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Li Ying
1 剑桥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反映和折射人类的文化与精神。世界各地的图书馆都有自身发展的传承与文脉,有自己的特点与服务对象。作为建在美术学院里的图书馆,又该有怎样的特色呢?我认为专业与特色的资源建设是今天衡量一所美术学院图书馆的重要指标。
对于今天的图书馆建设,建立完备的文献与知识体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就美术学院的图书馆而言,艺术与文献数据库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谈到知识体系的建构,尤其是将艺术——人文作为一个知识谱系来看待,就一定绕不开瓦尔堡图书馆。它是一所专门研究艺术文化史的图书馆,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阿比·瓦尔堡是20世纪卓越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家,他的学术思想不仅反映在著作与论文里,也体现在图书馆的建设中。虽然瓦尔堡图书馆经历了战争,多次搬迁,甚至在“二战”中被毁坏,但它的人文与精神价值却熠熠生辉。以这所图书馆为平台,曾集聚了20世纪不同历史时期众多欧美高水准的研究学者。他们强调图像学的探究,对各个时期的文献展开知识考古与观念史的追问,不断出版学术著作,通过研究古典文化继而对现代欧洲文明进行反思,对战后欧美的文化研究,尤其是艺术史领域的研究范式的推动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般来说,图书馆的书籍会以实用的标准排列,也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结构,但瓦尔堡倡导的“佳邻法则”,不仅打破了既有学科体系的分类方法,而且,打破了学科与学科的界限,将艺术纳入文化史、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的视域下,重新建立知识话语与阐释语境,并围绕“图像”与“符号”,构建了一个庞大、复杂且精彩绝伦的艺术阐释体系。简要地讲,“佳邻法则”是说读者可能并不需要书架上未知的邻居,但这个邻居却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它们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既有不同的侧重点,又能相互补充。在瓦尔堡看来,书籍不只是研究工具,图书馆的建设也不是仅仅对其进行必要的分类,相反,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新的阐释话语与语境才至关重要。按照瓦尔堡先生的思想,学科与学科之间原本就没有固定的界限,反而是不同学科之间隐藏着一些重要的联系,如艺术与数学的关系、哲学与炼金术、人类学与偶像崇拜等,一旦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就会编织、演绎、发展、衍化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因此,瓦尔堡图书馆所建构的艺术——人文体系既神秘又科学,既浩如烟海又有内在联系。上世纪90年代,瓦尔堡图书馆基金会与汉堡大学的艺术史专业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讲座和学术活动,同时设立奖学金,并在马丁·瓦恩科教授的带领下,建立了政治图像学及其图像索引的研究站。这些学术活动和研究平台的建立,对艺术史研究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
对于美术学院的图书馆,可否从瓦尔堡图书馆的建设中获得一些启示?长期以来,因各种历史原因与惯性意识,国内大多数美术学院图书馆购买、收藏、陈列大量艺术类书籍,其中,绘画类图书是主体。在内容上,多以技法为主,画册居多,理论占比较少。虽然说也有哲学、人类学、艺术史方面的书籍,但与技法类图书比较,它们是边缘的、辅助性的。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美术学院过去以系科划分所形成的惯性意识使然,另一方面,则是观念中大部分人对艺术的认识,还是建立在技法之上,以绘画、雕塑、建筑为主体。在这种认知方式下,很难将艺术与艺术创作纳入艺术史的上下文,以及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视域中予以再认识。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讲,瓦尔堡图书馆的不可替代性,就在于改变了人们认识艺术与人文学科的观念。实际上,20世纪初,以杜尚为代表的“达达”与1960年代的“新达达”为代表,尤其是1960-1970年代西方哲学与认识论的转向,艺术作为技术与再现论为中心的美学观念彻底坍塌,在新旧观念的砥砺与碰触中,艺术创造转变为一种知识生产。亦即是说,在新的艺术观念与认识论的改变中,图书与知识变得愈加的重要,进而带动美术学院图书馆在功能与意义方式上的一些转变。同样,不仅艺术世界在不断变化,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也在变化,因此,图书馆在资源配置及数据整合建设上也将发生改变。
由此,图书馆需有先进的,甚至国际化的数据资源交流平台。目前,国内大部分美术学院图书馆都加强相应的数字平台的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包括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地区与地缘的差异、图书馆与图书馆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内与国际,当然也包括美术学院与综合性大学之间,十分缺乏图书馆的数据化协作资源平台,以此整合已有数据资源,能在馆与馆之间进行跨地缘、跨学科,甚至国际性的学习与交流,进而实现信息收集的全面性、系统性、及时性,最终改善与提升原有的资源质量。近年来,四川美院图书馆也在积极尝试,希望借助一些新平台,改变既有的服务方式,改变旧有的观念。从受众来看,四川美院图书馆的读者,专业身份与专业特色十分鲜明,均是从事艺术创作与教学、科研方面的师生,这个读者群体的专业诉求基本一致,读者群也相对固定。所以,从图书馆的特色项目建设的角度看,建立相应的专业特色文献资源与文献数字信息数据库势在必行。基于既有的历史与学统考虑,四川美院作为西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的艺术专业院校,也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当代艺术的重镇。改革开放以来,从“伤痕”“乡土”到现在,在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在各个重要阶段,都涌现出代表性的艺术家与代表性的作品。因此,立足于三十余年的发展与艺术史上下文,需要借助数字信息平台,把艺术方面的历史与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整合,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美院图书馆建立了“西南艺术数字信息平台”与“艺评家·艺术家专家库”。
