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早产儿喂养方式的影响

2018-09-05 11:14:58张丽娣赵宏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年8期
关键词:初产妇母乳喂养早产儿

张丽娣 赵宏

作者单位:510220 广东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母乳喂养的婴儿生长更为健康,效果包括增强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婴儿猝死的发生、减少儿童期肥胖、降低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等,而且可以增进母子情感,且利于产妇身材恢复,能降低产妇卵巢癌和乳腺癌发生风险[1,2]。可能由于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认知不够,导致近年来我国母乳喂养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认知度意义重大[3]。本研究主要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早产儿喂养方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初产早产产妇85例,均为单胎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年龄、分娩方式、胎龄、胎儿出生时体质量、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初产妇;②单胎妊娠;③年龄20~39岁;④自愿参与本研究;⑤早产儿:34周≤胎龄≤37周,体质量>1 800g,出生1min Apgar(阿氏评分)≥ 7 分[4]。

排除标准:①经产妇;②产妇精神行为异常;③新生儿先天畸形者。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产妇的饮食、生活等进行常规指导,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对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观察组:①产前的护理干预:对产妇母乳喂养进行指导,使产妇了解乳房护理相关的健康知识;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对不良情绪进行开导,使其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②产后的护理干预:产后及早开乳,对于保温箱里的早产儿,要及时让母亲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促进母性意识及母亲角色的转变;指导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乳房护理,告知产妇2~3h挤奶1次,保持每天挤奶5次以上。③婴儿出院后,对其进行延续护理,通过交流聆听初产妇育儿困惑、烦恼,适时肯定和鼓励其母乳喂养行为,耐心解答初产妇所提出来的问题。

1.3 观察指标①统计比较两组初产妇出院7d、1个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Dennis编制2002年改良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表,其中包含3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总分30~150分,评分越高表示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高[5]。②观察早产儿的体质量增加量及身长增加量,记录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睡眠时间。③统计比较两组初产妇出院5d、30d早产婴儿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例数/总例数×100%)。母乳喂养指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指除母乳喂养外给予婴儿其他食物喂养;人工喂养指完全以其他食物为主喂养方式。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6.0软件对两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观察组出院1个月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出院7d,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院 7d、1个月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出院7d 出院1个月 t P观察组 43 102.27±32.15 125.37±35.23 7.012 <0.05对照组 42 91.28±31.12 97.15±26.34 2.171 <0.05 t 5.306 7.011 P<0.05 <0.05

2.2 两组生长发育情况比较观察组患儿的体质量增加、身长增加、睡眠时间及NBNA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体质量增加(g/d)身长增加(mm/d)睡眠时间(h)NBNA(分)观察组 43 25.67±5.12 1.15±0.21 20.67±4.23 38.34±6.21对照组 42 16.37±3.41 0.87±0.19 17.64±3.22 33.21±3.27 t 4.012 3.471 4.011 5.376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早产儿出院1个月母乳喂养率比较观察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为72.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3,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早产儿出院1个月母乳喂养率比较[n(%)]

3 讨论

母乳喂养临床上是指用母亲的乳汁来喂养婴儿的方式。有研究显示[6~8],采用母乳喂养的婴儿,成长较人工喂养者更为健康,免疫力得到增强、智力得以提升、婴儿猝死的发生明显减少、儿童期肥胖比率减少、过敏性疾病罹患的几率减少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目前,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幼儿的临床死亡率,它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一直延续到成人期。以人口基础而论,出生后最初6个月建议的婴儿喂养方式是纯母乳喂养,接着以持续母乳喂养,并添加辅食进行喂养,直至2岁或更长[9~11]。最初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母亲能够实行并坚持,及早开乳,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议是在婴儿出生的第1小时里就开始与母乳接触,并进行吸吮,以便能早期喂养。

母乳喂养是确保婴儿健康成长, 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母乳中含有牛磺酸, 是促进智力发育必需的物质基础,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子间皮肤接触和感情交流,促进智力发育,促进消化功能发育,提高对喂养的耐受性[12,13]。

早产儿本身的生长发育状况较差,各器官功能的发育并不成熟,突然从舒适的母体环境进入到外界环境中,新生儿的适应能力极差,外界的多种刺激,包括光线、疼痛、噪音等均会对患儿的身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14~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1个月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出院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7d、1个月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体质量增加、身长增加、睡眠时间及NBNA等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为72.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38%,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3,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增加临床指标,提高早产儿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初产妇母乳喂养早产儿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云南医药(2021年3期)2021-07-21 05:40:44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医学新知(2019年4期)2020-01-02 11:04:06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我用了20天追成全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43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海峡姐妹(2017年6期)2017-06-24 09:37:34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消除母乳喂养10个误解
母子健康(2015年1期)2015-02-28 11: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