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公立医院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思考

2018-09-05 11:14:58曹金茹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闲置公立医院科室

曹金茹

作者单位:100015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业务的物质基础,影响着医院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1],固定资产是公立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开展医疗活动的重要物质条件。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对固定资产投入总额不断加大,固定资产在医院全部资产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提高,因此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显得越来越重要。合理分配调剂资产资源,提高其使用效率,防止盲目、重复购置,节约卫生资源,降低运营成本,进而减轻患者就医费用,对实现医院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

1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问题都显现出来,如医院的机制不健全,造成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混乱,不能责任到人,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账账、账卡、账实不符,不能做到很好的管理固定资产。

医院设备购置的问题,由于一些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可以申请财政拨款,只注重设备的先进性,往往对其实用性、重复性关注不够,缺乏市场调查和可行性研究,未经过充分的论证,进行盲目采购,造成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不高,高投入低回报,甚至闲置,不能做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同时又增加了大量的设备维保费用,给医院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大大增加了医院的运行成本。

大型医疗设备的经济运行情况无人过问,不了解设备的效益如何。

固定资产处置不规范,出现随意人为报废,未经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私自进行处理、变卖,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2 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环节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避免出现使用效率低下

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首先要从购置环节抓起,不能不加论证的随意购买。

2.1 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的购置应该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如是否新开病区、是否有新开展的业务等。应该根据业务需求,本着合理、节约、高效的原则,合理作出下一年固定资产的购置预算,安排固定资产的购置,如按照医院的具体情况,每年合理的制定一个固定资产更新的总限额,在限额之内考虑设备的购置,不能没有购置预算,无原则地随意购买,这样势必会加大医院的折旧和维保费用,增加医院的运行成本,造成每年增加的折旧费用不可估量,最后无法控制医院的收支结余情况。

2.2 加强大型设备购置的可行性论证,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公立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由于价值都较高,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一台的设备不在少数,这些设备的购置是否真正是医院发展所需要的,应该经过充分的论证,否则就会造成使用效率低下、闲置,进而造成资金的浪费,随之而来的设备折旧费用以及高额的维保费用,也会给医院带来沉重的负担。

对于限额以上的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应由物资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由使用部门根据医院业务发展的规划,或实际工作的需要,提出购置的需求,并且做出未来每年业务量的估算、每个工作量的收费情况、是否需要额外配置专业技术人员等;由医务部门对购置的需求进行业务方面的审核,看是否符合医院发展实际情况的需要,以及各科室之间协调发展,避免重复购置或闲置;由物价部门对采购设备的诊疗项目收费情况是否符合物价收费规定等进行确认;由物资管理部门对所需求设备型号的价格、质量、性能等进行市场调研,由财务部门对采购设备的量本利情况进行测算,确认几年能够收回投资,真正产生效益,或者按照折旧期,每年至少应该达到的业务量;最后由物资采购部门写出可行性分析报告,交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组织委员及有关方面的专家,从设备的可行性、必要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讨论,分析需采购设备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终决定设备购买与否。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采购流程图

2.3 加强设备的绩效评价管理设备在采购之初就填写绩效评价表,写明要实现的绩效目标,包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如果实际使用中,未达到绩效目标,或相差甚远,则考虑以一定的方式予以惩戒。

2.4 加强采购设备验收入库管理有些公立医院的大型设备是财政资金购置的,由于资金使用的时限要求,在来不及到货的情况下,需先行付款,结果付款后是否到货无人过问,有的半年,甚至一年不能办理入库,所以加强采购设备的验收入库管理,也不容忽视,应由采购部门专人负责,责任到人,由财务部门负责监督,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也是设备采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3 健全管理机制,加强院内在用固定资产的管理

为避免出现重购置、轻管理的情况出现,医院应加强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3],避免出现多头管理,最终不能理清责任的局面。

医院应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具体采购与管理,负责办理固定资产的入库及发放工作,同时形成固定资产的卡片及台账,对固定资产进行贴签管理,各使用部门由科主任负责,并有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科内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与维护等,这样责任到人,对于各使用部门之间的固定资产调拨,应及时填写调拨单,避免出现盘点资产找不到或盘盈的情况,可以做到更好的管理固定资产。

财务部门负责管理固定资产的帐目,每月与资产管理部门进行核对,并监督资产管理部门,定期对全院的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盘点。由资产管理部门根据某一时点各科室的固定资产清单,对各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签字确认,对盘点结果、存在的问题、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形成固定资产的盘点报告,确保做到固定资产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由审计部门对重点科室的资产盘点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这样各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防止院内在用的固定资产出现丢失、毁损的情况。

