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营造探析
——以石家庄市藁城区耿家庄村为例

2018-09-01 08:15马曙晓董文晓罗志成史坤立李建勋
山东林业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家庄片区乡土

马曙晓,董文晓*,罗志成,史坤立,李建勋

(1.河北工程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0;2.捷通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引言

近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乡村旅游业的兴起,乡村景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推动乡村产业多样化,还改善了乡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但有的乡村在景观环境改造中出现大拆大建、景观特色趋同、地域景观差异消失、无视现代化基础设施等不良趋势,对未来乡村景观的发展极其不利。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景观设计应该从旅游的视角对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进行提炼,营造出具有浓厚乡土文化意蕴的乡村景观,同时还应借鉴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将对以后乡村的建设和乡村文化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2 乡村景观营造方法

乡村景观的营造首先要对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建筑和乡村环境进行梳理总结,合理定位,并提炼出特色的乡村景观和文化意象,不仅包括乡村实体性景观元素,如山川、河流、植被、当地农作物等;还包括民族风俗、特色产业等乡土地域上的事件性元素,如逛庙会、吃饺子和宫面、宫灯产业文化等;以及乡土文化、乡土意境等可感知元素,并将其加以利用升华。即乡村的景观营造是在保护乡村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挖掘乡土景观的生态和文化价值,将其表现出来,让居民和游客都看得见乡土,记得住乡情,使其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乡村。

3 乡村景观营造原则

依据美丽乡村规划的要求,在村庄现状环境的基础上,乡村景观设计应结合村庄特色产业优势和乡土文化等,改造村庄的居民建筑、街道、广场、植被等环境,利用乡村生态、文化和特色产业打造村庄风貌环境。并提出以乡村特色文化作为环境发展基础,传统特色产业为带动点发展村庄经济,同时以农产品加工、农业采摘作为拓展,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建设良好的乡村景观环境。

(1)原真乡村,现代功能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景观的营建要保持乡村风貌的原真性,尽可能的保护其山川、河流农田、建筑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完整性,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使之区别于城市景观。并赋予具有现代化的生活基础设施,给乡村生活增添新的活力。

(2)就地取材,保留乡情

景观改造过程中,尽量维护乡村原有的生态环境,就地取材,并充分利用古井、磨盘、石头、农具等乡村小品资源和原有的河流、池塘、乡土树种、农作物、植被等自然环境资源,来营造具有田野情趣和艺术化特征的乡村景观。

(3)整合资源,打造主题

充分利用村庄各种资源,做出合理的配置。村庄的发展是动态的,应结合周边的生态、文化、产业等资源,丰富其类型,多方面发展。基于特色产业资源,提出以传统特色产业为带动点发展村庄经济,打造特色主题,同时以农产品加工、农业采摘作为拓展,打造乡村特色文化旅游。

(4)保护生态,复合产业

首先以基本农田和河流作为村庄的生态核心,保证乡村的绿色基底。其次积极谋划,扩大本地传统特色产业。再次打造特色产业的附属产业,将传统产业文化体验、农产品加工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最终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

柳红的脑子里突然跳出玉米地来。对!苏秋琴肯定在玉米地里。柳红扔下三轮车,飞快地跑去玉米地——苏秋琴家的玉米地。她肯定在哪儿。柳红再次像箭一般射向玉米地的中央——被苏秋琴踏倒了几棵玉米树,辟出一块小小的天地来。柳红透过玉米林看到了她,苏秋琴果然在那儿,白花花的肉身趴在地上。柳红冲上去,用力猛地一推,苏秋琴就侧过身来,四叉八仰地躺在她跟前,柳红被眼前的肉身吓坏了。

4 乡村景观设计案例——藁城区耿家庄村景观设计

4.1 耿家庄村概况

耿家庄村位于石家庄市藁城区南部20km处,属贾市庄镇,村域面积325.50hm2,中心村建设面积28.8hm2。北邻贯庄村,西邻尚庄村,与屯头、黄家庄、贯庄一同构成了藁城区东南部魅力乡村旅游区重要旅游节点。村庄北部有省道392穿过,交通方便,环境良好。2016年底耿家庄村共4个居民小组,640户,2708人。村容村貌环境较好,乡村特色突出,2016年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该村以宫面加工制作为主要产业,村内有55%的家庭生产宫面,其宫面文化历史悠久,传承有序。

