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赵氏孤儿》的文学改编

2018-09-02 14:46董思言阳明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赵氏孤儿左传史记

董思言 阳明

内容摘要:元杂剧《赵氏孤儿》是中国戏剧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以先秦经典、《史记·赵世家》为蓝本,由纪君祥巧手妙思改编而成。《赵氏孤儿》围绕“杀孤”、“救孤”,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复仇之歌,伸张了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精神,教导人们秉承坚韧、良善和义烈的优良品质,是改编文学中的典范。

关键词:《赵氏孤儿》 左传 史记 文学改编

元杂剧《赵氏孤儿》取材于春秋晋国“下宫之难”,成于元代杂剧家纪君祥之手,王国维先生曾赞其为“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1]的佳作。《赵氏孤儿》哀而不伤、悲而不惨的剧作风格是中国古典文学上的典范,其中饱满的春秋义士形象、壮烈的生死之歌、不为回报的执着精神,无数次回荡在文人墨客的纸笔之间,流芳百世。

考察其历史源流,“赵氏孤儿”的故事最初可见于《春秋》、《左传》。观《春秋》,只有《春秋·宣公二年》中的“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2]以及《春秋·成公八年》中的“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3]两处相关记载。而《左传》中对此事的记载较《春秋》而言,详实一些。不过《春秋》也好,《左传》也罢,其中记载都与剧作故事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说与“孤儿”无太大的关联,反而像极了国君与大臣之间的相互诘难,尤其是《左传》中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引发“六月,晋讨赵同、赵括。”[4]事件,更是颠覆了后世赵庄姬忠贞的形象。

至汉初,史学大家司马迁“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5],润色而作《史记·赵世家》,在《左传》的基础上首次将“孤儿”作为叙事的中心。其中记载,也成为后世“赵氏孤儿”故事的蓝本。而元杂剧《赵氏孤儿》,正是纪君祥基于《史记·赵世家》,略采先秦典籍改编而成的。并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安排、故事细节的走向上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文学改编,使剧情更加饱满、情绪更加充沛,真实性与文学性并存,成为改编作品中的典范。

一.人物形象的文学改编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主要塑造了屠岸贾、韩厥、程婴、公孙杵臼四位核心人物。而在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本子中,纪君祥还结合《左传》中的载述,塑造了鉏麑、提弥明、灵辄三位义烈之士。其中,鉏麑本是屠岸贾安排的刺客,却在刺杀得手之际感念赵盾“专一片报国之心,无半点于家之意”的情怀,陷于忠义两难全的困境,触树而死。提弥明则是殿前太尉,为保赵盾刀劈恶犬。灵辄因受赵盾一饭之恩,在赵盾逃亡之际“一臂扶轮,一手策马;磨衣见皮,磨皮见肉,磨肉见筋,磨筋见骨,磨骨见髓,捧毂推轮,逃往野外。”[6]纪君祥通过塑造这三个人物,完善了“赵氏孤儿”的故事线索,丰富了故事细节,烘托出赵氏满门被屠时的悲壮、惨烈,因而强化了戏剧中正义与邪恶力量的冲突、对比。

除此之外,元杂剧《赵氏孤儿》在塑造某些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方面,与《史记·赵世家》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存在文学改编的痕迹。

首先,二者在塑造韩厥这一人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史记·赵世家》中,韩厥与屠岸贾同为朝臣,并与赵盾为友人。在“告赵朔趣亡”失败后,称疾不出,直至赵武长大成人后利用晋景公谋立赵孤儿,成为孤儿重获赵氏荣光的主要助力。而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之中,韩厥虽为屠岸贾的下将,却高呼着“你又忠我可也又信,你若肯舍残生我也愿把这头来刎”[7],在程婴藏婴之时以死相助,为义倒戈,成全了孤儿的出逃。两相对比,《赵世家》中的韩厥是一个有谋略,讲情义却又懂得明哲保身的国之大臣,而《赵氏孤儿》中的韩厥则是一个舍生取义、嫉恶如仇的烈士。

