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兴 石伟
(1-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河北 保定 071000 2-河北省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前,柴油车型的振动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车辆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振动传递到方向盘、座椅、地板时,乘客会感受到这些振动,引起乘客抱怨。避免振动大问题的一般方法是降低发动机激振力,提高悬置隔振量,“被动件”避开发动机二阶频率[1-2]。怠速工况下,方向盘及座椅的振动显得尤为敏感。排气系统是引起柴油车内振动的主要系统之一[3],表现形式是排气系统与动力总成共振,传递路径很难查找,共振原因难以理解,如果相关原因分析错误会导致问题解决出现偏差。
公司内一款新研发CUV车型,匹配四缸2.0L涡轮增压横置柴油发动机和6AT自动变速器,动力总成采用三点式悬置布置,左右悬置为液压悬置。R挡怠速工况驻车待行(下文简称R挡怠速)时,方向盘及座椅振动较大,主观感受差。但是D挡怠速工况驻车待行时(下文简称D挡怠速),无此问题,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振动数据表m/s2
从问题现象看R挡怠速异常可能性之一,是变速器R挡怠速所需发动机转矩输出增加,造成动力总成悬置主动侧振动加大。图1是不同变速器油温下的D挡怠速和R挡怠速的转矩(变速器需要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对比,发现D挡怠速和R挡怠速的变速器转矩无异常差别,所以排除此原因。
图1 转矩对比图
6AT内部有4对行星齿轮组,D挡怠速有1对在工作,R挡怠速有3对在工作,R挡相对于D挡的行星齿轮组因数量多所以转动惯量相对较大。R挡怠速时将发动机转速由750 r/min提升至1 050 r/min以上,方向盘和座椅振动接近D挡怠速水平。转速增加会造成转动惯量增加,但是怠速振动水平变好,说明整车存在某种共振现象。R挡怠速相对D挡怠速时,变速器内部转动惯量的不同仅仅是共振的“导火索”。
图2 方向盘振动频谱
图3 座椅导轨振动频谱
从方向盘和座椅(主驾座椅导轨)的X、Y、Z的3个方向,分析R挡怠速和D挡怠速,其振动能量在13.3Hz、25Hz、39.2Hz、50 Hz、76 Hz存在差值异常,具体数据如图2、图3所示。这些异常频率点是共振频率点。经过对比方向盘(转向系统)和座椅的振动频率,未找到与上述频率相近的频率,排除了方向盘和座椅与动力总成激振耦合共振的可能。
25Hz、50Hz是发动机怠速工况下的二阶和四阶。从排气系统的振动频率上找到了“13.3Hz、39.2 Hz、76Hz”相近振动频率,具体如表2所示。而且排气系统的一阶垂弯23.8 Hz模态与发动机怠速转频二阶25Hz接近,存在共振风险。
表2 排气系统模态数据表Hz
虽然从数据上可以判断排气系统与动力总成存在共振,但是造成方向盘和座椅振动大的现象,是共振导致的悬置隔振量下降?还是动力总成的激振能力增加了呢?
图4~图9,是将R挡怠速和D挡怠速的动力总成主被动侧振动状态,按照左悬置、右悬置、后悬置分别分析;按照每个悬置的X向、Y向、Z向的动力总成主被动侧振动状态分别对比分析。
图4 左悬置主动侧振动频谱比较
自图中信息可知如下规律:
规律1:R挡怠速共振时,相对于D挡怠速,其动力总成悬置主动侧振动变大。说明共振有导致主动侧振动加大的作用。
图5 左悬置被动侧振动频谱比较
图6 右悬置主动侧振动频谱比较
图7 右悬置被动侧振动频谱比较
图8 后悬置主动侧振动频谱比较
图9 后悬置被动侧振动频谱比较
规律2:R挡怠速共振时,相对于D挡怠速,其动力总成悬置被动侧振动大很多。说明悬置隔振量降低(隔振能力变差)。
图10为动力总成悬置的隔振原理示意图[4]。假设位移X1(t)为正弦波,那么X2(t)也为正弦波,其中弹簧力为 k(x2-x1),阻尼力为 c(x˙2-x˙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式中:k 为弹簧刚度,N/m;ω 为激振频率,rad/s;ωn为系统固有频率,ωn=,rad/s;m 为集中质量 kg;ζ为阻尼比,ζ=c/cn=c/2mωn;c为粘性阻尼系数;cc为临界粘性阻尼系数,cn=2mωn;Rf为频率比,Rf=ω/ωn。
图11是幅频特性曲线图例,频率比接近1或等于1时,是共振现象,此时振动传递率最大;隔振量是振动传递率的倒数,由此可知共振严重影响了隔振量。
图10 隔振原理示意图
图11 幅频特性曲线图(例)
图12 是传递路径示意图,为确定振动传递路径,将排气系统中间的橡胶吊挂摘掉,共振依然存在。说明共振主因是动力总成激起排气系统模态,在振动路径上是排气系统振动反传给动力总成,通过动力总成悬置传递到车内,造成车内R挡怠速时方向盘和座椅振动大。
图12 传递路径示意图
此问题由排气系统模态引起,解决方案可以从排气系统模态、软连接、悬置3个方面着手。具体策划如表3所示。
结合实际情况,决定采用“降低软连接刚度”方案,刚度降为原状态的50%。图13为软连接动刚度改善变化图。此方案虽未消除排气系统在发动机25Hz转频下的垂向振型,但降低50%刚度的软连接使排气系统本身隔振能力增加,消除了R挡怠速的共振现象。
表3 对策表
图13 软连接动刚度变化图
总结出排气系统与动力总成共振,是引起怠速车内振动异常的一条原因。排气系统与动力总成共振使得动力总成激振强度变大;排气系统与动力总成共振使得动力总成的悬置隔振量变差。
排气系统模态与发动机的二阶即使模态接近,不一定会共振,还取决于激振力的大小。例如文章中所提到的D挡怠速和R挡怠速振动差异,相对于D挡怠速,R挡怠速仅仅是变速器内部多了2对行星齿轮组在工作,相对较大的旋转惯量激发了排气系统与动力总成的共振。也如对策中所提到的降低排气系统软连接刚度,其目的是提高排气系统自身隔振能力,避免共振产生,但其排气系统振型无变化。
对于以上结论在工程上的应用,就定性和趋势而言其结论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