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华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体悟名家名篇在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共同特质,并加以模仿,对于写作初学者来说这种“人格”训练是很有效的,只有借鉴,经过内化才有可能创新。但是作文教学如果陷入“模式化”的僵局,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写作思维的创新,严重背离写作教学要求学生“力求彰显个性、创意表达”的初衷。
一、套用模式,弄巧成拙
聚焦日常写作教学,作文模式化的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结构模式化
文无定法,但是在数以千计的学生作文中,结构却有惊人的相似,大多数是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列举两三则事例,结尾再强调论点。还有一部分是首先对材料进行简短分析,提炼中心论点,然后选取相关事例佐证,最后进行总结。在写作教学中,教师用固定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统一的训练就造成了“千人一面”的作文。
2.材料模式化
材料是作文中用来表达主题最重要的部分,选择材料要围绕主题,不同的主题应当选择不同的材料。但是在写作过程中,雷同材料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曾有人尝试运用两则人物素材来写同一年的高考作文题,甚至可以篇篇都很精彩,这样的素材成了万能素材、百变素材。
3.表达模式化
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至关重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可以使文辞丰富、思想饱满。所以,学生往往也会借此增添文彩,但是呈现出来的文章却是表现手法的模式化运用,比如修辞的模式化,文章开头大量排比的运用等。
除此之外,作文还存在主题模式化、语言模式化等问题,如果不仔细推敲,很容易被这些作文动人的哲理故事、华丽的辞藻、磅礴的气势所打动。
二、科学运用,摇曳生姿
1.培养共性化的起点意识
“共性指导”是指教师在文体规范和写作规律等写作的共性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这一指导可以有纵向指导和横向指导两个方式:“纵向”指这一指导贯穿了写作的三个阶段,写作前教师就共性方面对学生进行理性的指导,写作中学生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教训获得感性的认识,写作后通过教师的评和学生的改完成再创作,通过这一过程,学生收获新的创作成果的同时不断强化对写作共性的认识,然后通过反复训练加强对写作共性规范、规律的掌握。“横向”指在同一阶段从文体要求、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語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指导,以强化学生对写作共性的认识,使学生在写作活动中不断积累和吸收写作的共性规范和规律。
2.树立个性化的目标意识
教师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目标意识”主要体现在写作前和写作后两个阶段。
写作前阶段,首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积累丰富的材料,除了生活经验的积累外,个性化的阅读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体味自己对文本的独到见解,从而形成写作时多角度、多层次的构思能力。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真情投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内在情感,指导学生写自己熟知的事,抒自己真实的情,抓住这一条纲,学生的写作便与他的内心世界相勾连。另外,写作后阶段,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改,搭建多种形式的交流、展示平台,使学生获得更生动活泼而富有成就感的写作收获,从而激发学生展示自我个性的创作热情。
通过在完整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目标意识可以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共性指导和个性延展双管齐下
首先,“共性指导”是基础。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发现学生不仅在选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写作能力上有较大的欠缺,即使在基本的文体规范和文体要求的掌握上都存在很大的缺陷;同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提升的,写作能力的提高来自于不断的实践总结,来自于对写作规律的逐渐掌握,在写作实践中掌握方法、找寻规律才能有效地提升写作水平。因此,写作教学在文体规范和写作规律等共性上进行指导,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其次,“个性延展”是提升。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写作规范和规律、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本能力后,写作指导便要由“共性指导”向“个性延展”转移。此时便不是停留在规范和规律的指导层面,而是指导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用真实的情感去体验和感受生活,从中寻找写作热情,汲取写作养分。
写作是学生审美情趣生成的过程,作文的个性化和创新性无疑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好的作文从来就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作文教学应该是“百花齐放”,写作活动更应该是“百鸟争鸣”,当包装和浮夸长期钳制写作的心灵,学生就会慢慢被吞噬掉灵性和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