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强 高九思 高 阳 郑平伟
摘要总结了河南省苹果园蜻科、螳螂科、蓟马科天敌昆虫的发生种类,对其分类地位、形态特处、生活习性、发生程度进行介绍,以期为果园害虫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苹果园;天敌昆虫;发生种类;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S4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1-0151-02
1蜻科
1.1黄衣
属蜻蜓目(Odonata)差翅亚目(Anisoptera)蜻科(Libel-lulidae)黄衣属(Pantala)。腹长29~35mm,后翅长38~41mm。雄虫头部黄色,单眼间有一黑色条纹。胸部灰黄,合胸脊褐色。足之基节、转节、前股节、中、后足股节背面黄色,其余黑色。后翅甚宽、透明,基部淡橙黄,翅脉大体黑褐,翅痣黄褐,痣的两端不平行,外端甚斜。腹部基半黄色,端半黄褐,第2~5节背面有褐色横纹,第3~10节背面中央有黑褐斑,第8~9节的黑斑大形。上肛附器细长,除基部外黑色。主要捕食小形蛾类、浮尘子、蚊虫等。在河南省苹果园发生数量较小,对果园害虫控制效果差。
1.2赤卒
属蜻蜓目(Odonata)差翅亚目(Anisoptera)蜻科(Libell-ulidae)赤卒属(Pantala)。腹长25~35mm,后翅长30~38mm。未成熟者雌雄均黄褐色,成熟者雄虫鲜红色。雄虫头部黄色。翅透明;翅基部具鲜红(雌虫具橙黄)色斑,后翅的尤大;翅脉黑褐;翅痣长,黄褐色。足暗黄。腹部扁平,背纵脊显著,第8~9节背纵脊呈细黑线。足红褐。主要捕食小形蛾类、浮尘子、蚊虫等。在河南省苹果园发生数量较小,对果园害虫控制效果差。
2螳螂科
2.1中华螳螂
成虫体大形,暗褐色或绿色。雌虫体长74~90mm,前胸背板长23~28mm;雄虫体长68~77mm,前胸背极长21~23mm。头三角形,复眼大而突出。前胸背板前端略宽,于后端、前端两侧具有明显的齿列,后端齿列不明显;前半部中纵沟两侧排列有许多小颗粒,后半部中隆起线两侧的小颗粒不明显。雌虫腹部较宽。前翅前缘区较宽,草绿色,革质。后翅略超过前翅的末端,黑褐色,前缘区为紫红色,全翅布有透明斑纹。足细长,前足基节长度超过前胸背板后半部的2/3,基节下部外缘有16根以上的短齿列,前足腿节下部外线有刺4根,等长;下部内线有刺15~17根,中央有刺4根。卵鞘及卵卵鞘楔形,沙土色至暗沙土色。长14~30mm,宽13~18mm,高13.5~19.0mm。由许多卵室组成。卵粒金黄色,长椭圆形,一端稍宽。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5~6龄开始长出翅芽。可捕食松毛虫、舟蛾、毒蛾、尺蛾、天蛾、叶蝉、蚜虫等多种农林、果树害虫以及蝗虫、蝇类。在河南省苹果园常年发生数量较少,对果园害虫控制效果差。
2.2广腹螳螂
虫雌成虫体长57~63mm。雄虫体长5l~56mm。体绿色(草绿和翠绿)或褐色(紫褐和谈褐)。头部三角形。复眼发达。触角细长,丝状。前胸背板粗短,呈长菱形,几乎与前足基节等长,横沟处明显膨大,侧缘具细齿,前半部中纵沟两侧光滑,无小颗粒。前胸腹极平,基部有2条褐色横带。中胸腹板上有2个灰白色小圆点。前足基节前龙骨具3个黄色圆盘突;腿节粗,侧扁,内线及内缘和外线之间具相当长的小刺;胶节长为腿节的2/3。中、后足基节短。腹部很宽。前翅前缘区甚宽,翅长过腹,股脉处有一浅黄色翅斑。后翅与前翅等长。雌虫肛上极短,中央有深的凹陷。雄虫肛上极较雌虫长,中部背面有一纵沟。