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制片人田天: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

2018-09-05 03:12彭立昭
北广人物 2018年30期
关键词:养生堂频道栏目

【编辑推荐理由】

情怀铸就品质,创新打造辉煌。《养生堂》始终保持全国电视健康第一品牌的殊荣。2017年《养生堂》栏目全国平均收视率0.53%,连续三年保持全国同类栏目双料收视冠军,即全国同时段健康类栏目收视冠军。2018年是《养生堂》节目步入的第10个年头,9年多来,总共有近2000名全国权威医学专家走上过《养生堂》的舞台,观众累计收看人次超过10亿。

2017年2月20日,《养生堂》栏目制片人田天,荣获第十一届电视制片业“十佳栏目制片人”奖,实至名归。田天已从事电视工作18年,最初加入《北京特快》《法治进行时》两档品牌栏目,从一线记者干起,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新闻采访、编辑经验,打下了良好的新闻基础。她和一群热爱电视、勇于创新的年轻人一起,多次出色完成了“非典”、626禁毒日、大案要案等多项新闻报道工作,为普通百姓圆梦……每一次梦想的绽放,也丰满着她自己的人生。2008年,天降重任,田天调入北京科教频道做管理工作,参与策划《养生堂》等栏目。2015年,担当《养生堂》栏目制片人,十年磨一剑,愈发游刃有余,节目里透露着一股强烈的“情怀感”。 “《养生堂》不是课堂,却不断传播健康知识,善养生命浩然之气;不是医院,但时常开门问诊,寻医觅药……对于这个栏目,我们一直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同时也用新的方式和观众互动。《养生堂》在今年迎来了开播第十年,栏目不仅是频道收视的最稳定支点,也是频道投入产出比最高的节目,更是频道开展经营的重要资源。今年上半年,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委托,节目推出了‘爱眼日和“控烟日”两档特别节目,并制作了《心心相印》十周年特别系列。时代会变,科技会变,岁月会变,容颜会变,但《养生堂》的初心永远不变……”田天说:“朝着一个方向,连续地积累,事情就变成了事业。”

彭立昭

今年是田天进入北京电视台的第18个年头,如同精密齿轮运转的生活已经持续了近7000个日夜。18年前,田天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北京电视台一档中国电视健康养生第一品牌《养生堂》匠心制作扯上直接关系。 “当年广院96播音班中,大家熟知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播李梓萌、刚强,少儿节目主持人月亮姐姐,咱们台的主持人春妮,他们都是我的同学。汗颜,我毕业后没有选择播音主持,我喜欢与人沟通,听他们的故事。如今能做好一名记者和制片人,也算是圆满了,知足常乐。”她记得大学时代曾翻阅过一本书,扉页上写着制片人必备三要素是“灵性、悟性、韧性”,至今记忆尤深。她说:“我实在太爱我的工作了,没有理由要停下来,尤其还要带领整个团队往前走。所谓韧性,最后发现就是一个字——‘扛,无论多难多累多委屈都要咬牙坚持下去。”

采访那天,田天和同事们正在机房里安静地审片。短发、身着黑色连衣裙、披着红色披肩,时尚靓丽精明能干,显得气质高雅,让人过目难忘。她做事认真,能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身上看不到任何的张扬与傲气,有的只是知性与灵动、沉稳与大气。

“昨晚录制‘养生厨房,前稿被我直接毙掉了,然后大家再连夜想新的菜品,故陪着大家干到凌晨才收工,而这只是日常工作的很小一部分。《养生堂》是一档每天60分钟的日播节目,全年365期的稿子、片子都要看。像这样加班加点的情况对我们团队而言是家常便饭。”从安静神态恢复到兴奋状态,田天一如大学时代的纯真和充满活力。她坦然,说:“每个月集中录制节目13天左右,每次连续三四天,人连轴转,几乎累趴下。在电视节目中融入了我们的激情、感悟、奉献、青春、生命,电视人是在牺牲自己的健康,牺牲陪伴家人的时间,点灯熬油地守护着全国观众的健康,好在一切的努力将留在观众的心里。”

