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珠
【摘要】目的:研究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在小儿细菌感染、小儿病毒感染区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抽取300例本院自2014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感染患儿,根据不同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150)、实验组(150),即对照组为病毒感染患儿,实验组为细菌感染患儿,所有患儿均采用血常规、CRP检验诊断,分析两组检验结果。结果:白细胞计数、CRP浓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66.7%(100/150)、CRP检验阳性检出率70%(105/150)、血常规联合CRP阳性检出率97.3%(146/150),血常规联合CR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验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在小儿细菌感染、小儿病毒感染区分检验中,应用血常规联合CRP检验,既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又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CRP检验;小儿细菌感染:小儿病毒感染:检验效果
小儿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细菌感染包括肺炎、食物中毒、脑膜炎、咽喉炎、肺结核等,在治疗中可应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感染包括普通感冒、流感、细支气管炎、肝炎、水痘、肠胃炎及小儿麻痹症等。主要是由于小儿免疫功能不完善,抵抗能力弱,小儿易出现感染性病症。最常见的致病菌有病菌、细菌、支原体等。在临床治疗中,需根据相应的感染病毒进行治疗,因此,早期进行鉴别诊断,对提高治疗及预后产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多采用血常规或CRP检验[1]。临床实践表明,将以上两种检验方式联合后,可有效提高诊断检验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进一步提高诊治效果。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研究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在小儿细菌感染、小儿病毒感染区分中的应用意义,現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抽取300例本院自2014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感染患儿,根据不同感染将其分为对照组(150)、实验组(150)。对照组男79例、女71例,年龄0.3-9.5岁,平均年龄(4.5±1.3)岁;实验组男80例、女70例,年龄0.4-93岁,平均年龄(4.6±1.2)岁,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笠疾病诊疗标准中对细菌性感染、中毒性感染的诊断示准。此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并全程参与研究[2]。纳入标准①均有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者;②患儿家长均了解本次研究内容,并与我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者;②病毒性心肌炎、肌无力者;重症肺炎、肾炎及乙肝者;③继发性医源性感染及手术治疗后感染患儿。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完善基础检查后,对入院第一天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2ml ,将其作为血常规、CRP检验标本。将采集到的血液置入含有EDTA-K2的抗凝剂试管中,将其轻轻摇晃,使抗凝剂与血液充分混合,之后应用血细胞分析仪与相配套的试剂进行检查,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流程实施血常规检验,查看患儿白细胞计数,并将其做好记录。同时应用免疫比浊法进行CRP检验,应用适量的全血,将其加入到有定量的稀释液试管中,根据相关操作说明书,对CRP深度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
1.3 分析指标
分析两组检验结果,即观察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CRP浓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单独应用血常规、CRP检阳性检出率与血常规联合CRP检验阳性检出率。白细胞计数检验阳性判定标准:>10×109/L;CRP检验阳性判定标准:>10mg/L[3]。
白细胞计数正常参考值为:(4-10)×109/L;CRP正常参考值为:≤10mg/L[4]。
1.4 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分析本文研究数据,行t检验计量资料(白细胞计数、CRP浓度),用(x±s)表示;行Xz检验计数资料(阳性检出率),用%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白细胞计数、CRP浓度
白细胞计数、CRP浓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比较三种检验方法阳性检出率
血常规检验阳性检出率、CRP检验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血常规联合CRP阳性检出率,P<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感染性疾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其中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最为常见,这两种感染在在临床上表现相同,均具有发热、多痰、咳嗽等临床症状,但在治疗中,需要对其进行鉴别,以实施对症治疗。在临床鉴别诊断中,多采用血常规、CRP检验。临床实践表明[5],血常规联合CRP可有效区分开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本次研究显示:白细胞计数、CRP浓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且血常规联合CR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独检验阳性检出率,P<0.05。血常规检验是观察白细胞计数,通过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感染情况,具有快捷、方便的优点,但这一指标易受用药、患者年龄等因素的干扰,从而降低阳性检出率[6]。CRP浓度是对急性相蛋白量的检测,其不会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且病毒损伤细胞内部,细菌则是对细胞外部产生影响,当CRP浓度受到刺激时,会增加产生量,故细菌感染会增加CRP浓度[7]。当以上两种检验方法联合后,可快速提高阳性检出率,因细菌性感染会提高白细胞计数与CRP浓度,从而可以将细菌与病毒感染有效区分。
综上所述,血常规联合CRP检验可有效提高小儿细菌感染、小儿病毒感染区分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解海珍.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细菌感染与小儿病毒感染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2):82-83.
[2]王素莉.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35):6864-6865.
[3]卢锦沛.超敏C一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6,10(05):625-627.
[4]王申.血常规联合C一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4):40-41.
[5]陈前萍,匡新.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对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价值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11(33):117-118.
[6]高春彪.hs-CRP、血常规联合检验应用于小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06):605-607.
[7]于翠华,徐福刚.血常规联合C一反应蛋白检验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