图1 景观空间布局图

4.2 耿家庄村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景观规划改造方案设计之前,通过实地调研、采集照片、问卷调查和搜集数据,对耿家庄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该村落环境卫生条件一般,宫面产业多是散户制作,景观特色不明显,并缺少广场、小游园、公共活动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及道路系统不完善等。

4.3 乡村景观空间布局规划

4.3.1 总体布局

结合耿家庄村现状条件,提出“宜居、宜业、宜游”的指导思想,将耿家庄(又称藕城)的景观“藕城采风”规划为捕风区、听风区、寻风区和感风区四段式的景观空间布局(图1)。捕风区是进入藕城的第一站,有入口牌坊村标、宫面墙、宫面文化广场构成;听风区是以连接392省道的入村道路林下街设计的长575米的杨树林景观道;寻风区有面之舞雕塑、藕之缘广场和陋室德馨游园构成;感风区是中心村中四个重点片区的改造和一条宫面风情商业街组成。

4.3.2 捕风区

寻风区作为村入口景观(图2),是进入藕城的第一站,位于村北部与392省道相邻,也是整个景观环境设计序列的开端。村入口景观共有三部分组成:牌坊村标、宫面墙和宫面文化广场。该设计中结合当地特色的宫面文化和历史传统,使用当地的乡土材料宫面晾晒架,并引入活水,塑造了宫面墙和宫面历史文化轴。宫面墙之上 “宫面之宗”四个大字赫然呈现,阐述了耿家庄的特色宫面文化,历史悠久。宫面文化轴,镌刻了宫面文化的发展史,是该村传统手工业宫面制作的写照。宫面晾晒景观小品,给人以更直观的宫面印象;广场周围并种植本地的乔灌木树种,丰富广场景观。捕风区的村口景观,使游人感受到浓厚的乡村宫面文化气息,也为游客驻足停留休息提供开敞的空间。

图2 村入口景观

听风是景观设计序列的发展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作为连接村庄和392省道的村庄景观道,有三段杨树林和三段景观节点构成(节点图:图3)。设计以体现乡土特点为出发点,并兼顾在四季变化中有不同的色彩,呈现良好的景观效果为目的;设计中除了保留原有的杨树林还采用了麦田、油菜花、向日葵、石榴、太阳李等乡土植物来点缀景观道,并以其来表达面条的意向。杨树高大挺秀、枝叶繁茂,徐徐微风给游人带来惬意的乡村体验。

4.3.4 寻风区

寻风区有面之舞雕塑(如图4)、停车场、藕之缘广场(如图5)和陋室德馨游园,是景观设计序列的过度阶段。面之舞雕塑和藕之缘广场相呼应,体现了面和藕的融合,简称“面舞藕缘”;灵感来自于明朝诗人凌儒子的诗,“众赞荷花贵似仙,深情又叹并蒂莲,莫愁去蒂恐丝断,化作藕面皆是缘”。该广场和游园为游客和村民提供了健身、休憩、娱乐的活动场所,也改善了村庄缺少公共活动场所的问题。广场北面规划了停车场,约100停车位,供游客和宫面经销商使用,以此完善该村停车设施。

图4 面之舞雕塑

图5 藕之缘广场

面之舞雕塑是景观序列的点睛之笔,飞舞的黄色面条,红色的面框架,构成了一幅栩栩如生舞动的面条。藕之缘广场由村民服务中心和景观水池围合分割形成的休闲空间,池塘中种植了许多莲藕并在其中设置了多口碗状雕塑,形成一幅生动的烹煮藕面(宫面因是空心也称藕面)画面,暗喻花—藕—面之间的关系。陋室德馨游园在道路东侧,是衔接景观大道和宫面主题街的转折点,起到景观视线良好过渡的作用。取自刘禹锡的《陋室铭》,以农田为底,适当引入南部汪洋渠水,在场地中点缀少量景墙及矛草亭,以墙为画,打造优雅恬淡的田园生活。

