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体育教学与科研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小学体育教研工作,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体育教学改革,更全面地推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 体育教研 问题 发展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88-02
前言
体育教研工作在推动体育教学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着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并不重视体育教研工作,体育教学水平也不高,如何提高小学的体育教研工作水平成为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小学体育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体育教研工作
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许多学校仍然不重视体育教研工作。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程时间安排较少,而且课时经常被文化课占用。在这种情况下,开展体育教学和研究非常困难,更不用说形成体育教学研究体系了。
(二)体育教研工作指导、监督力度不够
要做好体育教学科研工作,不仅要与学校紧密合作,还应受到教研人员的监督与指导,由于很多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发挥自身的功能优势非常困难。因此,对学校体育教学研究的指导只是形式化的,根本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研组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目前,很多学校成立了体育教学研究小组。然而,很多教研组却没有与学校教学部门紧密合作,开展学校安排的教学科研工作。他们没有真正履行职责,组织开展全过程的良好教学科研活动,再加上学校领导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小组发挥自身的作用是非常困难的。
(四)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过低
目前只有少部分的体育教师是全日制的,体育教师也比较缺乏,很多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他们自身也缺乏自学的能力,导致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偏低,组织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甚至更加困难。
(五)体育教师待遇偏低
在许多学校中,由于学校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不足,体育教师在学校和教师中的地位处于劣势。许多学校由于经费不足,使得体育教师没有机会外出学习和培训,而其他学科教师可以有很多机会,这给许多学校体育教师自尊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体育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二、抓好小学体育教研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社会观念
由于很多学校的社会观念比较落后,许多人只看重文化成绩。他们希望孩子们通过读书,改变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子女的命运。他们认为学校的体育课程没有任何帮助。要转变这个观念首先从教育局做起,一是实行国家级时间计划,确保体育课有足够的上课时间;二是加大对体育优秀人才的培训;三是重视学校的体育比赛项目,对获得好成绩的学校和教师进行奖励。
(二)提高自身素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专业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教研人员和教师的专业素质差距不断缩小,教研人员原有的专业优势不断丧失或减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教研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人员要不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三)抓好教学研究
尽管教研人员不是高度理论的专家,但研究仍然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基础。教研人员要联系实际,抓住当前教育的热点和难点,特别是对当地体育课程的目标,任务,内容,过程,特点,原则,组织等进行研究。
(四)抓好教师指导,搭建平台
很多体育教研人员来自一线教师,他们能够深刻理解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做好教学指导工作是他们的责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体育科研人员比体育教师更重要。事实上,在很多方面,他们都不如一线教师。教研人员有责任进行教学指导,因为体育教师比科研人员更加了解学校师生教育的发展,而且在课堂上也懂得如何教,与基层教师相比,科研人员的视野更宽一些,理论素养略高一些,教育信息把握得多一点。指导实际上是双向的,教师研究者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东西绝不低于教师从教师研究者那里学到的东西。要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引导教师专业发展,充分发挥知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指导作用。
结语
要全面提高学校体育素质,就必须抓好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做好体育教研工作,可以推动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目前,小学高级教学科研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占有与全国各地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才能全面提高小学体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全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余海璐.扬州市区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設施配备与利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6.
作者简介:
王良军(1964.1-),男,山东省枣庄市人,大学学历,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