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丽皮努尔·依马木
【摘 要】地缘优势与经济发展的互补性,使新疆与哈国的贸易合作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趋势。新疆一方面积极开展与哈国的贸易往来,另一方面为中国内陆及沿海地區发展哈国的贸易关系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论文结合新疆与哈国的经济发展现状,从贸易结构,贸易方式,贸易主体角度分析新疆对哈外贸发展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推动贸易发展的一些对策。
【Abstract】 The complementarity of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led to a sustainable and steady growth trend in th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Xinjiang and Kazakhstan. On the one hand, Xinjiang has actively developed trade relations with Kazakhstan,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played a role as a bridg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Kazakhstan and China's inland and coastal areas. Combine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and Kazakhsta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Xinjiang's foreign trade with Kazakhst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e structure, trade mode and trade subject,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rade.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贸易合作
【Keywords】 the framework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Xinjiang of China; Kazakhstan; trade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6-0049-02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新疆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历史新机遇,我区对自身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地位和作用给出了明确的定位:“努力将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等来促进新哈贸易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FAME DUCHIN (2005)分析了世界贸易模型,结合比较优势理论,研究领域,商品以及资本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力,提出只有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大的整体,才能从国际贸易流动中获利。WANG QI,XIANG XIAO (2008)指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环境要素考虑到当前比较优势的分析框架中,来丰富和发展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2.2 国内文献综述
任群罗,文亚妮(2011)通过进口贸易,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旅游三个指标,对比分析了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对外经济发展水平。王海燕(2002)从合作领域,合作方式以及合作规模三个方面探讨了新疆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合作现状,还有发现各自间在农业,工业,资源方面的互相补充性。
3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合作概况
3.1 出口结构分析
新疆一般给哈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为主, 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比重不是那么高。以2014年为例,新疆对哈国出口的机电产品93.51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9.2%,而出口纺织服装91.7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8.7%,出口鞋类65.3亿元,占出口总额的20.4%。
3.2 进口结构分析
进口商品以矿产产品为主,大量进口原油铁矿砂等资源产品。2014年新疆口岸自哈国进口原油170.6亿元,下降47.9%,占进口总额的60.31%,进口高碳铬铁13.1亿元,下降30.1%,占进口总额的4.6%,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2.5亿元,下降56%,占进口总额的4.4%。
4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的发展特点
4.1 贸易便利化进程加快
为尽快推进双方贸易便利进程,新疆不仅重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疆内部的交通便利化进程,而且积极建立并完善电子海关系统,加快海关信息化建设。依靠疆内现有的边境口岸与中心城市,新疆已经呈现出以乌鲁木齐市为中心,辐射到周围地区与中亚国家的全方位多层次国境交通运输网络。中国发起成立的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为加快贸易便利化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撑。哈国为改善基础建设设施落后,货运设备缺乏等问题,也开始加速投资修建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等国际运输通道。2016年,哈国计划扩建霍尔果斯口岸,出台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设施意见和行动计划。
4.2 贸易合作方式优化
新疆与哈国的贸易合作方式以边境小额贸易运输形式为主,边境小额贸易额有2004年的37.08亿美元提高至2014年142.26亿美元[2]。增长额实现近翻两番,但边境小额贸易占到全疆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由2004年的65.7%下降为51.41%。新疆的一般贸易额不断增加占全疆进出口总额的比例表现为先下降后稳步上升的趋势,前加工贸易方式的比例逐步下降。
4.3 贸易主体多元化,民营经济成为新哈贸易的主力军
当前双方的贸易主体已从边贸小公司,個体户,扩展到以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由早期的轻工业产品贸易,开始涉入能源开发,钢铁,电力,汽车服务,金融,房产置业等多个领域。
5 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5.1 贸易产品结构不合理
新疆与哈国双边的贸易结构发展不平衡,贸易顺差比较大。2008年新疆对哈国的贸易顺差为52.7亿美元,2013年的贸易顺差为44.84亿美元,2015年的贸易顺差为47.47亿美元,贸易顺差都比较大,这些差异比较容易引起贸易的摩擦。新疆向哈国出口的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从哈国进口的产品多为能源,属于资本密集型产品。
5.2 口岸综合管理职能弱化、信息服务体系不健全
口岸综合管理部门职能体现在为口岸事务进行协调,管理,服务,还有协调海关国检等。但是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口岸综合管理进行立法,导致口岸综合管理部门协调管理、服务,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我国很多企业没有办法清楚地了解哈方市场状况,投资环境和政府政策方面的信息,失去很多贸易的好机会。
5.3 运输的制约
自1991年以来,新疆与哈国双方建立了7个边境口岸,这些里面基础设施是从无到有,再到大幅度增加,有了质量的发展。新疆与哈国运输方面的设施不匹配,技术标准都不一样,以致给货物运输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还增加成本。他们的铁轨标准不一样,因此有时候需要换车。
6 促进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对策及建议
6.1 加强贸易领域和投资领域的金融合作与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的发展
要扩大双方本币互换,进一步促进使用人民币及坚戈等本币货币来结算边境贸易活动。要扩大人民币的结算范围,在边境口岸地区建立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要增多人民币的兑换点。通过两国行业协会,金融机构及企业代表的联系,加强信息交流,融资支持安排及潜在合作机会等进行深入交流,增加双方产业发展情况及投资环境的了解。新疆建立健全支撑服务体系,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必要支持。推进商贸物流综合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快递,加大电子商务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等都有利于促进新哈贸易关系。
6.2要加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带动
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往来看,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进一步推进,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建立一些物流合作基地、农产品快速通道和边境口岸,中哈边境的霍尔果斯国际贸易中心发展成为中国与中亚国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建设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来更大扩展贸易范围及合作领域,推进经济一体化措施促进新哈贸易。丝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合作。
6.3 要加快核心区五大中心/十大进口产业聚集建设
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各国积极响应。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清楚地指出,把新疆打造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3],为新疆社会发展带来更好的机会。因此好好利用这个好机遇,建设核心区的基本总体思路就是按照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同的要求,以能源,交通,信息等“三通道”为主线,以建设“三基地”为支撑,以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文化科技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区域金融中心等“五大中心”为重点,以十大进口产业集聚为载体,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从而进一步发展新哈贸易。
【参考文献】
【1】古丽娜·托乎打洪,古丽努尔·阿合买提·论WTO框架下加强中国新疆哈萨克斯坦经贸合作[J]·中国经贸导刊,2014(05):13-14.
【2】王乾星·中国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相邻主要陆路口岸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一霍尔果斯和阿拉山口口岸为例[J]·特区经济,2010(08):211-212.
【3】张辛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新疆与哈国跨边境区域经济合作[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