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旭 ,李良华 ,赵海忠 ,彭先文 ,孙 华 ,胡 华 ,梅书棋 ,焦祖武 *,汪开云
(1.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64;2.潜江市兽医局,湖北 潜江 433100)
妊娠母猪采食饲料一方面是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给受精卵-胚胎-胎儿提供营养,保证其在母猪体内正常发育,防止发生死胎与流产,从而获得数量多、初生重大而健壮的仔猪[1],而妊娠母猪拒食则会影响自身健康以及胎儿生存与发育,降低母猪生产效率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本文拟针对较普遍存在的妊娠母猪拒食现象,剖析成因,结合养殖实践,针对性给予相应削减对策。
配种后正常怀孕的母猪在限饲条件下受饥饿感驱使,一般采食积极;但当配种后受孕失败的母猪,会在后续的发情周期点出现返情,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母猪排卵期间会表现出拒食症状。
妊娠与分娩点对点生产工艺,母猪配种、妊娠、分娩均在限位栏,母猪运动不足,肠道蠕动减少或弛缓。即使平养、小群饲养,因圈舍空间小,运动少,也易导致胃溃疡,消化系统功能减弱。妊娠后期胎儿增重过快,母猪长时间趴卧不愿运动,更易挤压肠胃引起肠胃功能性失调。加上规模猪场青绿饲料缺乏,最终形成妊娠母猪肠道内容物中水分被过量吸收,导致便秘,粪便呈“算盘珠”样,甚至无排便现象。粪便发酵产生热量会使直肠温度升高,进而造成母猪体温升高,不食或厌食。
主要是作为饲料原料的玉米、小麦等因质量变化导致妊娠母猪拒食。玉米是后熟生理作物,新玉米需储存5~6周,待抗性淀粉含量逐渐降低才可使用;烘干的新玉米,由于淀粉变性,直链淀粉增多,影响消化率和采食量。小麦因阴雨易发生赤霉病,以及小麦加工过程中着水、润麦等系列预处理,使麸皮含水量达14%以上,游离超标水有利霉菌繁衍,易加速麸皮霉变,增加毒素,造成母猪蓄积性中毒。再则饲喂过多精料,尤其是豆饼等喂量过多,长期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加重胃肠负担,消化不良[2]。
母猪妊娠期间,饲喂不足或过量都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效果[3]。妊娠初期采食的能量水平过高或采食量过高,会减少胚胎的着床[4],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率增高;体内脂肪沉积过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应激性因素增多条件下母猪消化机能代谢紊乱,致抵抗力下降,造成妊娠母猪身体虚弱,食欲不振,间歇性拒食;围产期过度饲喂[5],也会诱发产前拒食。同时,供水不足或水质差,减换料频繁,引起消化机能的不适应。另外,气候变化波动大,潮湿、猪舍不洁净、夏季高温、残料霉变,母猪散热困难,引起内热、烦躁;冬季低温湿冷、密闭不通风、采食冰冻食物,引起内分泌失调。直接或间接造成胎动不安,导致妊娠母猪拒食。
设施化养殖装备对母猪乳房、四肢等的机械性伤害;细菌造成的膀胱炎、尿道炎、子宫炎、乳房炎、胃炎、胃溃疡等隐形感染;管理不善形成的偶感风寒;猪蓝耳病毒、圆环病毒等造成的免疫力降低、胃肠功能紊乱;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造成内分泌失调引起虚火旺盛,肠道菌群紊乱失衡;疫苗注射引起的免疫反应;传染性疾病的潜伏期;生产工艺流程转群、合栏应激;饲养密度过大,食槽、饮水器类型适应较难;还有体内外寄生虫干扰;流产或早产,或有习惯性产前不食病史[6]。均可导致妊娠母猪拒食。
配种记录完整、详细,配种母猪分批次集中饲养管理,按记录规范检查返情,返情周期时间节点前开始重点关注,及时调出返情母猪,适时配种转入下一批次。同时,加强配种技术环节的管理,降低返情比例。
将检查妊娠母猪排便列入常规日常管理,及早发现便秘现象。发生便秘及时应对,可在饮水中添加益生菌;转入运动场适当增加运动;更换适口性好的饲料,改干料为湿拌料;增加瓜、果、蔬菜和饲草等青绿饲料成分,诱食增进食欲;添加改善口感的糖、蜂蜜或者灌服协助润肠的食用油等;较为严重情况下,注射调节肠胃功能、促进蠕动的药品,注射复合维生素B帮助消化。做到标本兼治,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便秘状况。
注意营养平衡,检查饲料质量,不喂发霉、变质饲料,在饲料中添加高品质的脱霉剂,不频繁更换、突然改变饲料,定时、定量饲喂,不残剩饲料,并保持食槽清洁。对于初配母猪采用“步步高”饲养法,整个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逐渐增加,其途径有提高饲料营养浓度和增加饲喂量,主要是以提高蛋白质和矿物质为主;对于膘情较差的经产母猪采用“抓两头带中间”饲养法,整个妊娠期形成“高-低-高”的营养水平;对于膘情较好的经产母猪采用“前低后高”饲养法,即前粗后精。定期进行背膘检测,精细化分群管理。搞好猪舍小环境控制,夏季通风降温,冬季防寒保暖,保持干燥。保障供应充沛、干净的饮水,水量2.5 L/min左右,水温适宜,在夏季添加了制剂的饮水不能隔夜饮用[7]。
检查妊娠母猪乳房、四肢等处有否外伤;定期驱体内外寄生虫;免疫程序合理、针对性强,使用疫苗前后,添加电解多维等,降低接种应激;搞好妊娠期保健预防,防止细菌感染;定期体温监测,掌握健康变动状况;合理使用药物,用药原则为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强心补液,安胎,调理胃肠功能、促进胃肠蠕动,补充能量、缓解自体中毒。加强生物安全防控,杜绝传染病发生;对有习惯性产前不食病史母猪进行淘汰。食槽、饮水器类型不宜过多,缩短适应时间;定位饲养转群时给妊娠母猪设置缓步梯,动作轻缓[8]。
总体来说,当妊娠母猪出现群体性拒食时,应检查饲料质量,关注传染性疾病,筛查环控条件,保持18~22 ℃温度、45%~65%湿度条件[1],调整工艺流程;当妊娠母猪出现个体性拒食时,查看个体所处的环境或者拒食前后的空间变化,检查是否返情,是否流产或早产,是否便秘,是否有外伤,是否有隐形感染。添加青绿饲料,对症处理,消除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