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2018-09-04 02:19赵飞
祝您健康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梗胸痛心肌梗死

赵飞

急性胸痛是一种常见而又可能危及生命的病症,造成急性胸痛的原因复杂多样,有40多种疾病可以引起胸痛,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病因做出准确判断并实施正确治疗至关重要。与美国胸痛中心建设模式走向成熟相比,我国胸痛中心发展明显滞后,差距较大。随着全国各地胸痛救治中心的成立,这种情况将大大改善。作为普通的老百姓,我们到底能从逐渐完善的胸痛中心获益多少?

什么是胸痛中心?

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全球第一家“胸痛中心”于1981年在美国巴尔的摩St.ANGLE医院建立,至今美国“胸痛中心”已经发展到5000余家,其中900余家已经通过认证。

在全球范围内,胸痛中心已经成为衡量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与传统住院相比,胸痛中心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可以对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医疗费用只有采用住院1~3天进行鉴别诊断的传统方法的20%和50%。胸痛中心的建立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费用,改善了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

胸痛中心使急性心梗院内死亡率大幅下降

长期以来,我国因急救相关的医疗机构(院前急救、不具备完全急救能力的基层医疗机构和大医院)相互分离、缺乏信息共享和及时沟通协调机制,从而不能为急性胸痛、脑卒中等患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急救服务。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率先成立了我国首个以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为基本理念的胸痛中心,成功将区域内医疗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了基层医院、院前急救与大医院院内救治的无缝连接,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等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时间,改善了患者预后并降低了医疗费用。

此后,胸痛中心医疗模式逐步被接受并在多家医院复制、推广。截至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在全国包括西藏在内的32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应用,已有2600多家医院建立了胸痛中心,其中276家单位已通过国家认证。

第七届中国胸痛中心高峰论坛大会执行主席、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总医院胸痛中心医疗总监、心内科副主任向定成教授介绍,胸痛中心模式切实保障了急性心梗患者,在120分钟的黄金救治时间窗内得到有效救治,数据显示,该模式让我国急性心梗患者院内死亡率从10.95%降到了2.9%。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脏血管阻塞,心肌持久而严重的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急性坏死。心脏的冠状动脉堵塞,血液无法通过,堵塞20分钟后开始发生心脏肌肉坏死,随着时间的延长坏死面积越来越大,此阶段心脏随时可能停止跳动,必须争分夺秒抢救。研究发现,心梗发病后只要60分钟内打通血管,死亡率仅1%。但事实是,现实中我国的急性心梗死亡率却非常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患者对心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认识误区,延误了急性心梗的救治。

发生心梗,立即拨打120

突发严重胸口疼痛或是胸闷及胸口压迫感,烦躁不安、冒冷汗、恐惧、有濒死感觉等,这些都可能考虑是心肌梗死,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昏厥。

发生心肌梗死后,应立即拨打120。患者在等待救援时,应立即平躺休息(建议半卧位),保持空气流通,放松情绪,避免过度紧张;有条件可以在家自测血压和心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一片或救心丸,若症状不缓解,可在10~15分钟后再次含服一片;有条件可以给予氧气吸入;保持电话通畅,确保120可以随时沟通。

还要特别提醒的是,此前已经发生过心梗的患者,日常要避免抬重物或过度劳累;适当运动,逐步增加运动量,增强抵抗力;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减少生活压力;不要用力排便;饮食上不要暴饮暴食,低盐低脂,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戒烟戒酒;按医嘱坚持药物治疗及定期复诊,避免再次发生心梗。

一旦怀疑心肌梗死,应要求救护车送至最近且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首选成立了胸痛中心的医院,尤其建议选择区域协同救治型胸痛中心。

那么,什么是区域协同救治型胸痛中心?通常是依托一家具有急性心肌梗死救治能力的大型医院(多数为三级医院,少数县级医院也可能具备这个能力)作为核心,要求该院必须要为急性胸痛患者建立快速诊疗的绿色通道。

南京地区胸痛中心医院

2018年6月15日,由南京市卫计委主持召开的“南京地区胸痛救治中心建设大会暨南京地区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启动会”在南京鼓楼医院举行,这标志着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张力性气胸等胸痛危急重症的救治快捷绿色通道开启,这对于胸痛病人的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并减少医疗费用支出均有重大意义。

胸痛中心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实现院前、院内、院后的信息共享,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构建心血管疾病“预防、救治和康复”全程管理体系。

所谓“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是指当120急救车抵达急性胸痛患者的发病地点时,可以第一时间将患者的简要病情、生命體征以及首份心电图通过网络平台传输给鼓楼医院的胸痛中心。胸痛中心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指导120急救人员进行恰当的院前急救处理。

构建心血管系统的“防、治、康”全程管理系统,是指鼓楼医院可与南京市其他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建立了鼓楼医院和二级医院或社区医院的双向转诊体系,为患者的疾病预防、诊治和康复提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同时克服了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因为提供的医疗信息不完善而带来的隐患,为提高医疗服务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编辑 王幸)

猜你喜欢
心梗胸痛心肌梗死
心梗猛于虎
心肌梗死常规检查漏诊率高,近2/3患者被遗漏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炫速双源CT在自由心率胸痛三联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抑郁症患者与不明原因胸痛的关联性探讨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
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