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阵地资源,建成四级服务网络。投资3000余万元,完成县文化馆整体搬迁和县图书馆数字化升级,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29个,村文化室318 个,社区文化活动室43个,农村文化中心户290个,形成县、乡镇(街道)、村、户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抓社会参與,供给多元服务产品。发挥350万元专项资金杠杆作用,鼓励扶持县文体艺术团、县老年大学等社会力量承办公益性文化活动58场次,遴选13支民间文艺团体为311个村送演出933场次,县文化馆邀请民间艺人开办10个特色文化室,接待参观群众12万人次,县图书馆开通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11.5万人次,书刊借阅14万余册次。
抓技术革新,助力精准服务模式。利用公共文化物联网,采取“超市化”供应、“菜单式”服务、“订单式”配送,聘请366名文化志愿者,深入乡镇(街道)、村(社区)、文化中心户开展精准服务,先后为基层配送文艺演出2000余场,专题讲座191场,书画展览214场,艺术培训350 场,累计服务67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