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类型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重构

2018-09-02 13:16田儒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例文样本

田儒娟

内容摘要:各省份目前所用教材依然为“文选型”教材,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是教材编纂者的共识。然而,不同的选文类型应当在教材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给选文分类对于语文教学意义重大。根据王荣生教授的观点,选文大致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类,依据不同选文类型选择不同教学内容,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选文类型 定篇 例文 样本 用件

新课改实施以来,作为重要教学依据的课本几经改革,正在逐步完善。但“文选型”教材依然一统天下,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几乎成了教材编纂者的共识。王荣生教授鉴别出了四种不同的选文类型,着眼于选文进入教材后的教学功能,是关于选文“在教学中做什么用”的分类。这种分类对于正在探索中的语文教学意义重大,它提醒语文老师不同的选文类型应当具有不同的课程内容,对于老师的教学也具有不同的要求,使老师带着课程意识去思考教学的方方面面。依据王荣生教授的观点,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鉴别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种类型,下面对这四种类型的选文进行逐一介绍。

一.“定篇”类型选文

王荣生教授指出,“掌握以“定篇”身份进入语文教材的世界的和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其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大项目之一。”在《经典长谈》的绪论中,朱自清也特别强调:“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重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是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那么以“定篇”身份进入语文教材的篇目,定位是相当明确的,而“定篇”类型的选文的课程内容就是了解和欣赏经典,使其满足塑造中学生文化人格和人文底蕴的需要。

比如苏轼词《定风波》,选编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中,是一篇经典篇目。并序共92字,短小精悍且通俗易懂,将课程内容设定为借这首词来看苏轼的思想与人生,是很恰当的。苏轼中年时期遭遇了乌台诗案,命悬一线,九死一生,之后被贬黄州,在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写下了这首词,借途中遇雨这一生活小事,表现出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苏轼的思想是很复杂的,综合了儒、道、释三家,并且随着人生的沉浮不断变化。老师需要做的,是结合具体作品介绍苏轼一生的几起几落,结合名家评点赏析课文,让学生深刻理解苏轼,并且感受和学习他的豁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因此“定篇”必须保证一定的教学时间,一两节课想完成是不可能的。

二.“例文”类型选文

作为例文的选文,大致相当于理科教学中的直观教具,教学的目的在于学习掌握从众多诗文中提炼出来的概括性知识。对例文的界定,王荣生教授采取了夏丐尊的说法。在夏丐尊看来,语文课文就是明里探讨那些“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而选文则主要是说明这些“共同的法则”和“共通的样式”例子。作为“例文”的课文,通常不用整篇的“文”,派上用场的只是诗文或诗文读寫的某一侧面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点。“例文”的实质就是讲具有无限可能性的诗文限定在特定的侧面来作为例子,一篇课文可以被不同角度多次使用。

语文特级教师陆继椿所提出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的教学体系和“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的能力训练原则正为“例文”这一选文类型做出了有益的探讨。陆老师着眼于高中语文知识,把我们通常所说的“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进行了整合,并从中重点选择出记叙文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说明能力、论述能力和文学作品赏析能力五种类别,在此基础上建立了108个训练点,对学生进行分项训练。典型的课例是《论雷峰塔的倒掉》,把这篇课文的知识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习引申性论述”,并且把“引申性论述”简要概括为我们平常所说的借题发挥。》《论雷峰塔的倒掉》作为鲁迅先生的名篇,完全可以将其处理为“定篇”,即使是作为“例文”,也同样可以挖掘出不同的知识点,比如“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犀利幽默的杂文语言”等,因此一篇文章如何处理是灵活多样的,只要符合学情,让学生学有所得即可。又如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每册中的“表达与交流”版块,可以说是运用“例文”进行写作教学的有益尝试。每一个写作方法的专题,都有相应的文章作为例证,如必修4中“学习横向展开议论”,附有一篇《论时间》原文以及编者的分析,是教材编写的一个突破。

三.“样本”类型选文

“样本”说,在我国是由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型的货色”。这里所强调的,是必须从学生现在在读或将来要读的现实情境中真实取样,是学生按照自己的经验在与文本交往的过程中形成的怎样读和怎样写的能力。“样本”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选文,学习其阅读过程中形成的阅读方法,以此理解同类文章,写作同类诗文。教学的关键在于“授之以渔”,触类旁通。

“样本”类型选文的课程内容,既不像“定篇”那样来源于权威——无论是专家、教材编撰者还是教师的阐释,也不像“例文”一样事先设定好,而必须在读写活动中动态生成,在目标取向上,与斯腾豪斯提出的“生成性目标”有相似性。这并不是说在进入课堂之前老师不需要做任何准备,相反,老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产生的问题。如上海育才中学的段力佩老师做得很好,他总结的“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语文教学模式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在课前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摸底,以此为依据设计议、讲、练的题目。

四.“用件”类型选文

“用件”的实质,是提供信息,获取资料,使学生获知所讲的事物。学生其实不是去学文,而主要是用这一篇文章里的东西,或者借选文所讲的东西或由选文所讲的东西触发,去从事一些与该选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语文活动。

“用件”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类:①语文知识文,比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的“表达与交流”板块,除了书面表达,即写作的指导外,还有口头表达的指导,一至五册分别是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五个专题。其中必修一的朗诵,最后附上一篇《朗诵的特点》,就属于这一类。②引起议题文。引起的议题可以是语文方面的,如有必要的话,也可以使社会、政治、人生的重大问题以及其他的问题。引起议题的关键不在文,而在于文中的观点和理据。③提供资料文。这种类型的运用在我国以往的语文教材中是缺门,而在国外的教材却使用较为频繁。我国现行的教材以开始涉足,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本每一册中的“梳理探究”板块,以一个文化或者文学内容为话题,编者补充了大量的资料供学生阅读,为最后的练习题目做好了铺垫。

正如王荣生教授所说的,我国当代的语文教材,对“选文”的处置,似乎相当怪异。概括地讲,是“例文”的框子、“定篇”的姿态、“样本”的企图,而在教学中则最后被误植为“用件”。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荣生.语文课程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王荣生.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J].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0(9)

[4]王荣生.该如何面对语文教学内容问题[J].北京:中学语文教学,2010(10)

[5]辛鑫.选文类型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例文样本
以例文引路,促妙笔生花
例文引路,读写相随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推动医改的“直销样本”
村企共赢的样本
胜似亲人(例文)
最柔天下父母心(例文)
样本的价值
“官员写作”的四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