4 做好大型设备的效益分析,了解设备效益情况

对于价值较高的大型医疗设备,医院应加强管理,重点关注,每年有针对性的进行效益分析,了解设备的使用情况,以指导今后的工作,在设备购置、诊疗服务、资产管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工作加以改进。

4.1 对所分析设备的收入情况进行统计财务部门应针对需要进行效益分析的设备,由信息中心通过信息系统对设备一年的工作量进行统计,确认其一年所形成的收入。

4.2 对所分析设备的费用情况进行统计

4.2.1 设备的耗材使用情况 设备是否需要使用卫生材料、试剂等耗材以及药物,如果需要则对耗材、药物的使用量针对每单位工作量进行统计,按照相应的耗材价格,计算出一年耗材的费用。

4.2.2 人员费用情况 对所分析设备的人员支出费用情况进行测算,是需要什么级别的技术人员才能操作使用,其每个月的工资费用是多少,再计算出一年的工资费用。

4.2.3 耗电情况统计 根据设备的功率,以及设备每天的开机时间和工作时间(设备待机和处于工作状态的耗电量不同),以及每度电的价格,计算出设备每年的耗电量。

4.2.4 设备的折旧费用 根据设备规定的使用年限,计算出设备一年的折旧费用。

4.2.5 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 对所分析设备一年的维修保养的材料费、人工费进行统计。

4.2.6 对设备的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设备一年带来的收入以及发生的费用情况,对设备的效益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看设备是给医院带来了效益,还是增加了医院的成本,做到心中有数,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大型医疗设备的经济效益,避免出现收支倒挂的现象。

5 加强闲置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大型综合医院的固定资产较多,有些设备在使用科室处于闲置状态,甚至购入后就一直在库房存放,未被领出,无人问津,造成很大浪费。

对于已领出,在使用科室闲置的设备,使用科室应办理退库手续,由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如果不方便办理退库手续,则应及时与资产管理部门沟通,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协调,是否有科室需要,以便需要的科室可以领出,可以考虑在医院的公共平台上公布闲置的资产清单,以便能有效的使用闲置设备,在科室提出设备采购需求时,设备采购人员应首先看是否有可用的闲置设备,避免重复购买。

6 做好医疗设备报废环节的管理,物尽其用,避免出现随意报废

有些固定资产虽然已经达到了使用年限,可以申请报废处理,但仍然有使用价值,可以继续使用,为医院创造效益,可见固定资产报废的确认工作也是很重要的。

6.1 设备报废通常的判断标准设备达到国家规定的所属类别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这是设备报废的硬性条件,设备在达到使用年限后,按照规定可以走报废流程,申请报废,如果未达到使用年限,上级主管部门及财政不能批准报废的申请。设备虽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但已不符合国家的要求,严重污染环境造成公害的设备;严重影响使用安全、危及人身安全和人体健康且又不能改装利用的医疗设备[4]应批准报废。比如燃煤锅炉,排放物严重污染环境,为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按照政府要求,需对燃煤锅炉强制进行改造,燃煤锅炉虽未达到报废年限,但是也应进行报废处理。

设备的结构、零部件严重老化,故障频繁,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已无维修价值,或无维修配件,可以申请报废。

设备虽然勉强能用,但维修保养费用过高,如CT等大型设备的维保费用非常高,运行出现收支倒挂的现象,可以申请报废。

6.2 规范报废流程对于使用科室提出申请报废的设备,物资管理部门应进行严格的审核后,才能真正走报废流程,予以报废。

设备达到或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或已不符合国家的要求,使用科室可以提出报废申请,物资管理部门及信息中心的维修人员确认设备是否能维修,还有无使用价值,对设备的效益情况进行分析,逐级确认,严把技术关、核算经济账,避免出现随意、人为报废的现象,最后由院长办公会通过后,报主管部门批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公立医院的医疗设备投入在逐年加大,虽然公立医院有公益性的一面,但要想其能够健康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无论是使用财政资金购买设备还是使用公立医院自有资金购买设备,都应该从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设置、设备采购需求的论证、闲置资产的调配、资产报废的论证、绩效目标的实现上入手,真正做到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流程,以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有针对性的做好大型设备效益分析,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讲究经济效益,以最小的设备投入,得到最大化的产出,防止出现盲目、重复购置、资产闲置、人为报废、收支倒挂的现象,真正做到节约卫生资源,降低公立医院的运行成本,减少医院的负担,进而减轻患者就医费用,在发挥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作用的同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为实现公立医院长期的、可持续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闲置公立医院科室
数字化赋能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改革
不做闲置主妇
好日子(2022年3期)2022-06-01 06:22:20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2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6
扶贫资金闲置浪费谁之过?
养老床位欠缺与闲置并存
中国卫生(2015年4期)2015-11-08 1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