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汪良 胡凯 冯江(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4)
以十堰市青少年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为研究对象。
(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文献资料,以及市体育中心出台的有关青少年竞技武术方面的政策文件和近二年十堰市青少年武术比赛成绩及优苗入库情况,经过分析研究后,得出相关结论。
(2)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针对性的访问了十堰市武术协会主席,教练员等人,就十堰市青少年武术后备人才发展现状进行咨询,详细了解了十堰市青少年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3)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设计了运动员及教练员2种问卷进行调查。并分别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和效度检验。反馈表明:该问卷能够较全面的反映目前十堰市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共发放运动员25份,回收25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100%。教练员问卷发放6份,回收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为 100%。
(4)实地考察法。
本人曾去往十堰市体校武术队、柳林武术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并与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面对面的现场交流,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
(5)数理统计法。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将所得数据用Excel2003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结论。
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1 十堰市青少年武术高水平运动员性别调查表 N=25
表1显示:十堰市青少年武术高水平运动员男女比例失衡。其中男运动员 17人,占 68%;女运动员只有8人,占 32%;男运动员人数是女运动员的2倍多。近几年国家对体育产业的投入越来越大,对民族传统文化也越来越重视,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尽管如此,大多数家长仍不愿意让女孩子参加训练,认为女孩子练习武术没有很好的前途发展。这些都是影响十堰市青少年武术高水平运动员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2 运动员来源调查表 N=25
运动员的来源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运动员培养途径的丰富程度。从表2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来源主要是由普通学校、业余体校、武馆这三部分构成。其中业余体校和武馆占总人数的80%,而占人口基数较大的普通学校只占20%,武术协会跟其他组织占0%。
运动员最初参加武术套路训练的目的和动机都是不一致的,这决定了他们在今后训练过程中的态度。表3显示:考大学的占60%;这部分运动员希望自己通过一段专业训练之后,能够在今后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能够通过特招、单招或加分形式进入大学;家长要求的占12%,这些运动员很可能在训练过程中不会有很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甚至可能对训练有抵制情绪,这就需要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逐渐的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兴趣爱好和锻炼身体的各占20%和4%,这些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积极性会很高,教练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武德教育和武术相关知识的传授。其他的占4%;表明尚无明确的参训动机。
表3 运动员的训练动机 N=25
武术运动员技术等级分为六级:国际武英级 (国际级运动健将)、武英级(运动健将)、一级武士(一级运动员)、二级武士(二级运动员)、三级武士(三级运动员)、武童(少年运动员)。表4显示:运动员的运动等级主要集中在二级占80%,极少数运动员能参加全国等大型比赛并获得一级及以上等级的占20%。由于绝大多数运动员参加国家及省外比赛的机会较少,比赛等级与规模较小,导致运动员无法积累较丰富的比赛经验,更难以达到以赛促练”和“以赛带练”的目的。
表4 运动员等级调查表 N=25
(1)教练员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
学历反映出了教练员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同时也表明了教练员接受专业训练,具备专业知识的程度。学历越高接触的知识面也就越广,专业能力也就越强。对于高学历的教练员来说,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也就越强。结果显示:教练员中本科学历5人,高中学历1人;无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高级职称2人。整体来看,教练员们的学历层次整体较高、职称以中高级居多,基本满足科学化训练的需要。
(2)教练员的科研情况。
科学研究一方面体现了教练员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教练员发现并解决问题所必需的能力。结果显示:大部分教练员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在近3年内,没有一位教练员发表过文章,在对教练员阅读有关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期刊的问题中,其中有3名表示阅读过1-2各期刊,1名教练表示没有阅读过,有2名教练说没有阅读相关期刊,但会经常关注体育赛事和相关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下发的文件。
2017年10月24日结束的第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其大会报告中,“文化”二字提到多达79次,并明确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十堰市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要借助地域优势,以武当武术为依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散发宣传单等宣传媒介,宣传、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武术竞赛和娱乐活动(如武术节、武术活动月、青少年武术擂台赛等);在社会上,广泛建立武术社区、武术家庭、武术协会等一系列举措,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营造尚武的社会氛围,扩大习武基数,为武术后备人才选拔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有了更丰富的需求。如果只注重运动训练而不重视文化学习,将不利于运动员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相关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应该重视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提高运动员武术技能和文化理论知识水平,达到“文武兼备”的要求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比赛主管部门应合理安排比赛的时间,将比赛时间安排在周末或寒暑假,增加文化课学习的时间;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员除了传授运动员套路外,还要注重传授武术套路的攻防涵义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理,从而达到“以武促文,以文带武”的训练效果。真正从武术的本质出发,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教练员是运动员训练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前途发展。针对教练员科研能力不强、岗位培训较少、训练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加强现有教练员的岗位培训,积极为他们创造学习、进修的机会;第二,通过选派武术套路教练员去省、市进行短期访问、学习、交流,吸取先进的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第三,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资历较高的老教练要带领指导年轻的教练;第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练员选拔、任用、考核、激励制度,实现教练员竞争上岗。
(1)运动员性别比例失衡,以男运动员居多;来源主要以武馆和业余体校为主,普通学校占少部分;训练内容比较单一;大多数运动员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当;参训目的主要集中在考学,即通过单招或高水平进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2)教练员文化传承意识薄弱;年龄结构呈青、中年化;学历层次较高,大部分都是本科学历;理论和技术经验相对全面丰富,但科研能力不强;岗位培训较少;工资待遇普遍偏低。
(1)加强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的重视程度,使训练和学习齐头并进。教练员要严格管理运动员的作息习惯,保持学习与训练之间的平衡;变换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氛围,为运动员提供良好的的学习环境,并通过多途径和方法使运动员树立远大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加强教育培训,打造一支高水平教练员队伍。相关部门应该有针对性的定期对业余教练员进行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并对教练员自身业务能力进行考核;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来鼓励教练员主动从事科学研究,进而拓宽教练员的知识面,以此来实现提高业余教练员科学训练能力及科研能力的目的;
(3)丰富教学内容,凭借地域优势,打造品牌特色。教学训练两线(规定与传统)并抓,以“两拳一剑”为代表,打造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武术运动队;
(4)完善培养体系,加强对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领导和管理。相关领导应该认真分析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完善武术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高度重视对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领导和管理,科学配备教练员队伍,加大政府部门对武术后备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进一步丰富全市青少年武术套路后备人才资源,提高后备人才的输送率;
(5)重视媒体宣传作用,提升社会影响力。通过多种方式与途径,加强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于该项运动的关注度,为青少年武术套路后备人才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