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未央
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平台治理官,阿里打假的掌舵人郑俊芳,在日前《人物》杂志的年度面孔评选中,获选“年度创变面孔”。2017年是阿里网络假货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这都与郑俊芳息息相关。(《金融界》)
应该说,郑俊芳获选《人物》的“年度创变面孔”,具有一定权威性。《人物》创刊于1980年,由国家级权威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主办,以刊载名人传记和当代高端人物报道为主,是国内创办最早的人物传记类刊物,以权威、专业、人文与历史积淀著称,被读者、研究者及业界同行誉为“当代史记”。郑俊芳以及其他获奖者,比如因资助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而荣获“年度担当面孔”的张歆艺,等等,在过去的一年中,无疑留下了自己富有信念和责任感的身影,彰显了女性的魅力与力量。
郑俊芳在企业内部的花名叫“灭绝师太”,负责打击假货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打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也是关乎企业未来发展甚至关乎企业生死存亡的工作。比如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就曾坦言,“对阿里巴巴来说,我们认为有三件事情会让这个平台被摧毁,假货问题、侵犯知识产权问题和炒作新闻的问题。这三个问题不予以清除和解决的话,我们这个平台走不长的”。所以,作为首席平台治理官的郑俊芳重任在肩,她对假货执行的也是“灭绝师太”那番“杀无赦、斩立决”的决心。
阿里在过去一年的打假成效,也是比较明显的——据其前不久发布的“打假年报”显示,2017年,阿里巴巴平台上95%的知识产权侵权投诉,实现了在24小时内处理完成;知识产权侵权投诉量下降42%;关闭了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向全国公安机关推送涉假线索1910条,协助抓捕涉案人员1606名,捣毁窝点1328个,涉案金额约43亿元……这些不俗的打假战绩,应该是郑俊芳荣获《人物》“年度创变面孔”的原因所在。她的获奖,也是对其他从事打击假货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人的无形激励。
由一些企业及其打假人不遗余力地打假,都能够取得“创变”,取得历史性突破,不由想到另一种假货——泛滥成灾的网络谣言。网络谣言横行会导致社会动荡,比如最近,某地有网民编造并发布“某某银行要倒闭了”的谣言,导致部分储户心理恐慌,赶忙去支取存款,对相关银行的金融秩序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影响一些企业、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影响百姓安居乐业,如“塑料紫菜”等食品安全谣言。假如谣言治理者对谣言也有“杀无赦、斩立决”的力度,网络世界会不会清静、晴朗许多?
提到网络谣言,不得不提及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新媒体,这些地方往往是谣言集散地。背后的互联網平台当具备“灭绝师太”那种“杀无赦、斩立决”力度,当学习阿里打假的经验,充分发挥“谣言过滤器”的功能,对平台内的各类谣言进行及时过滤。这既是为公众负责,更是为自己负责。谣言是永远不可能靠一次又一次的辟谣而消失的,平台也就会一直面临被“谣翻”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