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永平 Xiong Yongping
1凌秋婷不被阻隔的流淌一木口木刻31.5cm×32cm2018
2凌秋婷不被阻隔的流淌二木口木刻26.5cm×35.5cm2018
3凌秋婷不被阻隔的流淌三木口木刻29cm×33.5cm2018
当代美术家(以下简称“当”):请您介绍一下今年天津美术学院木版工作室毕业季的展览情况。总体有没有达到您心中预先所设想的效果?
熊永平(以下简称“熊”):今年天津美术学院版画系木版工作室共有16位本科毕业生,从毕业创作面貌来看,总体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格局,每位同学创作所关注、思考的问题不同,表现的角度、图式语言、技法也不尽一样,体现了同学们对题材、主题及版画语言表现的自觉。创作中更加注重个人经验、内心感悟的表达,力图通过作品表现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联,这是一种积极的现象。但是,单就作品本身来看,无论是个人思考的成熟度,还是版画语言的运用、形式的建构,均有可提升的空间。相比较而言,研究生的毕业作品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更为成熟。本科毕业作品虽不乏优秀之作,但从整体来看真正有深度、有分量的作品并不多。
当:在毕业展筹备前期,您是怎样鼓励学生们进行创作,并最大化地发挥学生创造力的?并且需要给予学生什么样的机会?
熊:由于天津美院3月初开学,所以毕业创作从选题、实施到最后的毕业展示一共不到3个月的时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作好的作品,确实非常仓促。版画毕业创作的动员实际从大四上学期的“版画非命题创作”课程就开始了,这个课程是由学生自主选题、自由选择表现方式的创作过程,所以这个阶段会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对前期课程学习进行梳理,找到某种想法延续的可能或调整自我关注的角度,去寻求新的题材、主题的表现。这时教师会根据学生学习状态、进度情况的不同进行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和建议,引导学生确立自己的创作主题和表达角度,并探寻恰当的表现语言。这个阶段我会鼓励同学们把创作的思考和个人的生活经验、兴趣好恶、所思所感结合起来,既要向内关注自我内心意识,又要向外感悟、思考现实世界,从内、外的结合中寻觅创作的灵感和主题。
对于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闪现的各种想法,我会积极肯定并和他们一起探讨创作实现的可能,这个过程会有反复,有时也会推翻最初的设想,但这些都是一种积累或者说试错的过程,不断否定之后往往那个最接近内心需要的肯定的选择就不期而至了。
经过大四上学期的创作课程,很多同学基本上就确立了自己创作的方向,到毕业创作阶段会相对轻松,而对于尚未明确自己创作主题和方向的同学来说,则面临着重新选择的思考。创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自圆其说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表现什么、怎么表现都是可以的,只要你能自我阐释、自圆其说。所以,卸掉思想包袱,重新面对创作,学生将获得新的表达的自由。
当:今年的毕业展上的作品较往届,在观点、艺术语言独特性、表达的难度、作品完成度等方面有什么区别吗?
熊:每一届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就本届毕业展的作品来看,应该说在个人想法的表达上延续了以往教学中一贯的注重个性表达的传统,同学们在艺术观念、选题、版画语言表达上都体现了各自不同的角度与选择,这种差异性也是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倡导的。天津美院版画系传承下来的注重本体语言表达精深度及作品精品意识的理念在如今的教学中也依旧被强调,但由于学生审美意识、艺术思维、创作经验、基本能力的差异,最终呈现的结果也往往千差万别。本届毕业作品在个人观点、艺术表达个性、作品完成度等方面无疑延续了以往的状态,是值得肯定的,但在艺术表达的精深度和语言把握的难度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这可能也和近几年学校倡导的重观念表达轻技艺探索所形成的学术氛围的影响有关。
4耿亚敏我看见四木版46cm×92cm2018
当:您觉得硕士生和本科生的毕业展的特点和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他们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熊:硕士研究生的毕业展由于人数相对较少,没有本科毕业展那种热闹的氛围,但研究生的作品无论是个人艺术观念的思考、呈现,还是版画本体语言表达的难度、作品的深入程度方面都表现得更加成熟。相比本科毕业作品所展现的激情和活力,研究生的作品表现了一种更为冷静、理性、持续的思考和实践探索状态,在个人观念的拓展及版画技术语言、个人艺术图式方面的研究更加深入,体现了在本科学习基础上对艺术思考的深化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当:今年毕业展的主旨重点是围绕什么展开?近几年的毕业展有没有形成一种内在或外在的逻辑关系?
熊:学院这几年毕业展均以“在花园”作为总的一个主题,学院这个由围墙围合成的空间俨然被当作一个安然于现实之外的花园,而这个现实花园内的种种艺术活动似乎又建构起虚拟的精神花园,在这里人们可以规避现实世界的诸多困扰和压力而获得一种局部、短暂的栖息。然而,花园终是虚拟,学生毕业终将直面社会,以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融入社会,寻找各自生活的方位。我们与其把学院矫饰成花园、象牙塔,让莘莘学子陶然自醉于其中,不如一开始就揭去这层虚假而华丽的外衣,引导学生直面社会,建立一种现实观照的视角,把自我对艺术的思考与对社会、对生活的感知、感悟结合起来,不回避对自我存在的追问,从艺术的自我娱乐或游戏状态中清醒过来,重新思考自我与世界、与现实、与历史等的关系,从而获得艺术表达新的视野。这是木版工作室创作课程教学和毕业创作阶段我们一直要求和强调的主旨。
当:您认为天津美术学院的工作室的学习形式,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承担怎样的角色,对于青年艺术家的成长创造了怎样的生态环境?