在审片中,田天仔细查看着一道养生菜的制作全过程,并把认为好的图片翻拍下来发到团队微信群里,让大家共享,以便大家讨论。她调侃道:“一个人睡醒了以后,很多事都会忘记,但有一件事绝对不会忘记,那就是吃饭,对于健康,饮食排在重要的位置,且中药认为‘药食同源所以‘养生厨房一播出,就深受观众喜欢。播出时间虽然只有六分钟,但制作必须精良,相当严谨,尽量让偏差少一点。” “这个菜大蒜是主角,可我看了半天,大蒜才出现,改,请赶紧改。”审片时,她发现问题马上处理。她还和大家一起探讨了一会昨晚节目播出后的收视情况。每天看“收视率”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平时跟朋友家人在一起吃个饭,她也会不自主地聊起节目里的“梗”。

从机房审完片,田天带记者来到电视台的21层观景台,一向以“工作狂”著称的她,脚步不自觉地放缓。她说,有时会来这儿放松一下,用手机拍一张晚霞,心情也会跟着平静下来,观景的同时能得到精神和生理上的深度体验,那种生命里的“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外部世界的诉求和愿望。灵魂里有渴望,就有对天空的仰望。说着,我们来到三层咖啡厅。“咱们喝杯红茶,下午喝点红茶好,能提神。北京电视台是一匹千里马,我就是愿意当一匹‘长寿驴。”落座之后,简短的几句话语,显露出了她的睿智和待人亲切。聊起《养生堂》来滔滔不绝,足见她对这个节目的倾心与热爱。

当一线记者摸爬滚打8年,骨子里是“技术范”

“田天,调你到科教频道管理科来,编排和规划频道的所有节目,好不好?”时任科教频道主任的徐滔宣布了田天调入科教频道节目管理科,紧接着问了这么一句话,这话就像在她的头上响起了一个响雷。她有点惊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一锤定音。当时,开始负责频道节目规划排拍的田天,甚至连一张频道编排表都没有见过。这是在2008年。此次选择,几乎览定了后面人生的基调。

选择田天,徐滔主任自有道理。当时田天已在《北京特快》《法治进行时》品牌栏目当一线记者摸爬滚打了8年,积累了丰富的一线新闻采访、编辑经验,打下了良好的新闻基础。骨子里是“技术范”,来做节目的管理是比较符合逻辑的事。

应该说田天是很幸运的。她出生在军人家庭,是将军的后代,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从睁开眼睛的那天起,她的视线里都是“满世界的绿”,最亲切的是爸妈穿着的军装的味道,几乎烙进了她的生命和血液里。 “从小我最佩服的人是爸妈。妈妈是老大,姥姥、姥爷工作忙,她是家长,带着4个弟弟妹妹生活。16岁她就上了军校,后来成了一名很优秀的军医。她对我从不矫生惯养,觉得小孩子得的任何病都不是大病,从来没有对我有过什么特别照顾。记得小时候,我有一颗牙快掉了,她说看看,拿手就把我的牙直接拔了下来,还不许我喊疼。父親做事一丝不苟,‘一根筋,从来不拐弯儿。小时候我就知道,哭并不能解决问题,既然是躲不了的事情,那就笑着去做。至今我觉得父母有两点对我影响深远,一是要求别人要做到事我必须做到,甚至还要做得比别人更好,永不服输。二是使我养成了轻易不说‘不的习惯。所以当徐滔副总编安排我来做编排节目时,我没有犹豫。”

任务是接下来了,兴奋之后,冷静下来,田天发觉自己身上挑了一副千斤重担。因为在预定的半年时间内,她必须协助频道领导完成频道整体节目的编排、研发、宣传、包装等工作。那个时候,她随时都在“扫台”,看电视里能看到的所有频道,看别人都在做什么,怎么做。学习借鉴了上千档国内外优秀节目,眼界和思路一下子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编排研发的过程中,田天发现长期以来编排零散,栏目之间气质相差甚远,收看人群不连贯,呈现出栏目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那么“大时段编排”就显得非常必要。

