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编辑把关素养浅谈

2018-09-03 08:15冯富岭刘安泰
新闻前哨 2018年7期
关键词:政要恩施党报

冯富岭 刘安泰

党报编辑是政治要求特别高、工作要求特别细的职业,小到标点符号的修改,大到政治错误的预防,都与编辑工作密不可分。党报编辑的把关,不仅仅是纠正字、词、句和语法、逻辑错误,更重要的是核实新闻事实,对传播内容进行价值判断,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党报编辑做好把关工作,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门匠心独运的艺术,是提高党报宣传效果的重要保证。甄别信息,去伪存真,选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读者有益有用的信息,是党报编辑的职责。肩负起把关责任,需要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高综合素养,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过硬的业务水平和非常的“工匠精神”。

一、树立责任意识,把握正确导向

党报编辑从事的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第一责任就是把关,把关意识、把关能力直接关系党报质量。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必须坚决贯彻党性原则,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正确舆论导向.牢牢把住政治关、事实关,自觉承担起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一)把牢导向固根本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宣传的灵魂。党报编辑要坚定政治方向。牢固树立舆论导向意识,培养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编辑每天经手大量稿件,既要有沙里淘金的功夫,还要有慧眼识珠的本领,稿件发不发、突出发还是淡化处理,都必须考虑导向。对上版稿件,必须以政治标准严格要求,坚决杜绝导向错误。

2015年10月,恩施州举办基层治理改革创新成果理论研讨会,本报刊发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校对时,编辑发现一个专家发言中说“村组是按照自治割据形成的”。恩施是民族自治地区,如果出现“割据”,那就是严重的政治事件!编辑联系整理专家发言的记者重新听录音,最后搞清楚是记者拼音输入时选择错误,将“格局”错选为“割据”。

虽然查明只是记者笔误,但错在关键处,不能简单以失误看待。“格局”“割据”读音相同,不认真确实难以发现,因为编辑及时发现并改正,避免了一起导向错误。

(二)确保真实守底线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确保真实是编辑工作的底线。确保新闻真实,编辑要敢于怀疑,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对发现的问题多方求证、核实。

2017年8月11日的《恩施日报》一则消息称,活动“邀请36个国家的10多名政要、140多名客商代表”参加。政要是政界要人,本地举办的一个经济活动,不大可能邀请到那么多国家的政要。编辑通过记者联系到活动主办方,将10多名“政要”的国籍、职务搞清楚,依据事实将“政要”改为“官员”。“政要”莅临显得活动檔次高、影响大,可为本地增光,但违背了真实性原则,新闻的价值就会打折扣。

如果没有存疑并进而求证.此类问题就有可能溜过各个把关环节,造成不良影响。所以,编辑必须花大力气研读每篇稿件,探究新闻要素全不全、事实准不准,多问几个为什么,做到有疑必问、有错必纠。

二、提高业务水平。炼就火眼金睛

党报编辑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编辑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文字功底,需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自我提高、自我完善。

(一)咬文嚼字强基础

编辑编发稿件,需要全文通读、全面检查。文字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标点符号是否规范、句子是否通顺,均不可等闲视之。

工作中,经常发现一些作者分不清“的”“地”“得”,通篇只用“的”;还有望文生义,乱用成语的;也有一句话长达几百字,几层意思裹在一起,让人读后不知所云的:还有的数字总和小于分项之和.甚或数量单位换算后酿成笑话的:更有一篇稿件内姓名前后不一的……编辑必须字斟句酌,将差错一个个“抓”出来改正,最终使稿件文字正确、用词准确、句子通顺、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法、修辞、逻辑运用合乎规范。

《咬文嚼字》杂志每年公布的“十大语文差错”,都是从大量文字差错中选出的,是杂志编辑辛勤劳动的结果。党报编辑需要学习咬文嚼字的精神,把自己的文字功底打得更扎实。

(二)博闻强识开慧眼

编辑要做杂家,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紧跟社会发展脚步,关注各行各业动态,对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学、历史、民族等知识有全面了解,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努力成为复合型人才。有了广博的知识,编辑才能在新闻选择中独具慧眼,及时编发新闻价值高、宣传效果好的稿件,敏锐发现稿件中隐藏的问题,不留疑问给读者,不让差错“蒙混过关”。

2017年9月19日的《恩施日报》有篇通讯说,“自唐代恩施就种茶,至今有2000多年”。唐代距今有多少年?我国各个王朝的建立、灭亡时间,大多数人很难记得清楚,有经验的编辑遇到类似历史问题都会对照《现代汉语词典》附录的《我国历代纪元表》查一查、算一算。显然,这个表述不准确。编辑改正后,表述就清晰了:“恩施有2000多年的茶树栽培历史。自唐代起,恩施就是著名的茶产区。”

(三)政策法规做准绳

党报编辑肩负把关的重要职责,就要有把关的水平。包括较高的政治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鉴别力。

2018年2月26日,我们在编发一条《记者走基层·春节见闻》的稿子时,发现一条稿子所述事实违犯交通法规。该记者写宣恩县一名村民在江苏打工挣了钱.春节前买了一辆轿车。正月初五,该村民开车带父母、妻子和两个孩子等6人去附近景区游玩,一家人其乐融融。村民开车带家人去景区游玩,反映了村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但核载5人的轿车乘坐6人,超载20%,属于违法行为。

提高业务水平,需要不断学习。当前,相当一部分编辑缺的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对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的自觉。只有学好理论、掌握法律法规,才能在工作中把好关,少出或不出错误。

三、弘扬“工匠精神”,专注专心专一

工匠从事着最普通、最平凡的工作,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工匠精神”以“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为基本特征,核心是专注、专心、专一。

党报编辑从事的是精神劳动,是“在头脑里面搞建设”,和工匠的劳动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理当弘扬“工匠精神”,保持“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终一生、爱一事的耐心”,对工作有一份执著和坚守。

(一)切磋琢磨贵专注

专注、专心、专一,是党报编辑需要的“工匠精神”;严谨、细致、耐心,是党报编辑应有的工作状态。

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日报版面设计中心副总监田驰,在新媒体融合的当下,依然用思考和坚守探索着他的新闻梦想。他一次次“将版面打乱重做”,多年如一日乐在其中,为的就是提高排版水平。

(二)默默无闻铸精品

党报编辑是“为他人做嫁衣”的,需要甘愿奉献的精神,像老黄牛一样任劳任怨。编辑责任大、名利小,改不完的稿,睡不安的觉。正因为无数编辑的默默奉献,成就了党报的权威性、公信力,让党报“颜值”高、“价值”大。

第七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山西晚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翁小绵,在夜班岗位一干就是18年。他编排过数千版面,编辑了上千万字稿件,在他策划、指导下,报社许多作品成为新闻精品,获得山西省、全国的新闻大奖。

编辑工作具有长期性、连续性和艰苦性.需要“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编辑工作高度专业,需要认认真真做学问,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新闻工作使命神圣、责任重大,需要党报编辑强化担当,履职尽责,像工匠那样精雕细琢,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精品。

(恩施日报)

猜你喜欢
政要恩施党报
图看天下
恩施石油:党建为经营赋能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恩施方言中的“倒”和“起”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恩施年俗——点路烛
治国理政要把握“四个全面”
我们误判了中国——西方政要智囊重构对华认知
动真招下苦功创建平安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