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重怀 宋殿娇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代中国提供给世界的全新的公共产品,它从陆地与海洋两个方向来促进全球贸易的互联互通,为有参与愿景的国家提供最大的参与度和共享度,从不同的维度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努力打造和谐共荣的全球治理体系。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延续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传统,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文化底蕴的创新的经济发展与繁荣之路。它充分利用沿线各国的地缘优势和中国的投资与技术优势,依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实现双方综合潜能的最优化。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带动经济的发展,提供经济发展的新路径。
数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逐步落实, “21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中外的共同努力下,一系列港口得以新建,在全球贸易中重新焕发出了生命力,成为所在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它们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闪烁在历久而弥新的海上丝绸之路上,似乎在昭示着人类共享繁荣的明天。可以说,这些中外合作建設运营的港口是当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点,也是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机遇之地。在这里,我们向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介绍一下这些海上明珠。
巴基斯坦的“深圳”——瓜达尔港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的印度洋沿岸,与霍尔木兹海峡为邻。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优越。它处于“一带一路”和中亚地区连接的关键节点,具有极大的区位优势。很久以来,巴基斯坦政府就计划开发瓜达尔港,但是几经周折,与西方公司开发瓜达尔港的计划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1年,时任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中国政府同意援建瓜达尔港,并且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援助。2007年瓜达尔港工程竣工,建成了3个两万吨级的多用途码头。但在瓜达尔港运营权的竞标中,中国公司失利,新加坡公司获得了港口的运营权。但是新加坡公司的经营效果并不理想,港口货运量严重不足,几乎处于废弃状态。
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巴经济走廊开始建设。瓜达尔港作为走廊的南端终点,终于迎来了转机,开始了全面重启。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开始接管瓜达尔港的运营,瓜达尔港港口和自由区的建设稳步推进。目前自由区起步区已经基本完成建设,已经有物流、银行、粮油加工和渔业加工等企业入驻,直接投资额超过30乙元人民币,可以为当地创造2000多个就业岗位。根据巴方消息,巴方已将瓜达尔港总面积约为800公顷的土地租借给中方用来建设自由区,租期为43年。此外还准备提供约200公顷的土地用于后续的发展。自从中方接手港口运营以后,港口已具备处理散货、集装箱、滚装货物和石油液化气的能力。
2015年5月,中国的“紫荆松”号集装箱船停靠在瓜达尔港,装载当地的渔业产品运向中东地区。这不仅是瓜达尔港接泊的首艘商业货轮,也开创了港口历史上的首次商品出口纪录。由此瓜达尔港成为渔业产品的出口港。2016年11月,中远海运“惠灵顿”号停靠瓜达尔港,并装载集装箱运往阿联酋,标志着港口已经具备停靠大型远洋定期集装箱船的能力。从2018年3月起,港口将开通每周一次的固定集装箱航线,瓜达尔港也将成为固定海上航线的例行停靠港口。
2018年1月29日,瓜达尔自由区开园仪式正式举行,这标志着瓜达尔港及其自由区起步区的全面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已经取得了具体的成果。与开园式同时举办的“瓜达尔自由区2018国际商品展销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200多家企业参展,这对于只有11.5万人口的瓜达尔来说是从未有过的盛事。它证明了瓜达尔港的吸引力和前景。
瓜达尔港和自由区的开发和投入使用不仅改善了俾路支省的基础设施建设,而且提升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加强巴基斯坦南北地区的联系,维持地区和国家稳定,为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国家提供通向印度洋的更多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步深化和瓜达尔港设施的完善,瓜达尔港必将成为区域工业和商业中心,在巴基斯坦的经济发展中取得一席之地。
通往欧洲的南大门——比雷埃夫斯港