“其实编排是一门艺术。刚开始时,绘制24小时节目编排表,我还真不会。回到家,我跟父亲聊起新工作的烦恼时,父亲说那不就是打一场硬战吧。这话启发了我,编排工作不就是‘排兵布阵吧。在什么地方派什么兵,然后才知道怎么去打仗。我将全天的节目分到各个时段,各个时段该用什么资源来配置就一清二楚了。分析节目资源配置,做所谓的‘时段竞争分析,在当时台里似乎还没有人这么做。那段时间,我晚上做梦都在排表,活得很焦虑,钻劲也特别大。”

谈起她的领导徐滔,田天说徐总是她生命中的贵人,她的“灵气”——永远开放的视角,“霸气”——舍我其谁的精神,“热气”——活力四射的激情,几乎天天在影响着她。“在她身边工作,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她老说对我们说在困难面前只有扛,没人同情你,能扛下来你就成功了。是的,就是扛。在《法治进行时》,徐总完全把我从一个还算是淑女的小女子训练成了‘铁军、‘女汉子,一旦进入工作状态,身份立马转换。当时,我做公安记者,随时待命,有时晚上十_一二点忽然接到采访任务,马上出发去派出所,因为过了这个时间段,犯罪嫌疑人就会被送去看守所,不利于采访。有时没选题,我就跟民警去巡街,风吹日晒的。在巡逻中常会发现特别鲜活的故事,这种‘蹲来的故事很有趣。采访犯罪嫌疑人时,注意相关细节方面的采访,走进人的内心,我经常会把他们问哭。那个时候,天天要赶写稿,有时候甚至是在返回的车上快速完成的。在《法治进行时》的那几年是我付出最多的几年,很受用。”

田天回忆里有这么一天,那天发高烧,想回去,徐总说,“不行”,硬是把手头的活全部干完才回。她觉得,生命里有这么一位严厉的老师很难得。“事业是她的生命,但我不是,你看我的朋友圈就知道,爱动物,爱花,爱摄影等,喜欢捕捉生活中那些最美好的瞬间。这辈子没能干上播音主持,但还是热爱,有时工作到深夜回到家就开始在手机上制作‘配音秀,配了50多段‘心灵独白了。你向前冲,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感觉自己是幸福的。”

各种因缘际会,成就了《养生堂》这个节目

田天介绍,“点亮智慧人生”是科教频道的主题语,频道秉着“压缩低迷栏目、合并同类栏目、强化优势栏目”的策略,撤掉了原来的十几个收视率一般的栏目,主打“时段概念”,因此将全天细分为六个大时段,其中有三个时段的打造非常见效:一是午间“法治进行时”时段,法治内容的故事性、现实感正好满足了观众的收视兴趣。二是晚间“人文时段”,推出了大型访谈系列栏目《八点非常故事汇》,统一以“非常”领衔,以故事贯穿,每天有不同的主题,也受到了观众的喜欢。第三是“傍晚健康养生”时段,打造了《养生堂》、《科学实验室》和《健康北京》三个栏目。健康养生时段契合了观众对健康养生内容的热求,播出时段也很好地避开了与电视剧、娱乐节目的收视争夺。最早策划的就是《养生堂》栏目,其制作的“九字箴言”是“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养生堂》恰好就是这样一座桥梁,可以沟通中医专业知识与大众,推广中国传统医学。记得《养生堂》栏目从第三个月开始收视率就上了1%,栏目的收视率几乎每隔两个月会上一个新台阶。

“我觉得,很多事情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当时,徐总研发《养生堂》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它有一天能到咱们北京卫视播出。后来,为了把高深奠测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道理,力求把复杂抽象的内容进行可视化的具象呈现,打破了以往主持人与专家一对一的访谈方式,在专家讲解中,融合案例分享、科学实证、动画演示、大型道具等多种手段,让观众易懂,同时强化节目的悬念性,使观众印象深刻,引人入胜。”她笑着喝了口茶,眼里满是自信。

