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雅(本刊记者)
山头绿了,苹果火了,坝地美了。处处是景、时时是景、样样是景,梁家河步入发展新境
梁家河村情
梁家河村位于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5公里处,全村现辖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人口433户1187人。总土地面积15699亩,其中耕地2297亩,林地5621亩。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15186元增加到2017年的20800元。
黄土高坡,不见黄土。
目之所及,皆是绿色。
顺着蜿蜒的公路缓缓向前,一片绿色的山林就撞进眼底,不远不近的虫鸣声声入耳,崖畔上的窑洞已经热闹起来。
“梁家河,可展趟(可好)咧!”正在给西红柿搭架的村民刘春莲望着地里长势喜人的蔬菜说。过去守着几亩地靠天吃饭的她,现在打工一天就能收入130元,而且增收的营生越来越多。
梁家河,这个地处黄土高原皱褶里的小村庄,山头上是刚刚套了袋的苹果,坝地里是成片的杂粮,沟道中是整齐的猪棚。产业正蓬勃发展,群众致富有了路子。2017年,村民人均年纯收入突破2万元,“受苦人盼着那好光景”正在这片黄土地上徐徐展开。
每一位来到梁家河的人,都颠覆了过去对陕北农村的认知。
满山的碧绿让人以为误入江南,昔日的贫困与荒凉,渐行渐远。
从1999年延安开始实施退耕还林,梁家河村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现已经累计“植绿”5590亩,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而村民生产、生活也由此开始改变,曾经需要上山耕种的土地,再也不种植庄稼,还能收到政府按土地面积给予的补贴。
村民王毅就积极响应了村里的退耕还林政策:“我们家有30多亩山地,每亩每年国家补助160块钱,一年就是近5000块哩。”8年之后,他的30多亩地进行了第二次退耕,每亩每年能补助90元。
盖上“绿被子”,农民“有票子”。增加的森林面积,使水土流失大幅度减少,土壤侵蚀模数逐年降低,梁家河的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村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
与此同时,随着退耕还林的不断推进、政策补助的持续兑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梁家河的人们也充分认识到,退耕还林补植栽植和封山禁牧工作的重要性,畜牧业从自由放牧逐渐向舍饲养畜转变,开始下大力发展现代化生猪养殖。
2015年3月,在村党支部的组织推动下,梁家河果香养猪专业合作社便在此孕育而生了。按照“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每棚以55.5万元股金入股杨凌本香集团,具体饲养、销售等事项则由企业负责。
通过支部引领、企业带动、产业支撑,目前,梁家河村已经建成现代化标准生猪养殖大棚10座,其中6座投入使用,村民每棚实际分红能达到15.5万元。
王毅家3口人全部入股合作社,年平均分红近万元。“一满不用受苦,出栏一头猪,100块钱就到兜里了。”他掰着手指算了一笔账。
但刚开始,村民对这种颇为“沾光”的方式是心存疑虑的,党员干部只好上门反复解释政策,并带头掏钱先入股。“后来第一轮猪出栏,村民见了利,大家就抢着入股了。”
逐渐良好的生态环境也开始引来“金凤凰”。2016年7月,延川梁家河衡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落地梁家河村,主要生产食品醋、果醋、辣子酱等多种健康醋饮和食品。2017年10月投入生产,目前,月产食品醋50吨,销售额达200多万元。
走进生产车间,一股浓浓的醋香便扑面而来。梁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巩保雄介绍:“醋厂是村集体和个人合资,其中村集体占股51%,企业占股49%。”
引来的“金凤凰”也用酸醇的陈醋酿出收获的味道。每年醋厂的利润将按比例分配村集体,村集体将全部对村民进行分红,预计每户村民年可分红1.1万元。村民种植的小米、高粱、玉米等农作物,也将优先采购。
退耕还林逐渐发挥出明显的生态效益,梁家河村走上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户增收双赢的小康之路。
陕北的黄土高原大多是山地,“雨养农业,靠天吃饭”一直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然而这里的气候环境、昼夜温差、光照强度、海拔高度等条件却非常适宜苹果生长。
近些年,苛刻的自然条件开始转化为“优势要素”,梁家河村将目标对准苹果产业,寻找出了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最优解”。
从2008年村集体开始种苹果,到2014年迎来初挂果期,梁家河村凭借苹果产业优势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016年,村里的苹果纷纷进入盛果期,村民袁玉兰也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5亩苹果第一次就卖了3万多元。”