其次,在公孙杵臼这一人物的安排上也稍有不同。《史记·赵世家》中有“赵朔客曰公孙杵臼”的记载,公孙杵臼应是赵氏門客。而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则摇身一变,成了解甲归田的中大夫。在程婴携孤儿向公孙杵臼寻求庇护时,更为赵氏被屠之事痛心疾首,直道“有恩不报怎相逢,见义不为非为勇。”《史记·赵世家》中公孙杵臼因“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彊为其难者。”请先死,视为忠义,且在春秋时期,门客为家主保全孤儿,牺牲性命可视为情理之中。而在《赵氏孤儿》中,公孙杵臼只因不满屠岸贾玩弄权柄、杀害无辜,为保全正义,挺身而出,与程婴争相赴死,可谓大义。

《史记》作为一部恢弘的史学巨著,更偏向于历史的理性和现实性,而文学作品则更加讲究情感、理念的感染力。因此元杂剧中才会有触槐而死的刺客鉏麑、刀劈恶犬的殿前太尉提弥明、以死相搏的壮士灵辄、以死明志的韩厥将军、牺牲一切的草泽医生程婴、慷慨赴死的公孙杵臼。纪君祥塑造这些人物的目的,是为了放大《史记·赵世家》中的侠义和正义精神,向世人传达舍生取义的信念。

二.故事细节的文学改编

程婴携孤儿出逃后,屠岸贾勃然大怒。为了将赵氏斩草除根,决定以全国半岁之下、一月之上的婴孩性命相要挟,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此情节是纪君祥增加的,《史记·赵世家》并未提及。从戏剧文学的创作来说,这一情节的设计十分合理。它不仅承接了上下文之间的逻辑,为程婴弃子救孤提供了一个合乎情理的由头。同时,也凸显了屠岸贾心狠手辣的奸恶形象,强化了全剧正义与邪恶的对立,烘托出程婴、公孙杵臼二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全了程婴挽救全国婴儿的大义。

《史记·赵世家》与元杂剧《赵氏孤儿》中还存在着程婴献子的细节变化。在《史记·赵世家》中,程婴与公孙杵臼乃“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8]而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程婴献出的是自己未足月的儿子,不是“他人婴儿”。戏文里清楚地写道:“念程婴年近四旬有五,所生一子,未经满月。待假装做赵氏孤儿,等老宰辅告首与屠岸贾去,只说程婴藏着孤儿,把俺父子二人,一处身死;老宰辅慢慢的抬举的孤儿成人长大,与他父母报仇,可不好也?”[9]婴儿的身份变化,使《史记·赵世家》与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的情感细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史记·赵世家》中,程婴选择换子救孤时并无太多情感上的挣扎。司马迁避免了程婴舍弃亲儿的为难之情,实现了程婴这一人物在情、理上的融合,也暗合了司马迁对伦理观、礼仪观念的独到见解。正如他在《礼书》开篇中写道:“余至大行礼官,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10]而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纪君祥似是突破了父子之情、人间之理,通过描写程婴亲眼目睹屠岸贾将其亲儿连剁三刀时“心似热油浇,泪珠儿不敢对人抛,背地里揾了。”的悲痛心理,以舍弃亲生儿子的自责和无奈,写出了程婴对正义的坚持、对邪恶的痛恨。以此,强化了戏剧的冲突和矛盾,成功地塑造了悲剧的氛围。

其次,《史记·赵世家》与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的复仇情节也大为不同。《史记·赵世家》中,赵氏孤儿随程婴隐匿在山中十五年,最终在韩厥的帮助下重回朝堂,为家族雪恨,一切都显得理所当然,顺其自然。但在元杂剧《赵氏孤儿》中,纪君祥将其改编为“卧薪尝胆二十年”的复仇故事,实现了时间与情感的相交。在公孙杵臼撞阶而死,假孤儿死于屠岸贾刀下之后,程婴接受了屠岸贾的招安,让赵氏孤儿认贼作父,在仇人的教养下演武习文,卧薪尝胆。并选择在二十年后孤儿成年之际将真相告之于他,实现复仇。在元杂剧中,复仇的主题更加突出,每个人物的悲剧意味也更加浓烈。对程婴来说,作为一个知晓全部真相的人,为了复仇大业,只得与一个屠尽赵氏满门三百口人、亲手杀死自己儿子的大奸大恶之徒握手言和,是多么的痛苦无奈。对赵武来说,随着真相的揭露,他曾经赖以信任的亲人,一个变成了屠尽赵氏满门三百口人的刽子手,一个则成了挽救赵氏最后一点血脉的大恩人。他二十年的生活在一夕之间宛如梦幻泡影,命运就此颠覆了。对屠岸贾来说,尽管他心狠手辣、老谋深算,但对其继子也算悉心教导,满怀希冀。戏文里屠岸贾曾说道:“这孩儿弓马倒强似我,就着我这孩儿的威力,早晚定计,弑了灵公,夺了晋国,可将我的官位都与孩儿做了,方是平生愿足。”[11]却不曾想终是一报还一报,自己到落了个如斯下场。

