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人们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近年来,阅读越来越受到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以下是笔者从阅读教学经验中提炼的一些有效阅读指导的方法。
阅读文本的选择加工要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同时又能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成长经历和身心发展的需求。统编语文教材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
统编语文教材的编纂体系是以双线组元的形式进行(见表1)。一方面从内容上讲,教材各单元都是基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倾向、年龄特点的发展规律,由浅入深地进行编纂;另一方面,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从语文教与学的方式入手,将语文的阅读方法、习惯养成以及能力的提升作为一条线索贯穿其中,以此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有所侧重,从而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一教材特点。比如,笔者在教授第一单元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从文本中寻找“自然的四时之美”的热情;又根据“四时之景”的主题,让学生利用网络、图书馆寻找这些作家的其他写景作品,并在班级里组织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利用周末和家人外出郊游,寻找苏州城内外的金秋美景,用配图周记的形式记录描绘下来。最终,笔者编订了一本精美的学生作品集《苏城的秋》。这样的教学不仅提升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更教会了学生在文本中体验美、用文本表达美的能力。
表1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构建“教读—自读—课外导读”的立体化阅读体系,实现三位一体,让课外阅读成为课程的有效组成部分,打通课内外阅读,强调单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结合。
具体来说,在教读课中,教师应当以自己的阅读经验来引导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真实有效的阅读过程中,去自我发现,分析归纳,以此来加强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对阅读方式和审美鉴赏策略的领会,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自读课中,教师应从教学者转为辅助者,引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得进行自主学习,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阅读经验、阅读方法的贯彻,实现思维的发展、审美的鉴赏、传统文化的积淀。课外导读是课堂与生活的桥梁,教师通过推荐同一类型的阅读,以学生课外学习为平台,进一步养成学生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激发审美的创造,从而完成传统文化的传承。
除此之外,教学中教师还可以以兴趣为主线,引领学生进行专题项目式学习;还要培养学生个人按计划专注阅读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分享和交流探讨。例如,初中教材中鲁迅的文章应当是一大难点,为此,笔者突破以往单篇教学的方式,将所有的文章进行了相应的筛选、分类、设计:
通过这样的专题项目研究,学生心目中的鲁迅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单一的童年鲁迅或战士鲁迅,而是一个丰满的、立体的鲁迅,学生今后再阅读鲁迅的作品或关于鲁迅的作品,对文本的认识思考一定是全面而又深刻的。
语文课堂应当始于体验,创设源于生活的丰富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充分体验和感悟;以问题驱动,在“高阶思维”的问题引导下,注重学生在探究体验中感悟生成,提升思维力;应融于探究,以探究活动为主线,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启发学生的主动探究。
以《端午日》的阅读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在质疑探究中把握文意的环节。这一环节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在充分了解文本的基础上提出2~3个问题。把学生的质疑与看法收集上来后,笔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筛选并归类。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初读感受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但通过筛选分类,就可以发现一类是整体阅读的疑惑,一类是细节阅读的疑惑。
这些问题正是学生学情的真实反映,在教学时,笔者在此基础上将“整体把握”类疑惑作为课堂设计的契机,而“细节研讨”类疑惑则作为课堂穿插讲解的重点。这样一来,整堂课的设计就烙上了学生阅读的印记,教师的课堂展开也真正遵循了学生阅读的逻辑。整堂课由学生问题生成,由学生问题贯穿,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阅读方法,培养了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