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霓裳羽衣曲,长生殿外恨别离

2018-09-04 09:53雅言
小演奏家 2018年6期
关键词:长恨长生殿李隆基

雅言

年前,随着电影《妖猫传》的上映,夺目的盛唐之美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而其以《长恨歌》为线索所展开的奇幻冒险以及对杨玉环之死的追溯,更是勾勒出一条扣人心弦的主线。通常,人们青睐一部电影会有许多种原因,或是因为影片精美的画面,或是因为有自己喜欢的演员出镜,或是被荡气回肠的剧情牵引。而《妖猫传》最吸引我的却是影片背后那段历史。“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是白居易《长恨歌》中众所周知的千古名句,洪昇的《长生殿》更是以婉约动人、缠绵悱恻的语言将李隆基和杨玉环动人的爱情故事演绎得淋漓尽致。我深得其中之味,借助自己的想象和情感,于简明的语言中读出罗裙摇曳,笑意轻扬,也读出决然的眼神和天崩地裂的心伤。

《长生殿》是昆曲的经典曲目,也是京剧的传统剧目,由与孔尚任并称“南洪北孔”的清初戏曲作家、诗人洪昇所作。《长生殿》历经十余年始成,曾三易其稿,初名《沉香亭》,继改称《舞霓裳》,三稿始定今名,现今流传的有稗畦草堂原刊本、文瑞楼刊本、《暖红室汇刻传奇》本及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的徐朔方校注本等。

洪昇为钱塘人,字昉思,号稗畦,又号稗村、南屏樵者。洪昇生于世宦之家,康熙七年在北京国子监肄业后,二十年间多次考科举均落第,其代表作《长生殿》于康熙二十七年问世后引起了不小的社会轰动。次年,洪昇因在孝懿皇后忌日演出《长生殿》而被劾下狱,并被革去太学生籍,最终不得不离开北京返乡,晚年回到钱塘后生活穷困潦倒。康熙四十三年,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长生殿》,洪昇应邀前去观赏,事后在返回杭州途中于乌镇酒醉后失足落水而死。

中国古代历来是男子专权,而一国之君更是手握至高权力。李隆基自二十八岁登上帝位起可谓日理万机,这对于有抱负、有才能的年轻皇帝而言是一种能证明自己的挑战。然而,三十余年后,李隆基已两鬓斑白,帝位沉重的责任以及思念惠妃的痛苦讓他感到力不从心。恰在此时,天生丽质的杨玉环莲步轻移,走进了这幕历史悲剧之中,她用妩媚而迷人的笑靥和飘然若仙的曼舞送走了开元盛世,又在马嵬坡前用自己肤如凝脂的玉体迎来了开元远去的马蹄声,唯有香消玉殒君去矣,空留遗憾千万年。

若说什么最能表现李隆基这位痴情皇帝的晚年生活,莫过于可唱可演的戏曲,尤其是洪昇的《长生殿》,可谓“唱不尽的兴亡梦幻,弹不尽的悲伤感叹”。

《长生殿》是昆曲的精华之作,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之所以传至今日仍魅力不减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成就。全剧共五十出,每一出的标题仅有两个字,如果把它们串联起来,你会发现那正是唐朝天宝年间最大事件的史诗概括,是以宫廷为中心、以帝妃爱情为线索描绘的一幅波澜起伏的历史画卷。然而,这部作品并非繁杂的历史翻版,而是去除许多细枝末节,将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风貌用艺术的手法呈现了出来。

“唱不尽兴亡梦幻,弹不尽悲伤感叹,大古里凄凉满眼对江山。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把天宝当年遗事弹。”这是《长生殿》的“转调货郎词”。从中不难看出,《长生殿》不仅仅是要讲述李隆基和杨玉环悲欢离合的故事,更是在写天宝年间的历史。作者洪昇继承了白居易《长恨歌》和白朴《梧桐雨》的艺术成就,用人间与天上、现实与幻景交错的艺术手法,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生死恋描绘得淋漓尽致、凄婉动人。同时,《长生殿》的主题宏大而深刻,洪昇用全景式的描述,以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为中心,反映了当时长期以来累积的社会矛盾正在不断激化,皇帝却纵情声色,听信谗言,特别是在重用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后弄得朝政日非,人心涣散,揭示出朝廷内外复杂的矛盾斗争是导致社会动荡、国事衰微的原因以及悲剧产生的根源。

逐字句解

三尺白绫若赐我,可愿葬我于君侧。

此句出自剧中杨玉环的唱词,意为杨玉环希望自己用白绫自尽后能葬在李隆基身边。白绫是古代君王赐给罪臣自裁用的一种布料。

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

此句出自剧中李隆基的唱词,意为李隆基希望今生在杨玉环的温柔中老去,即使是白云围绕的仙境也不让人羡慕。

情双好,情双好,纵百岁犹嫌少。

此句出自剧中李隆基追思杨玉环的唱词,意为李隆基对二人两情相悦的惋惜,即使到百年之后他仍觉得不够,可杨玉环迫于形势不得不死,以至于李隆基悲伤不已。

君恩如水付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此句出自剧中杨玉环的唱词,意为皇帝的宠幸如水流不定,得宠时害怕皇帝的感情会发生变化,失宠时又愁肠欲断,悲苦难言。