比雷埃夫斯港位于希腊东南部地中海沿岸,是希腊最大的港口,曾是欧洲十大集装箱码头之一。自本世纪初的次贷危机以后,希腊经济一蹶不振。在其债权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元区的压力之下,希腊经济的恢复要是陷入困境之中。受到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比雷埃夫斯港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在这种情况下,希腊政府开始了比雷埃夫斯港的私有化进程。2008年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招标中成功中标,获得了比雷埃夫斯港2号、3号码头35年的特许经营权。同年底中国中远集团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务局签署了经营权转让协议。2014年中远集团再次投入3.685亿欧元收购比雷埃夫斯港的股权,期间几经周折,直到2016年6月经希腊议会投票表决,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收购比雷埃夫斯港港口管理局多数股权的协议才获得批准。至此,中远海运集团取得了比雷埃夫斯港67%的股份,以及旅客和集装箱运送业务的管理权。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接管整个港口。收购比雷埃夫斯港打开了中欧合作的新篇章,也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成功尝试。
对于中国的对欧贸易而言,比雷埃夫斯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它是距离苏伊士运河最近的欧洲港口,还可以连接匈塞铁路项目,实现与中东欧内陆腹地海陆联运的无缝对接。从中国上海出发的大型货船平均20多天就可以到达比雷埃夫斯港,并可以由此出发到欧洲的其他港口。比雷埃夫斯港作为通向其他地区的港口平台能够充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实现对欧贸易的便利化,实现中欧商品运输的互联互通。据统计,从2011年到2016年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增长了4倍,惠普、华为等国际知名企业均选择比雷埃夫斯港作为它们的港口平台。《华尔街日报》认为,比雷埃夫斯港项目是希腊近年来最成功的私有化案例之一。
比雷埃夫斯港的成功运营是中希商贸合作的范例,合作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了双方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成果的不断取得,比雷埃夫斯港也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业态也将不断地增加,规模也将不断地扩大,作业能力也将不断地增强,比雷埃夫斯港将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区位优势,真正成为联系亚欧商贸的物流中心。
穿越印度洋汉班托塔港
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正式宣布将汉班托塔港交给中国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运营。双方采用合资方式。早在当年7月,招商局港口就发布了收购汉班托塔港85%股权,并获得该港口及周围投资区99年特许经营权的公告。尽管收购过程几经波折,但最终结局中斯双方皆大欢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洋上又下一城。
汉班托塔港位于斯里蘭卡南部海岸,距离亚洲到欧洲的主航道10海里,是印度洋全方位深水港。自2007年起汉班托塔港在中国的援助下开始建设,2012年投入运营,日均船只到港量为300余艘。在1、2期港口规划完成后能够实现超大型船舶的作业。由于面对东南亚和非洲的巨大市场,再加上区域内港口生产能力有限,汉班托塔港将很快成为区域内的重要航运枢纽。
与科伦坡港相比,汉班托塔港离国际航线和未来的市场更近,具有填补空白的作用,并且将开展散杂货、集装箱、滚装货物等业务,最终发展成一个集航运、旅游和工业于一身的高效率的现代化城市。
正如斯里兰卡财长萨马拉维拉所说,汉班托塔港的建设将帮助斯里兰卡“真正实现成为印度洋经济物流中心的定位”。这不仅代表了斯里兰卡人民的美好期许,也表明了中国在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中所做的巨大努力。
非洲之角的多拉莱
多拉莱是中国与吉布提合作兴建的多功能港口。吉布提是非洲最小的国家,它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东部非洲的战略要冲,因此多国都在吉布提租有军事基地。2008年,中国海军开始在亚丁湾执行反海盗护航任务,吉布提多次为中国护航编队提供补给。可以说,中国与吉布提进行合作是水到渠成。
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招商局港口公司将与吉布提联合建设的多拉莱多功能港是军民两用港。也就是说军事用途只是港口的功能之一,相关自贸区的建设将给当地民生的改善带来新的机遇。
2017年11月,吉布提总统盖莱访华,两国就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达成共识。中吉合作开始进入新的阶段。多拉莱多功能港的建设也将全面铺开,在不久的将来,世界一定会看到一个繁荣的非洲之角。
从瓜达尔港到多拉莱,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初具规模。从这些港口的兴建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决心。首先这些港口的建设采用的基本都是“前港+中区+后城”的模式,也就是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建设与当地民生息息相关的工程,注重解决当地的民生问题,助力地方发展。其次以兴建港口为依托,致力于提供全新的公共产品。建设港口不仅是发展互联互通的立足点,而且还是为世界提供全球普惠的公共产品,实现共享共荣。最后,表达了中国对和平发展主张的切实落实。这些港口的主要功能都是发展海上贸易,推动经济繁荣,而不是为了扩张自身的海上军事实力,这体现了当代中国的世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