4.3.5 感风区

感风区即中心村中四个重点片区和宫面风情街的改造规划,是景观设计序列的高潮阶段。宫面风情街主要展现村民制作宫面的生活场景,形成有特色宫面文化的主题街道;四个重点片区的改造是利用村内闲置、破败的民居改造成不同时代的乡村文化特色主题景观,供人们观赏、游玩,还可亲自体验宫面的制作过程。使人们的所见、所闻、所感都能联想到本村特有的宫面文化,让人们有一种一“面”之交,终身难忘的感受。

四个重点片区的改造,均紧邻村庄主题街道,较集中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四个不同时代的乡村文化特色主题分别为:60年代的“文脉追忆”、70年代“志在农村”、80年代“舞之记忆”和90年代“归园田居”,以此来表达耿家庄不同年代的乡村文化,使游人对乡村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以此获得游客的情感认同。

60年代的“文脉追忆”片区(节点图:图6),地块形状不规则,总用地面积4263mm2。在该片区中打造宫面小吃坊、传统手工业艺术坊和酿酒腌菜坊等,使游客能够真实的体验到农村的日常生活。还保留了一颗老槐树,并增添了咖啡屋和公厕设施,游人不仅能看到有乡愁记忆的老槐树,还能驻足在咖啡屋等公共空间游玩、休憩。

图6 “文脉追忆”片区节点图

70年代“志在农村”片区(图7),地块形状较规则的方形,总用地面积1012mm2。该主题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建筑营造为传统的知青民居。该片区布置了农家旅馆、茶馆、小吃坊、厨房和一面展示70年代生活场景的景观墙,其中建筑围合的多处公共空间留作广场和小游园,供游客和村民休息和游玩,广场和道路多用青石砖铺设,在广场的一角并摆放了乡土材料的古石磨、拉车和木桌椅等农家用具,让游客在住宿、吃饭、游玩的同时能够体验到淳朴的乡间生活。

图7 “志在农村”片区效果图

80年代“舞之记忆”片区(节点图:图 8),地块形状为梯形,总用地面积1326mm2。80年代人们热衷于广场舞,故该片区的改造依据地形,设置了特色文化墙和多个照片墙,来展示村庄过去生活的景象老三样、家书等;多个片墙形成的空间设计为舞池广场、入口广场,并保留了现状老槐树,增添椅子,供村民和游客游玩、休憩、活动健身使用。在这里人们不仅能缅怀墙上描述的过去乡村生活情景,还能步入舞池亲身体验80年代的广场舞,让人们留得住乡情,记得住乡愁。

图8 “舞之记忆”片区节点图

90年代“归园田居”片区(节点图:图 9),有两个方形组成,总用地面积1161mm2。该片区中保留了现有的卫生室和村委会,新建设了景观廊架和两个广场,其中一个广场中放置了多种活动器材,给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健身的活动场所。

图9 “归园田居”片区入口节点图

宫面风情街是南北街,连接景观大道,宽4.5米、长380米,步行街道采用乡土材料的青石板铺设。街两侧的建筑立面改造(图10),主要以体现宫面特色为主,将沿街民居增设外廊,用一根根木架和细钢管做装饰,似晾晒的宫面,以此来展示村民制作宫面的生活场景。有条件的还可以增加橱窗,销售当地特色小吃,沿街墙面添加宫面文化的宣传画等,形成特色宫面文化主题街道。

图10 建筑立面改造图

5 结语

对乡村景观生态、文化价值的解读和体验是乡村旅游规划的重点,得到游客的情感认同,使其了解、珍爱、保护乡村景观,是乡村旅游规划的目的。耿家庄村的景观设计以特有的宫面文化为主题,设计中最大限度的表达自然乡土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营造出独特的乡村意象,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宫面村。也希望以其为此类乡村的景观规划建设和发展提供一种借鉴模式。

猜你喜欢
家庄片区乡土
乡村振兴视野下聂家庄泥塑的传承与发展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闻喜县郭家庄:山楂喜获丰收 助家致富脱贫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乡土中国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
支家庄村急盼解决吃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