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铭
这里四季分明,春季绿草如茵,山花烂漫;秋季层林尽染,野果飘香;冬季银装素裹,玉树琼枝。特别是到了夏季,凉爽的气候,清新的空气,扑入眼眸的蓝天白云、青山碧水,以及满山遍野的樟子松、云杉……你准会产生一种醉意的朦胧——莫非我们置身仙境?但是,这里也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人将这里变成了“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这里就是塞罕坝。使这里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是一种精神,被习总书记誉为“塞罕坝精神”。
从木兰传奇到围场之殇
这幅画叫《木兰秋狝(xian)图》(局部),描绘了清朝皇帝秋天来木兰围场狩猎的情景。据史料记载,当年木兰围场有一万多平方公里。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首次率众来此到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最后一次在此围猎止,这130余年里,木兰围场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
塞罕坝,蒙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当年康熙帝设立的木兰围场就囊括这里。历史上,这里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獸繁集。想当年乌兰布统之战胜利后,康熙帝在亮兵台上检阅凯旋将士时是何等的荣耀!
然而,木兰围场的好运气,最终却在道光三年(1823年)被耗光了,国力渐衰让清政府再也支撑不起如此大规模的围场。围场打开了,森林和草原逐渐变成了耕地和放牧之地。当时间走到清代晚期,昔日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生态尽毁,失去家园的动物们也大多失去了活下去的机会。围场死了,塞罕坝发出痛苦的呻吟。
从一棵树到亿万棵树
时间到了1961年,塞罕坝已经成了荒漠无际、寸草难生之地。更有甚者,风沙经过这里直袭北京。那时,这棵落叶松可能是这里唯一的树木了,非常不起眼。但是,在护林人眼中,这棵树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是历史和生命的见证,活的标本,证明塞罕坝上可以长出参天大树!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
果不其然,50多年来,塞罕坝护林人将绿色涂满了座座山岭。如今,塞罕坝有效地阻止了浑善达克沙地的南侵,释放氧气54.5万吨,还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
2017年1 2月5日,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颁发了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因为他们将荒地变成了绿色的天堂。
从民族风情到冬奥会
与塞罕坝一河之隔的是乌兰布统大草原,这里也曾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当你走进这里,会感受到蒙古族同胞的友好与热忱。那达慕是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蒙语中意为“娱乐”或“游戏”。每年七八月,蒙古族牧民就会扶老携幼,身着节日盛装,乘车骑马聚集到草原上,参加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惊险刺激的赛马,箭无虚发的较射,龙争虎斗的摔跤,运筹决胜的棋艺,引人入胜的歌舞表演让人一饱眼福。
到了冬天,这里又会有别样的精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无论是观景、玩雪,还是摄影,这里都会让你不虚此行。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张家口两座城市举行,河北省张家口市将承办除雪车、雪橇大项和高山滑雪以外的所有雪上比赛。届时,近在咫尺的塞罕坝定会喜迎世界宾朋。游人不妨乘坐便捷的轨道交通来这里观光、小憩,在皑皑的林海、山岭间纵声歌唱,享受这如诗如画的人间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