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丽晶 李飞
[摘 要]我们利用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中的从业人员数和基本单位数,对沈阳市就业空间、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等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沈阳市就业空间格局仍然是单中心主导结构,未形成多中心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沈阳市制造业已表现出明显的郊区化趋势。而沈阳市第三产业就业空间格局是强中心结构,即主要的消费和生产服务业聚集在二环内的中心城区。
[关键词]就业空间布局;制造业空间布局;第三产业空间布局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8)12-0063-04
老工业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类型,其发展经历了建设——繁荣——衰退——振兴的过程。在老工业城市更新改造過程中,城市中的就业问题较一般城市更为突出,更具典型性。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老工业城市就业压力的释放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上更集中,规模更大。老工业城市因资源枯竭、传统制造业衰退导致的结构性失业以及国有企业改制分流导致的体制性失业,这些都构成严重的就业问题。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老工业区大规模改造引起的企业搬迁,也使城市就业空间分布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老工业城市就业空间格局研究是针对老工业城市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其对老工业城市经济发展、老工业基地振兴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沈阳市是建国初期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城市,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典型代表,城市就业空间格局不仅是全国老工业城市的缩影,也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本文选取沈阳市作为实证城市,其原因也正基于此。
一、沈阳市就业空间格局演化过程
现有的沈阳市就业空间格局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奠定的工业经济布局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总体上,沈阳市就业空间格局的发展历经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前,沈阳市经济结构以传统重型产业为主,传统重型产业又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支撑,因此沈阳市就业结构存在国有经济比重大、劳动就业结构单一的特质。由于重工业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沈阳市工业发展以传统模式为主,使得城市形成了单中心圈层式紧密结构。国家投资建设了许多大型工业项目,在城区形成几大工业区。工业区主要由建国初期集中于铁西、大东两区,后增至铁西、沈海、陵北、大东四个工业区,其中除陵北工业区外,其他三个工业区均聚集在沈阳市核心区内[1]。工业的发展以聚集方式为主,城市就业空间格局以大型国有企业为聚集地,围绕这些企业形成配套的生活居住区和文化区,也造成沈阳市工业在市区过度集中和不合理布局,是典型的“单位制”下的就业空间格局,这种格局使得工业布局与城市职能之间的矛盾显现。
第二阶段:1991至2002年,这一阶段是城市经济社会转型关键时期,城市就业问题突出,就业空间格局开始发生变化。一是1991年至1996年,沈阳市经济转型和就业问题初现;二是1997年至2002年,国企改革深入,“东北现象”加剧,因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国有企业改制分流等造成的下岗失业问题,就业问题严重。在这一阶段,沈阳市工业结构由初加工工业向深加工工业不断转换,城市空间需要承载持续新增的工业企业,同时原有的工业企业因发展需求,也需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扩充生产场地,这也需要新的城市空间支持。工业空间因专业化生产集中,发展产业集群等需要,工业布局开始向县区扩散,促使产业在市域范围内重新分布。加之传统工业的衰落和“退二进三”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位于中心区的原有工业用地减少,中心区生产功能弱化,郊区工业形成集约化趋势。沈阳市的工业发展在空间上逐渐形成四大板块,即“北农、南高、东汽、西重”。“北农”是指以城市北部的农业高新区、新城子区为主体,以北部农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为依托,形成食品、乳业为代表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产业集聚区;“南高”是指以浑南新区为主体,覆盖东陵、苏家屯部分地区,形成以数码产品、芯片、机器人、自动化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东汽”是指以大东区为主体的汽车产业集聚区,它以整车装配为主、零部件生产为辅;“西重”是指以铁西新区和西部工业走廊为主体,以钢铁及有色金属深加工和医药化工为主的重化工产业集聚区[2]。