2015年田天担当《养生堂》制片人,她说传播“快乐养生”成了她此生的担当和责任。当时自己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因为命运的底牌只有两张,一张是成功,另一张是失败,这或许是田天最难的一次人生“大考”吧。

田天说,《养生堂》是一个时间成本和智力成本都很高的节目,里面有团队上上下下无数人的心血,有太多灵魂有趣的人在默默付出……一个好节目肯定是众人努力的结果,是各种机缘巧合到了一个最好的比例。

如今,如何让健康节目从“火”到“活”,田天团队为此付出了很多。2018年,田天接到国家卫生部要求制作“爱眼日”的宣传节目,从接到任务到录制,只有两天半。田天跟时间赛跑,亲自带着三个编导,编辑稿件,加班干活。当时同仁医院的院长给了栏目很大的支持,还找到了多位眼科专家,观众嘉宾她是临时去找了儿子班级的同学和家长。为制作节目,他们每天从晚上九点半工作到凌晨四点,完成那天正好是六一儿童节。

田天说,《养生堂》节目击中观众最敏感神经的还是节目中透视出来的对人的重视,对人的情感、思想和人性的展示,这跟她多年做记者是有关系的。她谈起了有位观众收看了节目后,按照医生所授药方,买了几百个方子,竟治愈了多年瘫痪在床的妻子。节目组编导特意找到这对夫妻,让他们上了《养生堂》节目,很感人。记者在她的朋友圈看到,田天特意致敬了一位世界上最高位的半截人——彭水林,她如此感言:经历了14年的人生苦难之后,在《养生堂》的舞台上他再次站了起来。

为强化栏目“系列化主题”操作,田天带领团队推出了大型系列节目《爱行万里情暖老区》《携手京津冀健康中国行》等“健康中国行”特别系列,将节目录制地点搬到了观众身边。十九大期间,节目组策划推出了《厉害了我的医生团》特别节目;今年两会期间,节目组力邀中国国宝级中医大师,制作推出《相伴大国医》系列节目,反响很大。2018年是《养生堂》开播的第十个年头,一月一日那天欄目推出了《心心相印养生堂十年特别节目》,以“心心相印”作为贯穿主线,舞美上配以《养生堂》之印。“印”既代表了十年印记,也代表栏目组与观众的承诺和新的约定。同时,前所未有的邀请到5位三甲医院院长和一位97岁国家级名老中医同坐舞台,组成《养生堂》最强阵容,讲述他们与栏目之间最动情的故事。

“我们现在的状态,简直是在滑梯上往回跑”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田天说只有坚守和创新,未来之路才会越走越远。如今,节目组进行了很多新媒体方面的尝试,目前《养生堂》的线下很活跃,它的微信微博平台特别活跃。田天认为,这种线上线下的结合,促进了节目和观众的交流。 “去年节目尝试进行网络直播,还通过微博征集,节目邀请了一位年轻的白领、一位出租车司机还有一位观众,三人参加了在北京友谊医院举行的胃肠镜检测网络直播活动,其中一位观众还检查出了问题,通过胃镜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胃部出现了像珊瑚样的结构,马上进行了治疗。这次活动是网络直播,两个小时里有200万人在线观看。许多人误以为做肠镜很痛苦,但通过这次直播,使大家对肠镜有了正确的认识。”

说着,田天从心底冒出一句这样的话,“我们现在的状况简直就是在滑梯上往回跑,时间太宝贵了。”

为什么这么难呢?在现在这个观众注意力被大量分散的时代,不置身于其中真的很难理解电视人的苦。她说:“我在当制片人接受《养生堂》之前,它一直处于一个很好的上升趋势,那时候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力还不像现在这么大。这两年你会发现,原来做事可以事半功倍,而现在很多时候是事倍功半,这的确跟大环境有关,没办法逆转,除非你放弃,但我们是不会放弃的。”

