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骕,徐 蓉(1.上海同济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上海 0009;.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0009)
该历史建筑名为“懿德大楼”,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广东路 102 号, 1914 年建成,是第3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为2类。古典主义风格,设计师为福井房一。
1.2.1 保护要求
广东路 102 号建筑于 1999 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确定为上海市第3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保护要求为2类。根据《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第 25条规定,建筑的立面、结构体系、基本平面布局和有特色的内部装饰不得改变。
1.2.2 项目起因
在 2015 年4月中旬,由于该房屋使用方在修缮过程中违规喷涂真石漆,违反了文物保护法、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建筑的原有外立面风貌造成较大破坏。
2015 年5月上海市黄浦区区文化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 21 条第2款的规定,启动行政执法程序,并委托具有资质的相关单位,对广东路 102 号建筑进行勘察、修缮设计及施工,最大限度地还原了该历史建筑的原貌。
房屋由日本建筑设计师福井房一设计,福井房一毕业于东京工手学校(现工学院大学),之后曾在美国学习了 10年建筑,回国后于 1914 年6月成为日本建筑士会的一名创始会员。福井房一在上海时曾与三井洋行商务楼(四川中路175~185 号)建筑师平野勇造有过3个月的合作,后由于合作不愉快而散伙。
房屋始建于 1914 年,建造之初为日商三菱洋行上海分店的办公楼旧址。
福井房一在广东路 102 号(懿德大楼)设计中采用了较多的古典建筑手法,表现出典型的三段式处理手法。外墙采用斩假石饰面,底层为半圆形券窗;2、3 层的处理形成连贯的两层仿科林斯的壁柱及券窗柱;顶层为条形窗,宽度几乎与窗间墙相等。该大楼在广东路与四川路交叉路口转角处还设置了一个半圆形五层塔楼,以强调转角出口位置,与周围几幢历史建筑遥相呼应,使得此建筑及出入口显得别具一格。
2.3.1 价值评估
(1)历史价值: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中国上海市立法保护的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也是中心城区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该建筑现为第3批优秀历史建筑,与周边其他优秀历史建筑共同构成了百年上海的一个缩影,也是旧上海的历史写照。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2)科学价值:房屋在广东路四川路街道转角处嵌入一个半圆形的五层塔楼,塔楼在底层切成方形,以强调转角,并将建筑的主要入口设在面向道路的转角处。上海的近代建筑在 1910 年后全面转向了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该建筑为当时建筑典范之一。建造工艺采用了当时主流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3)艺术价值:福井房一在该建筑的设计中已经运用了大量的古典建筑语言,形成了典型的三段式处理。外墙采用斩假石饰面,底层为半圆形券窗;2、3 层连在一起处理成连贯两层的仿科林斯的方壁柱及券柱窗;顶层为长方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3.2 建筑现状评价
广东路 102 号(懿德大楼)作为优秀历史建筑,虽经过多次修缮与日常维护,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历史原貌也已随时间而有所变化。此次喷涂真石漆,对建筑外立面产生了较大影响,破坏了该建筑的历史风貌,亟待恢复。
(1)真实性原则——优秀历史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必须还原历史建筑的原有历史面貌,此处所指历史面貌应该为完整的、准确的、经过考证的历史面貌,修缮设计的依据必须经过深入调查和研究。
(2)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原则——对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性整治应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在保护工作不断开展和保护面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我们要探索一种将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融入现代社会发展的保护模式,充分发挥历史建筑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可识别性与可逆原则——优秀历史建筑历经沧桑,多有改变,有的原状可以识别复原,有些难以考证复原。因此,保护抢救需要的历史信息干预措施和其他各类保护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允许与原物有适当区别。
(4)少干扰性原则——要求我们在修缮优秀历史建筑时,对原有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地不要或者少干扰。
清洗材料第1次试验对比见表1。
表1 清洗材料第1次试验对比表
清洗材料第2次试验对比见表2。
表2 清洗材料第2次试验对比表
为了尽可能减少清洗时对建筑外立面产生的2次损伤,对外立面清洗材料的选择十分慎重。经过2次清洗试验,多次专家评审会议通过后,最终选定材料2为主要清洗材料,材料3为辅助清洗材料。
本工程在前期阶段经过多方协同努力,多轮专家论证后,在保证质量、安全、进度的前提下,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了影像记录,并录制了专家对于施工工艺的指导视频,为以后历史建筑外立面清洗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整个工程进行期间,相关单位紧密配合,相关工作人员不懈努力,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该历史建筑的原貌。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项目的各个参与方都从尊重优秀历史建筑,从最大程度还原历史建筑原貌的角度出发,为此项目贡献各自的力量。
政府相关部门对此项目积极关注;学者专家贡献出自己的专业意见;业主单位对此项目积极配合;设计方针对此项目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历史档案,从而制定出最合适的清洗方案,并在施工阶段定期现场监督指导;施工单位严格遵从设计要求。
由于该建筑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规程》第 7.2.1 节规定,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工程竣工验收,包括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和重点保护要求符合性验收两项内容。在多方努力配合下,成功对原外立面违规喷涂的真石漆进行了清除,清洗效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顺利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和重点保护要求符合性验收,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了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