第三阶段:2003年至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及铁西区大规模综合改造以来,沈阳市就业空间结构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这一时期沈阳市在继续对老城区进行整治的同时,还对部分传统产业进行扩散和转移,导致很多企业和它们的员工迁移到郊区。此外,新城区的全面开发,沈北新区和沈西工业走廊的建立,使得一些企业和职工向近郊区聚集,人口和工业的郊区化进程进一步加剧。在郊区化发展的同时,沈阳市的工业区、居住区等城市土地功能分区逐步清晰,以“单位制”为基础的城市社会结构日渐解体,城市空间结构在物质和社会方面发生重构[3]。近年来,随着沈抚同城化、沈阳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沈阳市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体制结构以及人口素质等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就业空间变化、劳动力的空间流动等一系列问题,突出反映了城市就业空间格局的新变化,逐步形成了新的城市就业空间格局。
二、沈阳市就业空间格局特征
(一)就业空间分布
沈阳市三次产业劳动力地区之间分布不均匀。市内五区包括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和铁西区第二、三产业劳动力分布密集,尤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已超过70%;郊区四区包括苏家屯、东陵区、沈北新区和于洪区第二产业较第三产业占比高,反映出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更新改造等政策的实施,第三产业继续在城市中心区集聚,而第二产业终将缓慢向城市外围迁移的趋势。整个城市第二产业份额最高的是铁西区,其原因是铁西区是沈阳的老工业区,重工业衰落后旧城改造使得铁西区变成居住区,而随之逐渐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加之西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所产生的就业吸引力,促使大量人口前来就业。第二产业占较大比例的还有于洪区、东陵区和沈北新区,主要原因是它们是工业郊迁的主要地点。沈阳市第三产业劳动力分布相对集中,而且距离城市中心越近,集中程度越明显。第三产业在和平区和沈河区最为集中,因为它们是沈阳的老城区,随着金廊的开发,商圈的逐步发展,再加上其中心的地理位置,使它们成为服务业集聚区。
(二)各街道从业人员空间分布
沈阳市从业人员分布图显示,城市从业人员的经济活动依然高度集中在城市中心区域。在城郊地区,从业人员经济活动主体集中在郊区新城,尤其在沈北新区和西三环外铁西新区均形成了局部高密度聚集性区域。具体如图1所示,1.就业在岗人数超过4万的街道分布在市中心和平区的太原街道、沈河区的新北站街道、北三环皇姑区的三台子街道和北四环与北三环之间的虎石台街道;2.就业在岗人口数在2-4万的街道集中在市中心的沈河区以及和平区,而于洪区的于洪街道、南阳湖街道和沈北新区的辉山街道也属于这一范围;3.而近些年发展迅猛的中心城区的金廊地带,沈北新区蒲河新城,以及于洪区与铁西区交界的西三环与西四环之间是就业在岗人数较为集中的三个地区;4.余下街道就业在岗人数基本呈现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圈层递减,并呈现向东北和向西扩展态势。
三、沈陽市制造业从业人员空间布局特征
(一)空间布局
制造业是沈阳市工业的重点所在。制造业从业人员比重占工业从业人员比重的76%。总体上,沈阳市制造业从业人员较为密集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郊区,呈现出明显的制造业向郊区转移的分散化特征,尤其在于洪区、东陵区以及沈北新区。此外,从区域来看,制造业从业人员在传统的老工业区也依然占有很大比重,包括铁西区以西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大东区。
(二)空间结构特征
沈阳市制造业空间布局的结构特征,具有明显的分散组团布局特征。依托主要的开发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大型企业所在地,形成多个产业集群(图2)。沈阳市制造业从业人口数超过1万的街道主要分布在以下地区:1.大东区的二台子街道、东站街道和东塔街道,其中东站街道从业人数超过4万,是依托华晨宝马、上通北盛、华晨金杯,发展整车、零部件为支撑的汽车产业;2.皇姑区的三台子街道,是大型企业——沈飞集团所在地;3.铁西区的启工街道,尽管老工业区的几乎所有企业都已完成郊迁,区内的机床、功能部件产业和汽车、零部件产业均已全部迁出,但启工街道仍保留部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4.东陵区的东陵(浑南)软件及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是以东陵街道、前进街道、五三街道和浑河站西街道为代表,其中以五三街道最为集聚;5.沈北新区的蒲河新城是光电产业集群所在地,包括光显产业、光能产业、家电产业和数字装备产业等;6.于洪区的于洪街道、北陵街道、陵东街道和南阳湖街道,立足发展装备制造配套产业集群,聚焦产品上游配套、产业链条补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配套产业。
四、沈阳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空间布局特征