卵鞘长圆形,深棕色。卵鞘长25.0mm,宽12.7mm,高11.7mm;孵化区宽3.9mm,前端宽10.7mm;后端宽11.1mm。孵化区浅棕色,稍突出。卵鞘结构紧密坚硬,外层空室小,有卵室8~19层,每层有卵8~9粒,排列成长圆形,近腹面卵室与背腹面垂直。卵黄色,长3.8mm,宽1.0mm。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5~6龄开始显现翅芽。捕食蛾类幼虫、蚜虫、叶螨。在河南省苹果园常年发生数量较少,对果园害虫控制效果差。
3蓟马科
3.1塔六点蓟马
属昆虫纲(Insecta)缨翅目(Thysanoptera)锥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成虫体长0.9mm左右,淡黄至橙黄色。头顶平滑。单眼区呈半球形隆起,形似花菜;单眼间有1对长鬃,在单眼区前方接近两触角窝有1对短鬃。触角8节,较短,约为头长的1.5倍,第2节最大,近似圆形,末端2节最小。前胸长约与头长相等,周缘有黑褐色长鬃6对,靠近前缘和后缘中部各1对,两侧缘共3对,另一对在后缘的两侧,接近后一对侧缘鬃;前、后缘长鬃之间还有几对小鬃。翅狭长,稍弯曲,前缘有鬃20根,后缘有长而密的缨毛。翅上有明显的黑褐色斑3块,有翅脉2条,上脉具黑褐色长鬃11根,即基部5根,中部5根(翅上两黑斑之间),先端1根;下脉有长鬃根,比上脉鬃粗大。腹部第9节上的鬃比第10节上的鬃长。卵长0.28mm左右,白色,有亮光,肾形。卵产于红蜘蛛多的棉叶背面叶肉内,与叶背表皮平行,卵柄成直角弯曲,表皮外仅露出很小的圆形卵盖。若虫初孵化时白色,后变淡红色或桔红色。若虫分3个龄期,7月间各龄经历日期分别为3.0d、3.5d和2.5d,第3龄出现翅芽。主要捕食蚜虫、蓟马、叶螨等害虫。发生数量少,但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对各种螨类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3.2六点蓟马
属昆虫纲(Insecta)缨翅目(Thysanoptera)锥尾亚目(Tere-brantia)蓟马科(Thripidae)。雄虫触角8节,第3~4节上有叉状感觉锥,第6节较长,长0.40~0.45mm。每个前翅均有3个黑斑,当翅叠于背上时,显示6个黑点,故称六点蓟马,前翅宽,中斑处宽0.52~0.56mm。体黄色,但至少足腿节烟色,通常胫节后基部有环。腹部背片无侧点,暗横带达节的前、后缘。雌虫前翅长5.30~5.88mm。腹部第3~7节宽1.32~1.35mm。主要捕食蚜虫、蓟马、叶螨等害虫。发生数量少,但对各种螨类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4参考文献
[1] 贺雪峰,高九思,来学仁.河南省苹果园双翅目天敌昆虫资源发生种类记述[J].河南农业科学,2009(2):77-78,97.
[2] 高九思,杨松芳,高国锋,等.河南省苹果园捕食性天敌昆虫发生种类及捕食对象记述[J].陕西农业科学,2007(6):73-75.
[3] 陈川,李鑫,唐周怀.陕西苹果园天敌昆虫分布调查[J].昆虫天敌,2007(4):155-159.
[4] 王忠和,隋秀奇,刘强.烟台苹果园害虫的主要天敌昆虫其保护利用[J].北方果树,2007(6):53-54.
[5] 秦立者,李保国,齐国辉.果园昆虫群落变化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S1):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