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跃康
作者为贵州省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观赏石一级鉴评师。图片为绿野赏石斋提供。
◎青陶梅瓶(乌江石)
◎黑石如磐(精墨石)
乱世藏金,盛世赏石。这几乎是中国数千年历史兴衰的社会规律与文化写照。
今天,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指日可待,盛世已不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期待,而是人们身边的生活现实。
赏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构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已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耀眼的光芒,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望而缀珠佩玉,锦上添花。
贵州高原因其独特的地质、地理条件,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沉积岩王国、喀斯特王国和古生物王国。
近年来,贵州先后开展了全省观赏石资源大调查与旅游资源大普查,进一步摸清了贵州自然资源家底。研究成果表明,贵州完全具有观赏石资源王国和旅游资源王国的资源丰度与禀赋。
从宏观来说,贵州省观赏石资源有苗岭、乌蒙山、梵净山、大娄山四大山脉形成的地埋石、晶体石、化石产地;有乌江、清水江、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赤水河等八大水系形成的水冲石产地及喀斯特高原难以计数的地下溶洞与暗河形成的阴河石产地。
从微观来说,贵州的乌江石、贵州青、罗甸石、盘江石、马场石、乌蒙磬石、古铜石、紫袍玉带石、古生物化石、矿物晶体石,已是全国知名的十大名石。
贵州近年来发现和开发的新石种:罗甸玉、桫椤玉、晴隆玉、三都鸡血石、夜郎红、红宝石玛瑙、仡乡墨、精摩尔、乌金石等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然而,贵州的观赏石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尚未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观赏石市场。一些零星的、临时的展馆展会活动,还不具备将贵州观赏石资源优势转化为贵州观赏石市场优势和产业优势的能力。
尤其在观赏石文化建设与弘扬赏石传统方面,更需进一步加强和普及,要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与渠道,强化宣传、培养人们的石文化审美与消费意识,从而促进贵州观赏石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家无石不富,厅无石不雅,人无石不贵。
现代家居,厅、堂、室、苑,无一不全。装修风格或时尚,或土豪,似乎唯独缺一壁镇宅之石,大雅之堂,就差一步之遥也。
◎宠物(精摩尔)
在此,笔者试从赏石、抚石、闻石三个层面,与大家分享“品石三味”的认知和体会,以共同推进贵州赏石文化从本体论、认识论向方法论和实践论方面的延伸与深化。
通俗来说,三人成“众”,三口为“品”,大众品石,方为石道正途。这也正是赏石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的市场“瓶颈”。“品石三味”或许可以搭建赏石文化从小众过渡到大众的捷径与桥梁。
所谓“品石三味”,是指人们在赏石、抚石及闻石过程中的三种品石审美方法与形态。
品石一味,曰赏石。
以眼观石,产生视觉效果,审美评价谓之悦目。观赏石的赏石审美,分为五个层次:
一赏其形,或具象,或抽象;或形似,或神似;尽在观赏者视觉判断之中。
二赏其色,或彩色,或单色;或冷色,或暖色;任由观赏者性格喜好选择。
三赏其图,或动物,或人像;或诗情,或画意;观赏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四赏其纹,或细密,或粗犷;或溪流,或江河;观赏者天马行空、纵横捭阖;
五赏其韵,或园林展示,或厅堂陈设,或书斋陶醉,各美其美,恰到好处。
赏石之佳品,多为造型石、色泽石、图纹石类。贵州的代表石种主要有乌江石、马场石、盘江石、古铜石、晶体石、古生物化石等。
品石二味,曰抚石。
以掌抚石,产生触觉效果,审美评价谓之体验。观赏石的抚石审美,亦分五个层次:
一抚其皮,石之皮,天然所成,其包浆即是自然之肤,或细腻、或温润,手掌轻抚,触感顿生,天人合一。
二抚其质,石之质,乃矿物之元素,其成份即石之本质。或沉重,或轻盈;或硅化、或玉化;手感各异,自有缘分。
三抚其凹,奇石一方,成之不易;水冲浪击,历经千辛。或指窝、或抓痕,历历尤在目,岁月已留痕。
四抚其凸,石虽不语,个性鲜明,凹为隐忍,凸是不屈。或蛙眼鼓突、或蟾腺藏结,掌抚之时,块垒在胸。
五抚其廓,奇石轮廓,包罗万象;外读掌上经络,内敛腹中乾坤。拓朴混沌,辟邪镇宅,人石一体,瑞气充盈。
抚石之佳品,多为质韵石、把玩石、水冲石类。贵州的代表石种主要有罗甸石、 贵州青、桫椤玉、夜郎红、精摩尔、红宝石玛瑙等。
◎洞穿岁月(仡乡墨)
◎玲珑皱透(乌蒙石)
品石三味,曰闻石。
以耳闻石,产生听觉效果,审美评价谓之悦耳。对观赏石的闻石审美,当分四个层次:
一闻其声,石之声,与生俱来;石质结构,疏密有致,轻敲则小声,重敲则大声,几无神奇之处。
二闻其音,石之音,后天陶冶:或玉音、或磬音;或木音,或土音。土木之音乃同石声;唯玉音、磬音,贵如天籁。
三闻其调,石音有韵,敲击成调,单敲如钢铁相撞,复击似号角相闻,低音沉闷,高音清亮;玉磬声声,入耳入心。
四闻其曲,石调延绵,流水叮咚,音节有韵,乐调自成,打击之乐,不过如此;无言之石,金口竟开,是为赏石之至高境界也!
闻石之佳品,多为造型石、土埋石、风化石类。其典型代表石种有贵州省毕节市的乌蒙磬石、安徽灵璧的灵璧石及广西的七音石等。
以上“品石三味”的赏石、抚石及闻石之道,乃是博大精深的中国石文化中点滴之见、沧海一粟。
抛砖引玉,百家争鸣,是为大众赏石而呐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