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忠义 胡瑞峰
【摘要】目的 探讨放射介入栓塞化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治疗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介入治疗。将50例患者分为A、B、C共3组,甲组为5例只进行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的患者,乙组为37例联合化疗灌注和肝动脉碘油栓塞治疗的患者,丙组为8例联合碘油栓塞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和肝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的患者。结果 甲组患者存活率为60%,乙组患者存活率为81.1%,丙组患者存活率为87.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合并癌栓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关键词】介入栓塞;化疗;肝癌;门静脉癌栓
【中图分类号】R73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11..01
本文選择了50例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对照试验,讨论不同放射介入栓塞化疗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具体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中男性为37例,女性为13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47.84±4.71)岁;全部患者均已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其中包括12例在进行手术治疗后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以及6例肝动脉栓塞化疗后再次进行该手术切除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区别,将50例患者分为A、B、C共3组,甲组为5例只进行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的患者,乙组为37例联合化疗灌注和肝动脉碘油栓塞治疗的患者,丙组为8例联合碘油栓塞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和肝动脉化疗灌注治疗的患者。50例患者中包括了14例主干合并分支癌栓患者,36例门静脉分支癌栓患者。有8例患者为动脉门静脉瘘,有3例患者为动脉肝静脉瘘,有7例患者为肝外迷走血供。全部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采用Srldinger化疗技术为患者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选择患者股动脉,消毒后进行穿刺插管,插管要深入到肝脏血管内,然后对肿瘤的大小、具体方位、肿瘤组织及周围血管壁的情况进行详细观察,最后确定需要进行栓塞的血管。观察血管的直径,走向,以及周围组织情况,一般选择肝区动脉为宜,然后进行化疗或化疗栓塞[1]。
选用的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铂类、羟基喜树碱和阿霉素类药物。具体包括柔比星20 mg到40 mg,吡柔比星20 mg到40 mg,卡铂使用100 mg到200 mg,伯尔定使用150 mg,羟基喜树碱使用10 mg到20 mg,5-FU使用500 mg到1000 mg,氟脲嘧啶脱氧核苷使用500 mg到1000 mg。用药方式为联合用药,根据患者情况及血管情况对药物剂量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使用超液化碘油作为栓塞剂,阿霉素类药物作为乳剂。碘油和明胶海绵的选用类型和用量都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确定[2]。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版本为SPSS 19.0的统计学工具,对研究过程中记录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分别用t和x2进行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甲组患者存活率为60%,肿瘤治疗有效率为60%,乙组患者存活率为81.1%,肿瘤治疗有效率为70.2%,丙组患者存活率为87.5%,肿瘤治疗有效率为75%,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目前治疗门静脉主干癌栓的主要方法是手术治疗,除此之外,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也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在出现的最初阶段,临床认可度较低,但是由于其临床效果较佳,已经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认可。门静脉的血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无规律的特点,不同人有不同的血流表现,同一机体的门静脉离肝血流和向肝血流甚至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主要是应用肝动脉栓塞将肝动脉血流进行阻断,使得离肝血流发生改变,从而成为向肝血流,以此来更好的保证肝脏血流的供给。
试验结果证实,联合碘油栓塞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和肝动脉化疗灌注的丙组的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其次是联合化疗灌注和肝动脉碘油栓塞治疗的乙组,而单纯进行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的效果最差,也说明显单纯的药物灌注肝动脉化疗并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潘 明,李发中,戴少登.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综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5):218-219.
[2] 王巧瑜,潘 洁,周元敏.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门静脉内(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效果观察[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8(1).
本文编辑: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