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艺术

2018-09-06 09:23何雅苑
读天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艺术

摘 要:生活没有成为艺术,而艺术也不是生活的复制,很多时候我们会在生活中寻找艺术的影子,同时在艺术中寻找生活的轨迹,生活与艺术密不可分,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疑问,生活与艺术之间是否有界限,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是不变的还是动态变化的。

关键词:西方艺术思潮;艺术;艺术的边界

一、 引言

本文主要讲述生活与艺术之间的关联,以及生活与艺术之间看似密不可分却有一定的界限划分,两者之间不光是彼此渗透的关系,还拥有一起随着时代不停螺旋上升的动态关系,生活中什么是属于艺术作品,什么是属于生活用品,艺术品如何界定。

(一) 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联

何为艺术,何为生活,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十分微妙,许多艺术家认为艺术与生活是两条平行线,永无相交,但其实它们之间有着更深一层的羁绊,艺术并不是生活的重复倒模,艺术的本质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不断从中吸取能量通过艺术家对生活中现有的实物通过不断的加工和想象形成艺术作品,以艺术作品来引发观赏者的思考,运用艺术作品进行精神与灵魂的沟通交流。所以说艺术与生活之间是相互联系,密切关联的。生活是艺术的基本,也是灵感来源,而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以及精神力量的食粮。

(二) 艺术和生活是有界限的

虽说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但是艺术和生活是有界限的。各种各样样的艺术形式开始发展,比如波普、达达、行为、影视等,这些现代艺术突破了传统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如今生活与艺术已经难以区分了,从杜尚的《泉》开始到后期的沃霍尔发展的波普艺术作品等,不断刷新着艺术作品的传统界限。难道艺术就是生活吗?生活就是艺术吗?艺术与生活难道没有明确的界限来断定吗?这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话题,但是毫无疑问,艺术与生活肯定是有界限的,虽然他们之间彼此密切相关,甚至许多艺术的元素都融入了生活中,生活艺术化仅仅只是生活对艺术的运用及借鉴,这些都反映了艺术基于生活,并且艺术高于生活,但这并不代表艺术就是生活,这只能说明生活对艺术有一定的依赖性。比如中国画,强调的是意境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画的像”,这种意境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只能通过艺术作品令观赏着感悟其中的韵味,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它仅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生活是有一定惯性存在的,生活中的创新力是相对缓慢的,而艺术却能够超越正常的生活逻辑,通过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后期的加工处理能力,打破物象在生活中的常有状态,超越了生活本身,艺术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着人们精神的发展,所以我们说艺术高于生活,可是如果以日常生活审美化而来否定艺术的边界,那么是无比荒谬的。艺术作品是会打破生活常态的永远都满载着艺术家自身对生活的一个理解和感悟,永远都与日常生活保持着一定距离的,由此可见艺术和生活是有一定界限的。

(三)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是动态变化的

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是动态、相对、开放,同时会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但边界也明确地存在着。所以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是动态变化的,从艺术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艺术的历史是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变化发展的,艺术也会不断转型,不断更新,不断通过时代背景而创新,不断飞跃他自身的界限。随着艺术不断地更新与发展,艺术的边界会明显有变化,艺术必然携带着生活在当下这个时代的痕迹,但是艺术是不会被“当下”所束缚的。它讲求一种后期的加工与处理,一种创意和感性。艺术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品,更是人与人之间审美交流的媒介,生活中现存的物品是不能够直接称为艺术品的,所谓的艺术品,不同于生活用品,它拥有一定的精、气、神。而不是简单的一种使用工具,艺术品常常被人看作为商品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精神价值。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并不是生活的拷贝,而是艺术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是生活审美化处理后的结果,艺术作品的确来源于生活,但相比生活更有感染性、更有集中性、更有典型性、更具思考性。

二、 生活中的艺术作品

从古至今,无论是艺术或者非艺术,抑或者是艺术与生活他们之间的封建是永恒存在着的,生活在改变,艺术也在改变,但是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是永恒不变的。艺术始终不是生活生活也无法变成艺术。如果说生活是一张逻辑之网,所有人都在其中难以自拔,那么艺术品就是一个绝妙的创造他的材料来自生活,却又是生活的对立物,他是常态生活的衍生物,却又是常态生活的解脱。这存在于错构理论之中所谓的艺术分界,在错与不错之间,错构有三种表现,第一是内部结构的非逻辑性,比如将椅子压成正方形,放到美术馆,这肯定是个艺术作品。第二种是与周围环境的非逻辑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杜尚的小便池,放在厕所当中是生活用品但是放到展厅中挂上名字就成了艺术作品,因为他的位置放错了。第三种是时间上的非逻辑性比如一个人向前走另外一个人向后走然后拍下来这也又成了艺术作品。当我们要评判是否是艺术品时,第一要看他是否符合“错构”理论,第二要看他是否存在着创作意图。艺术生活的关键就在“错”和“不错”之间。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不一定百分之百都是艺术品,但艺术作品必须符合这两个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10、112頁.

[3]沙莲香.传播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页.

作者简介:

何雅苑,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艺术
反“艺术”的艺术
什么都可以成为艺术
纸的艺术
艺术足球
艺术足球
决定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