(一)空间结构特征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呈现出明显的中心集聚特征,集中在中心城区,尤以和平区和沈河区为最。具体到街道,规模最大的街道有:和平区的南湖街道,和平区的太原街街道,沈河区的新北站街道,服务业从业人口约达到四万人以上。而在和平区的马路湾街道、八经街道;沈河区的皇城街道、朱剪炉街道、山东庙街道、大西街道、五里河街道;皇姑区的黄河街道、辽河街道、新乐街道等,均形成了中心城区内较为明显的三个密度峰值。这些区域由于不同原因导致服务业业态发展集聚,比如,和平区和沈河区的部分街道因位于城市中心区是第三产业集中的区域,而皇姑区的辽河街道和沈河区的五里河街道是沈阳市南北“金廊”的重要节点,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集聚地区。在郊区也存在局部服务业就业密度峰值,分别是于洪区的南阳街道;东陵区的五三街道等。它们主要是由于位于沈阳市东西“银带”开发建设的关键位置,是服务业发展主导区。
(二)各行业空间布局
沈阳市第三产业行业空间布局表现出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包括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其空间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心大团,属于高度城市中心区集聚。第二,包括交通运输、信息传输、邮政通讯、物资仓储等流通行业,这些行业主要集聚在特定区位,如机场、车站等交通枢纽地区,区位指向明确。第三,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包括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服务业等,与为提升居民素质与科学文化水平服务的行业,包括文化、教育等行业,这类行业空间布局往往与人口分布相近[4],布局相对分散。
五、沈阳市就业空间格局评价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5]。目前沈阳市就业空间格局基本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发展框架,已初步具备多中心空间结构雏形,但城市就业布局集聚在三环内,仍属于强中心结构,仍由城市中心大团主导。同时,城郊区域出现多个局部经济中心,它们大多是规划后建的郊区新城。研究还发现,与城市中心城区较为接近的郊区集聚中心呈现与中心城区连片发展的趋势。如东北部的虎石台地区正进一步向东北延伸;沈北新区的辉山、蒲河新城地区,铁西区以西的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向其北方延伸。因此,郊区集聚中心与中心大团融合,将破坏城市就业空间格局多中心均衡发展的目标,导致城市经济空间格局仍处于单中心聚焦的模式。
沈阳市制造业就业空间布局呈现出明确的郊区化趋势。其成因主要是因为依托工业园区、开发区的建设,城市城郊区域已成为沈阳市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空间。沈阳市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布局呈现强中心城区集聚特点。除了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行业和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行业外,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仍然聚集在二环以内的城市中心区。因此,与制造业就业相比,如何解决中心城区服务功能过于集中,进一步合理分散调控服务业就业空间布局,以及继续推进城市工业用地向副城集中,优化工业就业空间布局,是沈阳市未来就业空间布局应加强的方向。
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沈阳市就业空间布局须依据区县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形成各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格局。纵观各区县经济布局的比较优势,市内五区服务业集聚,但各产业优势不明显,尚未明确各自的产业发展格局。在郊区县中,各区县的优势产业普遍是制造业,虽然在城市总体规划当中,做出根据区县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而设定的产业园区和发展方向,但现阶段产业发展缺少特色,各区县制造业比重偏高,而优势产业不突出。基于此,继续优化调控沈阳市市域内经济布局,培育合理的就业空间格局,也是沈阳市未来就业空间布局的重点。
参考文献:
[1]Zhang Pingyu.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f Shenyang city[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2003 13 (3).
[2]延善玉,张平宇 马延吉等.沈阳市工业空间重组及其动力机制[J].人文地理,2007,22,(3).
[3]董丽晶,张平宇.1990年代以来沈阳市就业结构的空间分异[J].人文地理,2008,(1).
[4]刘霄泉,孙铁山,李国平.北京经济空间布局研究[J].数据,2010,(11).
[5]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R].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2012.
责任编辑 魏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