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旭东:守住一颗心

2018-09-05 03:06
商界·时尚 2018年8期
关键词:旭东画图室内设计

入行二十几年,赖旭东还是那个赖旭东。就算在三次登上《梦想改造家》后声名大噪,诸多光环加身,他却一直很谦逊:“设计师不管名声再大,都要从设计本身出发,这才是根本。”守住一颗热爱的心,是他的设计之道。

“我只是一名设计师”

赖旭东的简历光芒夺目。高级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重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高等教育室内设计专业讲师、国际室内建筑师设计联盟(IFI)专业会员……但光环与标签之下,“我只是一名设计师”。

许多人对赖旭东的印象是从《梦想改造家》开始的。他是大众认可的“空间魔法师”,27m2改造四室一厅、3万元改造温馨38m2等精彩案例至今令人津津乐道。在重庆乃至全国的设计界,都占有一席江湖地位。黑框眼镜,温文尔雅,又有着天秤座的风趣幽默,赖旭东在粉丝中获封“男神”称号。

赖旭东很忙。例如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他已经辗转了11座城市,出席各种活动,参加各项设计工作。

他掐指算了算,语气有点无奈:“现在我每年差不多要为二三十个活动站台,还是推掉大部分之后的。”成名之后最大的焦虑是“感觉时间被绑架了”,在他心里,设计师的本职就是要多画图、多做东西。时间就是他的命门,“时间不够用了,我会恐慌。”

即使时间被大幅度压缩,他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学习的间隙。每天早晨起床后依然会浏览业内资讯和最新动向,这个习惯保持了二十几年;参与公司大小项目的设计,一有时间就埋头画图。

他在快节奏的工作里进退自如,也会留时间让自己的大脑“吸氧”。每年他都会挤出时间,至少出门旅游两次;公司每年的团建之一也是出国游。“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旅途可以让你大开眼界。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不是天天关门画图就能出成果的。”生活阅历,是最好的灵感和审美源泉。

美是设计的养分

赖旭东擅长空间营造,美感一流。在他的设计案例里,总能感受到对美的表达。优雅、简洁又富于层次的搭配与变化,就像他的人一样,文雅沉稳,又善于发现和表达。例如他设计的重庆老火锅店“见涨”,褪去了粗犷江湖气,而是用玻璃天井的分割方式和日式枯山水景观。用寓情于景的设计实践着对高雅火锅店的期待与幻想。深海宴餐厅设计融入海洋灵感,墙上的鱼群浮雕和极具美感的旋转楼梯,让食客的感受更上一层楼……

或许这就是空间设计的魔力,一个好的空间,可以全方面提升观感享受。而这种魔力,来自赖旭东一直强调的“美”。

赖旭东是设计师也是一名在校老师,他常常和学生说:“我们这个行业就是要发现美、创造美、引导公众欣赏美。身为设计师,如果没有将这个作为出发点,是很难作出好案例的。”

这几年,整体社会生活水平提高,设计行业也愈加火热,设计师也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许多人将这看作一个“挣快钱”的职业,商业利益成了动机和初衷。

“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是需要多年经验来成就的。如果太过冒进,没有可以说话的好作品,是很难站稳脚跟的。只有业内业外都叫好,才能生存下去。如果你做了一个案子,自我感觉良好,客户却不买账,后续也就很难有好的机会了。”

入行伊始,赖旭东从来就没想用设计来赚钱。而是“特别喜欢这个工作”,哪怕天天加班也乐在其中,不觉其累,一心只想把设计做好。他享受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这种精神上的愉悦,远超于物质享受所带来的。

“还有一件事情我也很享受,那就是保持一直在路上。设计行业不断有新材料、新工艺、新手法涌现,所以不能停止观察和学习,才能保持审美和创造力。”

做有作品价值的商品

在保持“美”的初心时,还要有和时间博弈的耐心。磨杵成针,水滴石穿,涓滴成河,是不变的道理。赖旭东用文学来比喻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就像文学,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有高度和造诣。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累积。”

设计与纯粹的艺术不同,它更多的需要考量使用者的感受,而不光是去表达设计者的灵感与想法。要做出舒服又实用的设计,有许多学问。

虽然才华横溢,但赖旭东从不认为设计师光靠才华就能闯出一片天,“设计师要有自己的商业价值。我常说室内设计其实就叫商业设计。在设计上我们不能说是一个‘作品,而是一个‘案例。艺术家做作品,而我们做的是有作品价值的商品。”

作为行业前辈,时常会有年轻设计师向他取经:“为什么你们的设计甲方总是能一稿过,并且每年都能推陈出新?”

“設计师每天都在和客户打交道,每天都在积累经验。虽然做的是商业项目,但要抓住机会,抓住认可你懂你的客户,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只要做出了被认可的优秀案例,也就能得到他人对你专业的信任。”

即便如此,仍有一个前提:热爱,并持之以恒、厚积薄发。这也是赖旭东的一颗火热匠心。

猜你喜欢
旭东画图室内设计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给春天开门
怎样画图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画图比多少
画图理解“同样多”
蜡笔画
画图理解“多多少”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