其实刚开始种苹果,袁玉兰并不懂技术和方法,慢慢交错在一起的果树枝条,严重影响了苹果的生长。她展开手掌,指着左手中指说:“常常五个苹果挤得紧紧的,只有中间这颗最好。”
不仅是袁玉兰,那时候村里大部分果农都有着类似的困惑。
“间伐”技术便成了治疗果树“密病”的一剂良药。但是此时的果树已经开始挂果,把务果当养娃的农民怎么能舍得砍掉?务一棵树不容易,但袁玉兰心里清楚,作为一名党员,她得给大家做出点样子来。
果园里近一半的树,就在“间伐”中被活生生的砍掉了,但袁玉兰明显感受到苹果的长势在变好,她高兴地说:“刚刚套了4万多袋,今年苹果嗨来可以了。”
“种得少了,但赚得多了”,是梁家河村许多果农近年来深切的感受。
除了给果树做“减法”,梁家河村还对苹果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村里成立的农牧公司,以“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流转了村里142户的613.2亩幼园,并对果园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企业化经营。
站在梁家河村的山峁上举目四望,郁郁葱葱的果园向八方延展开去。刚刚套了袋的苹果挂在枝头,却看不见一个果农,这是梁家河果园肥水浇灌已经进入自动化模式。
梁家河流域千亩生态果园水肥一体化示范工程,于2017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按照“果沼畜”循环果业发展理念,综合利用梁家河村养殖小区畜禽粪便“三沼”,打造出种养结合循环农业链条。
与此同时,依托水肥一体化项目,村里还给果园配套了软体水窖、集雨窖、沼肥池,搭建防雹网、防护栏,不但降低了劳动成本,还有效防止了冰雹灾害,增加了果品的有机含量。通过精细管理,梁家河苹果的质量和产量得到提升。
张卫庞家的苹果就是梁家河村苹果产业“提质提量”的典型代表之一。今年给苹果套完袋,他又盼着大丰收:“去年10亩地的苹果卖了40万元,今年肯定不能比去年差。村民要致富,还得看苹果。”2014年,他家的苹果园率先挂果,之后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先富起来的张卫庞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们一起体会收获的喜悦。
当苹果产业已初步形成优势时,梁家河并没有停下向前的脚步,村里又将发展的核心聚焦“苹果后整理”。
在文安驿镇,梁家河苹果产销服务中心即将建成。届时,苹果储存量可以达到1万吨。果品供应期的延长,流通环节的减少,生产物资成本的降低,将有效增强苹果产业抵抗市场风险能力,从而保障果农的收入。
“别说小娃娃,城里有的大人也分不清韭菜和麦子。”刘春莲这样阐释了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意义。
梁家河村14号淤地坝,是2017年4月修建而成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56亩肥沃的土地上,种植着玉米、谷子、高粱等19种陕北常见农作物。虽然每种农作物面积不大,但都竖立着一块科普标识牌,上面标有其具体生长习性、生长过程和种植方法等。
一块块的淤地坝连成一片绿色的“海洋”,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径就搁浅在这片“海洋”上。当年知青打下的淤地坝变成了新的风景,吸引着人们停下脚步,走进这片有“泥土味”的知识海洋中观赏和学习。
“原本我们在这里就种点玉米,一亩地能收入1000元。4亩地刨过人工和肥料,剩下也没有多少了。”村民梁龙龙说。
郁郁葱葱的果园覆盖了梁家河的山峁
现在,村里将土地按每亩1000元进行流转,以年付的方式把钱返还给农民。1599亩流转的土地,用来发展花卉种植、采摘观光和科普教育等,能惠及143户村民。梁家河村“第一书记”申连庚认为:“不仅耕地撂荒的问题解决了,土地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有效提高。贫困户脱贫不再是问题,还开辟出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如今的梁家河,不仅把景“种”进地里,还让房前屋后也长出风景来。村里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硬化了入户巷道,修建了雨污分流管道,改造了村民院落。
“90后”返乡大学生石磊的感触颇深,平坦的柏油路取代了从前泥泞的土路,村民的交通工具由自行车、三轮车变成了小汽车,无线wifi也进入了这个小山村,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都越来越爱惜和维护家乡的形象。“地上偶尔有人丢下的垃圾,转眼间就被村民随手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他感叹道,“通过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干部,村民的思想意识也就跟着变了。”
村史馆黑白照片中的荒山、破窑洞早已不复存在。新修的窑洞里干净整洁,木头篱笆围起来的菜园子种着各种农家菜,把这个小山村点缀的处处是景,时时是景,样样是景,让人在这绿水青山中,忍不住把心留了下来。
专程来梁家河学习的西安郭刚老师,在尝了一口村民从菜园子里现摘的黄瓜后感叹:“新鲜,没有农药味,多的是乡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