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主产区发展县域粮食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2018-09-03 03:47宋福健宋书晓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主产区县域粮食

宋福健 宋书晓

【摘 要】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层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目的在于综合运用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的双重力量,通过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县域城镇化来实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并最终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文章重点就粮食主产区发展县域粮食经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粮食生产;县域经济;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全国现有的2800多个县区,县域粮食经济是全国粮食行业的基石,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行业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历经下岗分流、改制重组,县域粮食经济发生很大的变化,全国大约有30%的县区粮食经济搞得较好,有很大发展,其实力、规模、辐射力远远超過计划经济时期;大约有30%-40%处于散涣状态,资产基本流失,骨干基本走光,机构名存实亡,粮食流通、粮食管理处于无序的状态;其余地区处于中间状态,勉强维持现状。当前正是粮食系统的转折时期,我们必须以转型升级为切入点,推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把重点放在工作落后的县区上,坚持改革创新,走出一条县域粮食经济发展的新路。

一、粮食主产区发展县域粮食经济原则

第一,从清理资产入手,盘活现有资产。要搞好资产重组和调整结构,提高经济效益,焕发生机活力。在上一轮粮改过程中,不少地方粮食局并没有简单地卖掉资产,而是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把优质资产优化组合,从而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使粮食经济不仅没有萎缩,而且得到良性发展。当前各地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不少粮食设施正在退城进郊,应当把握这个机遇,坚持“增量升级”的原则,使原有的粮食仓库、经营场地迁到新址后得到改造,水平提升,增加效益;第二,从抓地方粮食储备着手,改造和兴建以县中心粮库为核心的仓储收购系统。要充实应有的地方储备粮并制订粮食应急保障制度,增强地方粮食调控能力,增强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发生时粮食的调动和保障能力。在紧急时期做到“有库可调粮、有厂可加工、有中心可发货、有店可销售”,保证供应,使领导满意、群众放心、社会安定,这样也能使粮食行业得到发展壮大。

二、粮食主产区发展县域粮食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对县域粮食经济缺乏科学的系统认识

当前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县域粮食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没有得到改变,很多粮食生产大县的生产总量在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所生产的商品粮为全国总产量的绝大部分,但是这些粮食生产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却占全国总生产值的10%不到,我国地方政府一直把GDP作为政府工作成绩考核,地方县域政府认为生产粮食不能够提高GDP,不能够体现政绩,对粮食经济发展没有一个科学的系统认识,出现忽略县域粮食经济发展的行为,地方县域政府没有对粮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个科学的态度,缺乏对粮食经济发展的统筹规划路线,没有保障粮食安全的意识。

(二)缺乏制度规定和政策支持

受到历史条件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许多粮食生产区都存在着产值小、工业能力弱、地方财政穷的财政经济现状,国家并没有设立健全的制度规定来保障地方县域粮食经济的发展,缺少相应的政策鼓励和支持,使得粮食生产区没有受到国家粮食经济发展政策的保障,不能够调动粮食生产区发展县域粮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粮食主产区地方县域经济粮食税收、农村信贷业务和财政补贴上面,都没有出台完善的国家政策对其进行规定。

(三)地方县域发展不平衡

对于很多投资商来说,粮食经济生产一项传统的弱势投资项目,投入资金以后的资金回报率比较低,因而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经济发展过程中,招商引资更为困难,吸引不到投资商来粮食主产区进行投资,如果没有相关政策的支持,将会面临着无人投资的尴尬境地,所以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在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粮食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各地方县域发展的差距非常大,例如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县域,很多县域的粮食经济发展非常落后,对于粮食经济的发展抗风险性能非常差,有着十分严峻的粮食安全隐患。

三、粮食主产区发展县域粮食经济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高对县域粮食经济科学认识

为提高对县域粮食经济发展的科学性认识,各级地方县域政府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中央文件的要求,鼓励将生产土地承包给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或是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粮食生产,并且建立健全的粮食组织机构负责粮食生产机构,提高地方县域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使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经济发展能够变得更加专业化,形成大规模化、现代机械化的粮食生产运作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以及粮食产品的质量,努力打造具有本地方县域特色的粮食品牌,促进粮食生产区中粮食生产、粮食加工的持续性发展。

(二)提供县域粮食经济财政金融政策优惠

由于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为了提升粮食生产区的粮食经济生产效益,则必须要为地方县域提供财政金融政策上的支持,可以对粮食生产加工型企业施行“两减三免”的优惠性政策,吸收社会各界的投资商对粮食生产进行资金投入,对于县域内发展的现代化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实现两年内免税,三年减半税和减免所有地方财政收费的政策。从制度上对粮食生产区进行鼓励支持,缓解各地区县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促进各地区协调性发展,避免各地区发展差异过大、两级分化。国家还要提高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付转移力度,逐渐加大对县域政府粮食生产的专项财政性补贴,增强对粮食生产工作的支持力度和鼓励程度,调动地方县域政府发展粮食经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制度上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利益,取消不合理的投资项目。政府要切实保障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切身利益,保证农民的生活,使农民有能力对粮食生产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建设和维修养护,对于粮食主产区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给予技术支持和政策鼓励。

(三)强化招商引资

对于粮食主产区之间联系比较松散的问题,各级地方县域政府要强化招商引资力度,鼓励特色粮食品牌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资源,做好粮食品牌产业,把粮食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实现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经济的发展,根据地方县域的发展特色,来培养规模化的粮食加工产品企业,拓宽粮食经济产业链条,打开粮食经济市场,提升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经济实力。强化招商引资还要鼓励粮食生产加工较好的企业与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经济生产相融合,并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政府优惠性政策的引导下,实行政企联合,产业优势互补,粮食经济发展收益共同分享共同发展,并作为一种战略手段,可以有效地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经济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粮食主产区县域粮食经济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地方县域政府、粮食主产区以及粮食生产加工企业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地方县域在发展粮食经济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提高对粮食经济发展的科学认识,为地方县域粮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鼓励,找到一条适合粮食主产区县域粮食经济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徐冰.粮食安全背景下的我国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猜你喜欢
主产区县域粮食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关于支持主产区发展专用粮食生产的建议
我的粮食梦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
河南省粮食主产区科技支撑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