2 剑桥大学图书馆
“西南艺术数字信息平台”借鉴了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学术研究项目的工作方式,结合西南地缘与四川美院的创作传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譬如,就数据库建设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该数据库通过详尽的记录,为读者提供人物、文献、文章、作品、艺术事件等方面的资料。2.实时收集博物馆、美术馆、重要展览机构的学术展览活动的信息与文献。3.建立艺术家个人艺术档案(包括:本人基本信息、艺术简历、作品目录、评论目录、手稿、草图、录像、图片等)4.艺术评论家、策展人、代表性展览及相关艺术活动的各种资料。5.重要艺术期刊的相关文章目录简述。6.数据库中还单列一个版块,将学校建校以来创作的优秀艺术作品、艺术理论成果、教学成果等信息整合起来,把教学成果与发展脉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艺评家·艺术家专家库”的建立不仅是对我校科研教学的支持,更是致力于对中国当代艺术研究的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不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成就提高了中国当代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开展中国当代艺术的理论研究,为使成果形成良性的发展,对重要文献与资料进行梳理,建立档案,形成文献库就变得十分重要。四川美院图书馆建立的艺评家、艺术家专家库,收录了国内36位批评家、100位艺术家及过去三十年来发行的重要过刊,围绕当代艺术界所发生的艺术活动以及展览画册、学术著作等文献进行递进式的整理、编目、收录,逐渐形成一个体系。当然,特色资源建设的初衷与目的,是夯实科研理论的文献馆藏,为科研与创作提供背景、线索,构建一个艺术史的情景和参照系统。
如今,四川美院图书馆在近几年的读者服务建设上,也开创了图书馆教育、研究和学术工作的新局面。例如,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展的数字资源使用培训及信息检索与信息素养通选课;为专题教学及学术活动开设的研讨空间;为及时发布图书馆最新动态,以及与读者互动交流,推出了微信图书馆;为了实现资源共享,与国内美术院校图书馆开展了美术特色资源及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共建。这一系列的服务与建设为提高学术资源的利用率提供了保障。
诚然,美术学院图书馆在开展特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我们需要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图书馆员,今天的图书馆不仅延续着传统图书馆的功能,即满足读者对于文献资料的丰富需求,也需要适应在科技与信息时代背景下,带来的快速、精准的知识信息服务。譬如,善于分析读者的专业研究方向、偏爱的相关知识领域和阅读兴趣,通过大数据对既有借阅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反馈读者。同时能对读者需要查找的资料给予精准导航,能对衍生性的阅读与知识拓展给予建议。也就是说,需要将图书馆员从传统意义上的工作,即图书的编目、上架、类别划分与建档的基础性工作,转变为一个专业化的知识生产和咨询服务者的角色。如此一来,原有的图书管理者凭借自身的专业性与对图书资源的熟悉度,让知识行为变成一种知识交往行为,让管理者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引导与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从学术资源建设角度讲,对于信息内容的评价标准,归纳整理等工作十分需要具有一定学术知识背景的人员来协助完成。长期以来,图书馆在学院内是属于独立机构,与学院教学单位、科研院所,包括美术馆等缺乏合作与交流。但事实上,图书馆、美术馆与各教学单位之间在信息传播、信息管理、文化教育方面是有共性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无论是图书馆、教学单位或科研院所,对于文献数字化资源收集的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读者对信息更替速度,信息反馈速度,信息质量的标准也精益求精;倘若能与这些兄弟单位共同合作,通过学院各系科专家对文献收集、学科指导方面提供的支持,对资料的可信度做判断分析,那么就会对图书馆的图书购买、文献建设、数据库的收集产生积极的、良性的推动。
毋庸置疑,今天的图书馆已成为一个知识生产的新场域,它不仅具有完备的文献资料保障体系,也能为读者进行深入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以及庞大的知识系统。因此,它不再限囿于工具论的范畴,只是被动的服务于教学,而是知识生产的新阵地。读书是获得自由的最大路径,是创造力与灵感的一个重要源泉,图书馆将对学术研究、思想生成给予积极的支持。当然,专业的、系统的、科学的资源建设不仅需要每一位馆员秉承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不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质与素养,不断探索适合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建设方法,更要充分利用外界资源,与学院师生一道,联合携手,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