莫对残丝忆旧踪,须信繁华逐晓风。

此句出自《长生殿》第三十六出《看袜》,意为不要太过留恋从前,如今世事浮华如云烟,一切都会随风而去。

当年三十五岁的白居易,在与友人谈起天宝年间的往事时,对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不胜感慨,于是擅长抒情的白居易为之作诗,其友陈鸿为之创作传奇小说《长恨歌传》,之后便有了这非史却更动人心魄的千古传颂之作。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当时的白居易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时有感于李隆基、杨玉环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白居易以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象,用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李隆基和杨玉环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造成的叛乱断送,事到如今只能饱尝自酿的苦果。李隆基和杨玉环虽然都是历史人物,但白居易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助历史的影子,根据当时的传说以及街头巷尾的传唱创造出了一个回旋曲折、婉约动人的故事,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经过艺术化创作,是现实中的人性复杂的真实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也是故事的焦点,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白居易并没有直接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层展示给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去感受。

《长恨歌》开卷的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起来很平常,但事实上这七个字是全篇的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白居易用极少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李隆基如何重色、求色,最终如愿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又用华丽的文笔描写了杨玉环的美貌与娇媚以及进宫后深得专宠,福及兄妹,之后白居易笔锋一转,反复渲染李隆基得杨玉环后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荒废朝政,以致导致安史之乱的发生,写出了长恨的内因。白居易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暗示读者李隆基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接着,白居易具体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仓皇逃往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全诗的重头戏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正是二人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杨玉环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转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白居易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的恨,用动人的语调,委婉地描述了杨玉环死后李隆基独自在蜀中的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以及回宫以后睹物思人却已物是人非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读后感到感慨不已,而正是由于白居易把人物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才使得之后原本虚无缥缈的仙境出现给人以一种真实感。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的是道士帮助李隆基寻找杨玉环的情节。此外白居易采用了浪漫主义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后来在海上仙山上觅得杨玉环,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含情脈脉,重诉前誓,照应李隆基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长恨的主题。诗歌结尾,白居易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并与开头呼应,做到了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与回味的空间。

杨玉环回眸一笑生出百般妩媚,相比之下,六宫中的其他美人全都黯然失色。句中的“一”和“百”形成映衬,又和“六宫”形成对比。只一笑就能生百媚,足见杨玉环的倾城之色与万种风情,为后文写她受到独宠作了铺垫。粉黛本为女性化妆用品,这里则代指六宫中的女性。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宵美好,只是苦于太短,索性睡到太阳高高升起,由此君王再也不上早朝了。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感情浓烈,亦含有贪爱怠政之意。圣明的君主亲躬政事,日夜操劳犹恐有失,更别说贪睡不早朝了,沉溺于个人情欲之中皆非圣明的君主该做的。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护驾的六军不肯前行,又有什么办法呢?在凄楚缠绵之中,绝代美人杨玉环就这样被凄惨地勒死于马前。“六军”,为天子六军,每军共12500人,是皇帝的警卫部队。“宛转”形容美人临死前哀怨凄楚的样子。“蛾眉”本指美女的眉毛,后借指美女,此处指杨玉环。据《资治通鉴》中记载,到马嵬驿后将士饥疲,多已愤怒。陈玄礼以祸因杨国忠起为由要杀掉他,正巧吐蕃使者二十余人拦住了杨国忠讨要吃食,杨国忠还没来得及答复,军士就大呼:“杨国忠与胡虏谋反!”逃跑途中,杨国忠被军士杀死。李隆基听到喧哗之声,出门察看情由,并慰劳军士,命令军士收队,但军士不肯响应。陈玄礼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李隆基说:“贵妃深居,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回道:“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李隆基只好命高力士把杨玉环带到佛堂将其勒杀。将士要求处死杨玉环是愤于李隆基迷恋酒色祸国殃民,诗句中借杨国忠与杨玉环之死也委婉含蓄地抨击了李隆基。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一代君王面对爱妃香消玉殒,只能掩面痛哭却无法挽救;回头再想起禁不住血泪交流。救不得,不是不想救,而是救不了,写出了李隆基的无助与无奈。既曰“掩面”,又曰“回看”岂不矛盾?其实,掩面是不忍见其死,回看是不忍无情离去。这里,一血一泪,一死一生,都十分贴切地烘托出痛苦无奈的情感状态。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总觉得长夜漫漫,钟鼓迟迟不响,眼看着夜色一点点退去,天空中渐渐露出曙光。上句照应上文“夕殿”句,下句照应“孤灯”句,一早一晚,暗示李隆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杨玉环。“钟鼓”是报时的工具。“迟迟”是说时间迟缓,这是不眠人的自我感受。“初长夜”意为漫漫长夜刚刚开始,“耿耿”是明亮之意,“星河”是指银河,银河在即将天亮时愈显明亮,这是不眠人所见。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虽然天长地久也会有穷尽时,但这生离死别的绵绵长恨却永远不会有了结的时候。最后两句以概括性的语言点明长恨,表现了李隆基因对杨玉环的爱情誓言不能实现留下的千古遗恨。这两句至今仍常被人引用。《老子》中有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里则反其意而用之,通过“尽”对“天长地久”加以否定,反衬出恨之永久,同时通过“此恨绵绵无绝期”反驳了“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虚妄,加深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爱情的悲剧意味。

《长恨歌》是一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以长恨为中心,其中复杂的情节只用精练的几句话就交代了过去,白居易着力于情的渲染,全诗写得委婉细腻,却不失华美,没有半点纤巧之病,明明是悲剧,却又如此超脱,实为浪漫与古典兼备的绝妙典型。

猜你喜欢
长恨长生殿李隆基
晚清民国报刊所见《长生殿》文献研究
大林寺桃花
大林寺桃花
李亨啖饼惜福
论电影《妖猫传》的传统文化意蕴
长恨歌
美人爱欲与封建枷锁
从“长恨”到“长生”
论《长生殿》的现代改编缺位
从《长生殿》看帝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