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背景下重大主题报道影响力提升之道

2018-09-01 08:00刘申谈牧
新闻前哨 2018年6期
关键词:湖北日报系列报道清水

刘申 谈牧

4月13日,湖北日报启动以“一江清水看中游”为主题的长江大保护实地踏访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在历时15天的行程里,报道组从巴东——长江湖北段起点出发,沿长江主干线顺流而下,实地探访长江中游流域的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和发展变迁。

这一路,报道组通过图文报道、视频直播、网络专题、VR展示等多种形式,在报、端、网、微等全平台呈现,引起热烈反响。各地党委政府,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给予充分肯定,网友们纷纷观看、点赞、跟评,点击互动量超过1000万次。本文将以此次报道为例,探讨在当前媒体融合背景下,重大主题报道如何实现传播影响力的有效提升。

一、紧扣时代脉搏精准策划

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此,湖北人民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取得新成效。湖北日报“一江清水看中游”系列报道以长江大保护为主线,展现湖北人民为保护一江清水所作出的努力和探索,主题重大、立意高远,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主题报道如何表达才能引起受众关注?报道组认为,媒体融合环境下,要以受众群体的兴趣点和个性化需求为导向,针对不同的平台进行不同形式的选题策划。

新媒体平台有快速、直观、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等优势。4月14日,在巴东清漂船上,一场移动视频直播拉开了本次报道的序幕。从这里开始,报道组每到一地,都会选择适合视觉表现、互动性强的选题,在湖北日报端、网、微等平台进行直播。

相较于新媒体追求“碎片化”表达,报纸可以进行更为深入、全面的报道。从4月18日刊发深度报道《干净,三峡沿岸的独特“优势”》开始,湖北日报持续刊发10篇通讯2万余字,图片丰富、文字生动,凸显了报纸新闻的深度和厚度。

二、组建全媒报道团队精彩呈现

重大主题报道必须进行资源的整合,在组建一支全媒体报道团队,加强分工合作,形成各自特色。“一江清水看中游”系列报道,抽调自来融媒体中心、文化中心、农村新闻中心、视觉新闻中心的7名骨干记者组成前方报道小组。

报道组成员不仅熟悉报纸的采编流程和环保、农业、水利等专业知识,具备成熟的采访经验,同时还能熟练地运用无人机拍摄、移动直播、视频制作等各种新媒体的采编手段。

同时,前后方协同联动,各媒介融合传播。采访启动后,前方报道组第一时间供稿给湖北日报“中央厨房”,后方各平台编辑根据自身特点,进行编辑制作,在报、端、网、微和第三方平台融合传播,实现同一主题同频共振,形成合力。

据统计,“一江清水看中游”系列报道,报纸刊发通讯10篇2万余字,图片20余幅。现场直播7场,制作短视频50余条,设计创意H5、VR产品、海报图片10余款,在湖北日报端、网、微和第三方平台账号,累积发稿100余条(次),综合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

三、创新报道视角生动表达

面对当前各类媒体的强势挤压和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如何创新形式,选准视角,使报道更为生动、活泼,增强新闻的传播影响力?

1.大题材从“小”视角切入

化工是宜昌的重要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30.6%。曾为当地经济作出重要贡献,但化工产业对长江生态环境危害严重。为此,宜昌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沿江1公里内的化工企业,全部关停。网友在湖北日报微博上留言:“化工是宜昌的支柱产业,拆除会动真格吗?”

如何解除网友的质疑?报道组通过视频直播,直击长江南岸田田化工拆除现场。实时画面中,工人正在搬运生产装置,建筑主体也已拆除70%。

随后,记者随机采访41岁的韩承义,他在化工厂工作了20多年。“482名工友全部签了劳动合同终止协议,清理物品时,大伙号啕大哭。”面对直播镜头,韩承义坚定地说:“长江大保护,既是保护我们自己,更是为子孙后代造福,必须舍小家为大家!”网友在直播间发弹幕,“见识了宜昌的决心,化工搬迁不易!”

以直播的形式,把小的细节融人大的背景中,这种表现手法真实、细腻,由点及面,既拉近了和受众的距离,又把长江大保护湖北作为的大主题表现了出来,整个报道生动而不失厚重。

2.“我”来讲述让报道更有趣

新闻报道力求客观、公正,所以一般使用第三人稱还原新闻现场。但在特定的场景中,使用第一人称来表达,会使受众耳目一新,让新闻更具感染力。

在石首,人给鹿让地,一让8000亩,成为湖北长江大保护的一段佳话。在报道中,记者并没有去赘述事实、罗列数据,而以“我”为江豚娇娇、麋鹿团圆代拟一份发言稿,讲述他们的生活习性、家族情况,与长江相守相望的故事,让大家一起感受生物多样性的美好,一起遇见生态环境的美好,相约一起为保护长江生态而努力。

3.让受众“在现场”和我们“感同身受”

主题报道极易走向模式化、程式化,给人一幅陈旧、沉闷的“老面孔”。“一江清水看中游”系列报道,把主题和受众紧紧联系到一起,并且以移动视频直播为主,让网友“在现场”和长江踏访记者一起“感同身受”。

武汉,是百湖之市。曾经水质常年在Ⅴ类和劣Ⅴ类徘徊,推进长江大保护,就是武汉的生命线工程。报道组深人大江大湖大河,选取一个人、一段江堤、一面东湖和一项制度,以市民身边的变化,讲述江城长江大保护的精彩故事。

在视频直播中,记者还与“民间湖长”柯志强一起从汉口江滩黄浦门出发,往长江大桥方向查污护水,在实际行动中,讲述志愿者们多年来“行走江湖”的点点滴滴。直播中,记者不断设置悬念、回答问题,与网友实时互动交流,一路上,网友问得最多的就是:“我也想去,怎样加入志愿者行列?”

四、用足全媒平台融合传播

“一江清水看中游”系列报道,在前期策划和采访制作过程中,都根据报、端、网、微的传播特点,对报道内容逐一推出,次第呈现,形成强大影响力和传播声势。

石首天鹅洲湿地,是麋鹿、江豚、东方白鹳等珍稀动物的主要栖息地。采访前,报道组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预告消息、海报图片,以“在长江边这片最美的湿地,主播给你亮出生物多样性雄厚的‘家底”来设置话题,引来网友关注。

直播中,报道组兵分三路,通过地面、空中、水上多点聚焦,“觅食、嬉戏的麋鹿,跳跃、翻飞的江豚,波涛涌动的壮美长江,依次出现在视频画框中。”丰富的内容、多样的视角,冲击着眼球,当日,直播间吸引了120余万网友观看、互动。趁着热度,各平台编辑围绕“麋鹿、江豚”,对图片、文字、视频进一步制作,多渠道分发,再度吸引50余万网友关注。后方编辑还实时推出创意H5《聆听长江的“声音”》,在移动端分享传播成为爆款。报纸也及时跟进,使石首的湿地保护更具深度和样本意义。

猜你喜欢
湖北日报系列报道清水
战灭歼菌细
只为清水润万家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清水一盏可供莲
清水芙蓉不自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