熊:天津美院版画系专业主干课程采取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室进行相关课程专修学习,平、凹、凸、漏四个工作室日常有大三、大四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同时在里面学习,大二学生的各版种技法普修也借助工作室进行。不同年级、学历层次的学生同处于工作室学习,虽然课程不一样,各自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相互之间的交流、取长补短、高年级对低年级的以老带新等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刚进工作室的同学来说,工作室良好的氛围能使他们快速进入专业学习状态,在较短时间内解决一些版画材料、技法方面的问题,在与高年级同学的互动交流中也有助于版画认识的深化和创作思维的形成。可以说,工作室制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弥补课堂教学单向度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平等、气氛宽松而活跃的学习环境。
当:面对学校的教育机制,院系或者工作室是否有措施,让毕业生与社会层面的一些机构合作,让毕业生们能够学有所用,获得实践性经验,进而更好地和以后的社会工作接轨?
熊:这些年来,学院和系里也在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学校实施的“青年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由年轻教师指导在校生组成创新创业团队,通过与社会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及参加实习、竞赛等,探索立足专业,服务社会的新模式。版画系经常组织的版画进校园、版画进社区实践活动也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增长实践经验的重要形式。版画系的毕业生有的进入专业院校从事教学,有的进入美术馆或相关版画工坊、版画基地担任技师或助理,有的申报版画相关艺术项目,有的自主创业,建立面向社会公众的教学、体验式版画机构,教授版画专业技艺,宣传版画文化。
当:现在美术学院的毕业展成为艺术大市场,越来越和市场紧密联系,您觉得是什么样的因素形成这样的局面?利弊是什么?能谈谈您的观点吗?
熊:毕业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和艺术市场的关注,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说明学院教育正在受到社会的关注与肯定,学院作为精英文化场域,其与社会大众之间的阻隔正在被消融,这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使然,也是学院艺术教育不断鼎故革新,去除藩篱,以开放的视野面向社会,参与到社会文化的互动中,对现实生活做出反应的结果。
作品的出售是从经济上对学生艺术创作的肯定与支持,对于学生继续进行艺术创造有一定的保障和激励作用,我们当然欢迎有更多的人和机构来关注版画和版画市场。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热闹的表象背后也可能存在一些弊端,市场的导向作用对于某些缺乏判断力或急功近利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引起跟风和模仿效应,创作的原动力不再是内心情感和观念表达的需要,而是盲目去模仿一些市场成功的风格样式,使创作逐渐远离其本质意义而沦为市场的附庸。而个别人自己掏腰包请人高价收购自己的作品,恶意炒作就更是为人所不齿,为道德和法律所不容。
当:在您看来,天津美术学院木版工作室毕业展览,遵循的主旨是什么?如何在保证自身“原味”的同时,与当代艺术接轨、与国际化接轨?
熊:无论是日常教学还是毕业创作,我们一直遵循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原则,一方面重视对版画基本理论和本体语言的学习、研究,重视对前辈艺术家艺术经验、教学思想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强调艺术创作中对于新观念、新形式的探求,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艺术视野,不断推陈出新。
木版画是有悠久历史的版画形态,其语言本体如刀味、木痕、刀法语言等是我们进行木版画创作时难以绕开而必须直面的东西,也是形成木版画独特审美品质的基础。在教学中,根据课程设置,一般都是先从木版画技法的学习入手,了解其视觉、审美呈现的方式,再根据各自的艺术思考和表达需要,选择其中的某些因素加以强化、放大或进行观念转换,通过木版画的木痕印迹趣味寻求其审美特质的呈现。
至于说与当代艺术接轨、与国际接轨的问题我们在教学中并未刻意强调。如前所述,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应从自我认知的角度出发,关注时代与生活,从中寻得艺术表达的视角,这其实就包含了当代的意识。当代艺术是一个动态的变量范畴,而非某种既定形态,我想,艺术创作如果能表现对于当下现实文化情境和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与思考,其文化精神就是指向当代的,而无须把“当代”作为一个创作原则或风格限定单独拿出来让学生去遵循。与国际化接轨也是如此,国际化的并不意味着就是最好的。我们当然可以追随西方价值标准和话语体系去做自己的作品,并以此进入别人的语境和价值判断。但我个人认为,艺术的国际化其实是个伪命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现实和文化传统不同,其价值标准必然多元,对文化、艺术必然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正是这种多元文化构成了当代世界文化的集合。作为中国人,我们有自己的历史文化积淀及由此孕育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对于西方文化艺术中的某些普世价值我们应该学习、吸纳,但我们无法改变与生俱来的观照世界的方式。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身处多元世界,我们关注的不应是如何接轨,而应是如何找到真正的自己。
当:对于即将毕业的天津美术学院莘莘学子,您有没有一些寄语,想送给即将跨入社会的他们。
熊:同学们,毕业对于你们来说意味着一段美好青春时光的结束,更是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从今天起你们将踏入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社会,那里会有成功和失败,会面临更多的诱惑与抉择,希望你们能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不管是继续走艺术之路,还是从事别的工作,都能勇于面对挫折,敢于承担责任,不忘初心,不负韶华,使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而有意义。最后祝大家事业有成,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