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节奏是音乐的脉搏,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不同的节奏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不同的节奏还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节奏感
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唱歌、跳舞、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可以这样说,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呢?
一、 要激发孩子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学生很难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必须抓住学生的直接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倾向。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感融入游戏当中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其效果是不言而喻。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兴趣。节奏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但学生对节奏却是敏感的,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学生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如:学生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交通工具的声音等。这些声音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学生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并用语言、动作、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虽然学生本身对“节奏”并不理解,但是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让节奏与生活沟通起来,营造广阔的音乐教学空间
音乐节奏型本来就是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让学生感知大自然和生活中的节奏,使他们认识到音乐节奏从生活和大自然中转化而来。
(一) 把学生的名字用节奏打出来
新学期我在教一年级的第一节课时,让学生用节奏打其他同学的名字,互相介绍,互相认识。如:王丽,节奏是××|;冯婷婷,节奏是×××|。用了这种方法,学生很快学会了这两种基本节奏型。
(二) 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来打节奏
如:母鸡叫:×× ××|×-|;小猫叫:×-|×-|;在模仿生活中的节奏训练时,学生们的兴趣非常浓,因为这些声音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具有直观的声音形象,因而他们很容易地就掌握训练内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节奏感要重视听力节奏训练
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音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音乐能力都是来自听觉的,如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孩子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音: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学生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音用音乐来代替,让学生听着音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地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
四、 节奏感训练中,教师布置任务与提出要求要清楚准确
对于器乐课教学,有时老师感觉最难的其实不在教学的内容,而是课堂的组织教学。对于放在桌上的打击乐器,学生总是控制不住要去玩,如果任其乱玩,那必定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要先在课前提出要求,让学生知道,没有次序的乱敲打击乐器会影响课堂氛围,所以大家要相互配合。不用乐器时,不要随便去拿乐器;需要演奏时,要根据老师的要求,在老师给手势后再去拿;还可以设计固定的旋律,让学生听到旋律后,及时把乐器放回桌上,并迅速安静。在其过程中,教师交代任务一定要明确,如果没有交代好,可能会令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比如如果需要分组进行练习时,需要调动学生的座位,如果不先交代清楚要求,整个课堂会很混乱,并且耽误时间。这时教师首先要布置好具体任务,再一组组有顺序地进行位置调整,等学生分组坐好后,再到各组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才能学生保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完成练习任务;其次,還应提示学生先多做轻声的节奏练习,注意倾听他人的演奏等,结束时可以采用贴笑脸的方式,给最先静下来的一组给予奖励或评价,让课堂做到有张有弛,教学能够收放自如,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展开,提高学生在演奏中的相互合作意识。
总之,有目的、有计划、有科学依据地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与训练,坚持不懈地进行练习,时间长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
参考文献:
[1]董晓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音乐节奏感的训练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2):147,149.
作者简介:
宋晓辉,辽宁省大连市,辽宁省大连市长海县大长山岛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