本规划、业务规划、供应商及客户管理等信息;作业层管理会计报告涵盖了研发、采购、生产、库存、销售等信息。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核算对象的拓展为管理会计报告带来了更多支撑信息,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内部与外部数据的结合使报告内容更加丰富、直观,能够更细致地反映实际情况,对企业经营改善提供更深入的指导。
第三,管理会计报告流程进一步规范与完善。管理会计报告流程主要指公司管理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具体包括确定信息内容、信息的收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反馈与信息的评估五部分,其对应着管理会计报告“225”体系中的五个体系,即指标体系、责任体系、跟踪体系、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以大数据时代业财融合与财务共享等管理会计组织升级为基础,以提供决策信息支持与创造企业价值的管理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管理会计报告流程将公司价值信息进行统一整合与精准分发,企业的战略、组织、岗位、作业通过各层面管理会计报告进行信息的层层生成与及时传递,形成了业务改进与公司价值提升递进的良性循环,推动着企业的价值目标统一、组织安排合理、资源配置优化与利益分享协同。
大数据时代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管理会计重要性的日渐凸显对管理会计人才知识结构及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管理会计人员需要突破传统财务职能的束缚,重视新兴技能的培养与应用。其次,在以信息共享和业财融合为标志的财务转型中,管理会计人员作为参与者与受益者应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基于产业链的价值管理要求管理会计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既能纵观全局,又能见微知著。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转型趋势下,管理会计相关人员应树立积极的转型观念,借助大数据时代的便利,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完善企业经营战略、规划企业运营资源、优化绩效考评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提高管理会计价值创造能力。管理会计信息化是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推动管理会计转型的先行步骤。管理会计信息系统的建设会受到企业原有技术、组织、环境等特性的影响,企业应综合考虑所采纳的信息技术的相对优势、技术兼容性,根据企业规模、组织执行力度、资源储备以及企业所处竞争环境,选择最佳建设方案。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企业需正确理解并利用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规律,确保管理会计信息化沿着正确轨道进行。
自20世纪初管理会计学科兴起至今,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均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变革,进而拉动了管理会计方法的改进与效率的提升。大数据时代,企业应重视现有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对管理会计发展的积极作用,及早进行基于大数据仓库、云计算平台的管理会计系统建设,推动管理会计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通过在组织流程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夯实数据基础,将先进的管理会计工具应用由生产环节拓展到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充分挖掘和利用有价值的数据信息,提升价值链的价值创造能力,发挥管理会计的战略分析与管理决策职能。同时,企业应关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积极主动地将新技术融入到管理会计工具的实践应用中。对于伴随数据爆炸式增长和企业信息化而来的信息泄露风险,社会及企业均应给予足够关注。在宏观层面,有关部门应重视对数据信息安全的保护,完善网络管理环境,加强行业监管与打击力度;微观层面,企业应建立会计机密信息保护制度,提高企业信息安全技术;选择云计算服务商时,对其产业信息、技术能力全面考虑,合理设定数据访问、使用权限,加强对使用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做好风险防范与预警工作,正视信息泄露的后果,提前制定各类问题解决方案。
管理会计报告的使用效果受到信息质量的直接影响。大数据时代,企业应通过信息共享系统,促进数据信息的采集由财务人员事后汇总向交易、业务环节的实时信息共享转变,数据信息来源由企业内部向产业链及价值网络延伸,实现财务和业务信息真实、全面、实时的归集处理,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鼓励全体员工参与到内部报告的信息收集、使用和反馈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良性循环,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管理报告流程实现企业内部价值目标的统一。管理会计不仅要为战略层、经营层、作业层提供多维度内部报告,满足其按业务、产品、作业环节、客户、部门等多层次的分析和决策需要,还要对关键问题、关键员工提供针对性更强的管理会计报告,提高企业管理会计报告的服务水平。以信息化系统为支撑,企业可以借鉴阿米巴经营与量化的思想,将每位员工置于企业的价值创造系统,实现组织整体利益最大化。此外,企业管理会计报告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采取适应企业规模以及决策管理需求的报告形式,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但要避免盲目照搬照抄带来的成本效益失衡。
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高等院校、企业和会计人员共同努力,发挥政策引导、制度保障、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最大协同作用。宏观层面,政府部门应继续给予管理会计相关政策支持。中观层面,会计行业需要深化会计职称改革,全面规范管理会计职称考核和评定标准,加强企业及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职业能力的重视程度。微观层面,企业及各事业单位是管理会计人才汇集的第一线,一是在人才招聘选拔时,应在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等多方面进行考察,招收知识储备扎实、系统操作熟练、沟通协作能力良好的复合型人才;二是要对在职员工成长提供必要支持,加大组织岗位培训力度,通过专家讲座、技术操作指导、多部门交流等活动不断提升管理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管理会计本质是一种数据分析与供应模式,在有利的运行环境与政策支持下,未来的管理会计队伍将吸纳更多高水平复合型人才,运用新型技术手段对全价值链环节、全生产过程进行深度把控,在企业价值创造与价值管理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