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站无站台柱雨棚站场空间的艺术表现

2018-08-31 11:03李彬彬杨晓川汤朝晖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站场雨棚客运站

李彬彬 杨晓川 汤朝晖

摘 要:无站台柱雨棚站场的艺术表现与整个客运站的设计有着密切联系,本文试图从交通建筑特征的表达、地域性与传统文化的表达和结构艺术的表达这三个方面来阐述无站台柱雨棚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无站台柱雨棚 地域与传统 结构艺术

铁路客站无站台柱雨棚构建了一个覆盖整个站场范围的高大、通透的建筑空间,因铁路运输行业特点,无站台柱雨棚站场空间具有区别于其它大跨建筑设计的很多不同之处,本文尝试针对无站台柱雨棚站场空间的艺术表现进行探讨分析。

一 交通建筑特征的表达

“形式追随功能”是现代建筑的普遍原则。铁路客站作为交通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具有交通建筑固有的共性特征。钟楼、大门和长长的风雨廊可以说是传统客站的形象特征。今天,这种印象逐渐被大跨度的通透空间、水平舒展的建筑体量和纵横交织的车道所代替。而铁路客站内部宽敝明亮、相互渗透的高大空间,穿插其间的自动扶梯,无处不在的引导标识和成排的自动售检票设施则组成了其内部的一些共性特征。

无站台柱雨棚的内部由于功能要求往往是大跨度的开阔空间,旅客流线组织也影响其内部空间的布局和外部形态的塑造。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考虑外部形态体现文化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功能性的耍求,不能割裂两者之间的联系,应使外部形象能够反映内部功能,两者相得益彰。

二 地域性与传统文化的表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对地域性、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是一个缓慢的由粗变细的过程,而这种趋向性也跟客运站建筑发展的特点相呼应。铁路客站的站场空间不像客运站入口那样可以成为公众瞩目的“焦点”,似乎也难以形成很大的气势,但是作为由外地进入城市的一个最重要入口,其站台、雨棚作为客运站中的构成要素都有形成城市文化、地域特征的先决条件。

在无站台柱雨棚的地域性、文化性表达的设计中,首先,我们可以在结构的选型和设计中去寻找与鲜明地域特色的形式语言的结合点;其次,要注意选择有地方性的建筑材料和色彩,以现代的设计方法重新组合,形成简洁的,适合无柱雨棚大空间尺度的界面。另外,现代建筑艺术设计领域追求的是一種整体上的自然的风格,而不是割裂的堆积某些建筑特色,拿站台来说,在考虑满足其自身的候车平台、方向引导、无障碍设计的同时,可利用地域风格的抽象元素等作为艺术手段参与其中,如地砖花色及图案的配合,等等。

三 结构艺术的表达

无站台柱雨棚作为一种大空间建筑,结构技术是其创作的基础,结构技术的变革为形式的发展、转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随着结构体系的日趋合理,形体构件之间的组合越来越灵活,形体塑造的灵活性也越来越大,建筑的艺术表现手法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也为其社会审美心理得以更充分的体现创造了条件。

无站台柱雨棚随着整个客运站结构艺术方向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在结构表达上,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相比对荷载关系的表达而言,其更注重表现“结构的美感”,无站台柱雨棚结构艺术的表达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是以大跨钢结构获得大空间,这种结构以精细见长。如伦敦滑铁卢国际车站雨棚就属于这一类型的雨棚。这种结构的雨棚结构支撑构件具有精致,纤细的特点。这种结构构架常与玻璃维护结构相结合形成通透轻便的整体。其中受拉构件的精致、纤细与受压构件的粗壮、厚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使其受力关系明确,易于理解。同时,利用屋面引入阳光,洒满阳光的无站台柱雨棚空间传达给旅客清晰安全的感觉,光影的变换营造出极具生气感的空间,旅客能时刻体会到时间感和运动感,获得美好的出行体验。

第二种是以粗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为表现特色。这种结构表现体系往往强调其整体性。里昂机场铁路客运站就是这一结构形式的非常杰出的代表,属于结构表现主义的典范之一。站台由一个长达500米的超大尺度的、由混凝土门架结构和弧形混凝土肋网组成的结构体所覆盖,屋顶的混凝土肋网以菱形编织在一起,形成美丽的光影效果。在整个客运站的空间中,灰色的混凝土结构以本身的特色表现结构中的支撑体系。在采光部位,玻璃与混凝土直接连接,两个材质纯净干脆的联结方式,加强了混凝土结构体系艺术性的表现。阳光散落室内,其中的对比效果犹如灯光撒落在雕塑上,产生黑白灰效果,与玻璃幕墙和钢结构的效果相比。后者的阳光照射明暗对比效果较为强烈,而这种结构效果就较为温和。

四 结语

用文化性来判定建筑是否美观已成为一个越来越清晰的观点,立面造型反映地域特色、融合环境文脉,内部空间反映现代交通建筑特点、体现中国铁路文化,是新时期铁路客站的形象特征之一。无站台柱雨棚站场的艺术表现与整个客运站的设计有着密切联系,建筑艺术讲求统一与呼应,无站台柱雨棚站场空间如何体现出“铁路文化”、“地域文化”的新概念,是值得我们设计者深入探寻的。

参考文献:

[1] 张晶.公共建筑设计系列——交通建筑[M]. 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5月

[2] 王梦恕等.21世纪的铁路[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3] 《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1月

[4] 刘宝箴.铁路客站建筑实录[M]. 西安: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教学资料

[5] 杨晓川、李彬彬等. 铁路旅客车站无站台柱雨棚 [J] . 建筑科学.2008年3月

猜你喜欢
站场雨棚客运站
贝雷梁在道路下穿铁路站场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在游戏活动中支持幼儿自主探究的思考
保安人工移动雨棚送放学小朋友
西安七大客运站全部恢复运营
沙池雨棚诞生记
车站秀
把自己告上法庭
浅谈铁路既有站场改造施工技术
探析如何改进汽车客运站的管理
试论站场接触网设备电气烧损隐患排查与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