相比而言,二者皆有其特色。《史记·赵世家》讲究情与理的融合,并更加偏向于理。而元杂剧则在《史记·赵世家》的基础上,增添了更多的文学性、戏剧性。所有情节、细节的安排都是在围绕“杀孤”、“救孤”的主题下,伸张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精神,谱写荡气回肠的复仇之歌、正义之曲。

三.故事结局的文学改编

《史记·赵世家》也好,元杂剧也罢,走到最后,没有意外,也没有惊喜。结局皆是大仇得报,正义得以伸张。只是在纪君祥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本子中,赵武是得魏绛助力,才得以了结了仇人的性命。自此,“程勃复姓赐名赵武,袭父祖列爵卿行。韩厥后仍为上将,给程婴十顷田庄。老公孙立碑造墓,弥明辈概与褒扬。普国内从今更始,同瞻仰主德无疆。”[12]应是皆大欢喜,人人圆满的大团圆结局。可在《史记·赵世家》的记载却是“程婴乃辞诸大夫,谓赵武曰:“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原苦筋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13],赵武虽得以偿报血仇,程婴却也了却心愿随各位义士而去。

《史记·赵世家》中刻画了程婴自杀,赵武齐衰三年的结局,完成了“赵氏孤儿”事件的完整叙述,故事至此戛然而止。看似悲情,实则壮烈,让人不得不感佩于程婴以死酬知己的义烈与坚定。而纪君祥在元杂剧中撰写的结局,虽人人如愿以偿,皆大欢喜,可细细品味之下才发现其中的不圆满、与悲剧精华,仿若余音绕梁,让人在喜悦过后又有些嗟叹。程婴真正经历了二十年前的血雨腥风,从一个稍显单薄的草泽医生一步步成长为我们眼中的义烈之士。他无数次想要豁出自己的性命以保全孤儿,甚至在公孙杵臼问道“立孤与死孰难?”时,也毅然决然地回答道“死易,立孤难耳。”程婴也好,公孙杵臼也罢,都清楚在当时的情势下,死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难得是二十年的卧薪尝胆。面对庄姬之死、韩厥之死、公孙杵臼之死、亲儿之死,程婴背负的不仅是亲者死伤的悲痛,是正义之情在内心的汹涌彭拜,也是内心的愧疚难当和无奈之情。这些愧疚和无奈,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弭,只会随着孤儿的日益长大而愈发浓郁。尽管孤儿的复仇冲散了心中的痛恨,可他对先烈知己的愧疚仍在,虽不至于以死明志,却也不能安然享福,于他而言,生而为难。

以今世之眼光,程婴之死似乎毫无必要。可在《史记·赵世家》中,他偏偏死于自己对待朋友的义气与信任,也因此实现了司马迁心中的大义、大信。而元杂剧之结局,或是直截了当、皆大欢喜,或是别有洞天、暗藏玄机,后人也说道不清了。只是文学作品贵在其灵活跳动,因此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赵氏孤儿”。我倒认为,元杂剧最终的结局提升了整部作品的悲剧气氛,让读者既感念于其中人物对命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无奈;又感动于他们敢与命运作斗争,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义烈;更感佩于他们“有恩不报怎相逢,见义不为非为勇。”的坚持。可见,“赵氏孤儿”的情感核心到不应该是复仇,手刃仇人之快感,而是每一位保全孤儿之人的坚韧、良善和义烈。

注 释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650.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836.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838.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2735.

[6]王学奇.元曲选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3740.

[7]王学奇.元曲选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3741.

[8]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785.

[9]王学奇.元曲选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3742.

[10]司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57.

[11]王学奇.元曲选校注[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3743.

[12]同上.

[1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178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附属中学;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猜你喜欢
赵氏孤儿左传史记
少年品读 史记
《左传》“摄官承乏”新解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左传》“讥失教也”句献疑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