其实早在2009年,田天就看到有学者提出了IPTV、P2P视频传播平台、视频分享网站、手机电视、下载软件对于传统电视造成的潜在危险,并把这些新兴技术比做“悬在传统电视上方的堰塞湖”。技术的进步趋势是无可逆转的,新的技术,孕育新的媒介,新的媒介,造就新的媒体。为此,田天也谈到了自己在做《养生堂》抖音版(网络短视频)的许多感受。她说:“一个人的研究精神很重要。制作抖音视频,我总结出了几十条规律,包括视频用什么主题,怎样的呈现方式、甚至细到用什么样的音乐、字幕等等。好在哪,我也经常会去思考、去细致观察,再去想《养生堂》抖音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所以我老跟大家说,你若没看一万条抖音,你别跟我说要在抖音上做东西。”她无不感慨地说,《养生堂》抖音版就像我们新生的婴儿,即将呱呱坠地之前,当妈妈的心怀忐忑,即使投入了再多的心血,还是生怕年轻人不喜欢。好在第一步迈得不错,点赞量扶摇直上,超乎了我们的预想。

世间最完美的,唯有真心 “用呕心沥血形容栏目组并不为过,我老说自己是‘包工头,带团队像带兵打仗一样。其实我就是哄着大家一起快乐干活,谁都能发挥出自己的风格和擅长的地方,尽其所长。”

有一句话田天特别认同,而且只有时间历练到一定程度才会懂得:普通人看别人短处,经营是看人好处,王者是看人长处。

罗曼·罗兰说过:“生命是一张弓,那弓弦是梦想。”关于成长,方方面面都有,田天个人觉得最大的成长,一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二是知道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

童年和少年时期,在她的记忆里,那个时候好像时间都是慢节奏,不像现在的孩子整天那么紧张,也不像现在的孩子需要大人接送,那个时候一律自理。入学后,“做最好的我”,这个“最好”不和别人相比,只与自己相衡量。高中时她上的是北京市最好的101中学,在那里,她受到了完整的扎实的,包括德、智、体、劳动的全面教育,终生受益。至今记得学校特别重视体育,一到冬天,体育老师就带着大家到圆明园绕着福海长跑,一跑就是好几公里,这样锻炼了她的毅力和体魄。

“我有个堂姐是学播音的,老师发现我的音色偏重于低音区域,很有特色,便推荐我去报考播音主持专业,一考就考上了。现在想来,很多事情成与不成,只是一念之差。大学毕业前夕,我去中央电视台实习,去午间新闻部做财经记者。去的第一天,老師先让我编一个片子,感觉特别困,困到极点,是太紧张所致。从实习的第一天起,我就觉得记者是一个特别神圣的职业,包括现在,我都很喜欢。进入北京电视台,年少气盛,在《北京特快》《法治进行时》摸爬滚打,让我在和平年代里体味到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更是新闻最不可缺的调味剂,让我对周围的生活时时充满了激情……所以我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喜欢探寻事物的真相以及人物的故事,也经常会灵光闪现地冒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这可能就是我在工作中不断地去尝试不同的节目类型,不断地突破自己的一个内因吧。18年来,我依然抱有当年的热情而没有觉得心累,我想我的性格和这个职业的匹配度挺高。”

与田天交流的全过程中,她会不时被各种急事所打断,还有手机接收微信的铃声,可是,一切她都是那么井井有条地进展着。“世间最完美的,唯有真心。就像徐总的一句口头禅: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时时鞭策警醒,如履薄冰,敬畏前行。”采访归来,一个电视人的心语一直在我的心底回荡。

猜你喜欢
养生堂频道栏目
关于栏目的要求
《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BTV养生堂栏目《祝您健康·养生堂》杂志碎碎言
4K频道开播,你准备好了吗
栏目主持人语
陈赛 2018陪伴《养生堂》继续成长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