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多元化样态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

2018-08-31 11:03代安然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当代艺术媒介多元化

摘 要: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信息量剧增我们获得新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也很方便,对于艺术来说,我们现在的表现方式和过去的表现方式相比肯定会有很大的区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达存在这一种不同以往的变化。所以论文想就几种表现方式谈一下,信息的多元化样态以及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如碎片化式,从架上一直到立体式,新科技式,多媒介式,等最前沿的表达方式。当代艺术信息量获得的途径和数量的扩大,必然使艺术从具象走向抽象,任何一种完整单一的形象都不能准确表现,具体传达多元化的信息,图像必然走向破碎。

当今时代是一个技术当道,依靠技术传媒发展的时代,由此引发了文化范畴中艺术表达的一系列方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一贯拥有的审美及看问题的角度及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艺术的表现方式也层出不穷。新兴的科学技术等的加入,也使过往的单纯艺术表达萌生了新的意义,同样使当代艺术更加具有现实性,符合当下人们对艺术的理解,大大增加了艺术的当代性特征。在当下,综合材料的重要意义在于——表达内心最真实最本质的理念。我认为这也是当代艺术表达的最核心思想。

关键词:信息的多元化 碎片化 拼贴艺术 当代艺术 新科技结合式艺术表达手法 网络信息+

一.当代表现语言之碎片化

"碎片化"这一词汇是诉述当下中国社会传播语言环境的形象性的一种语言。所谓"碎片化",英文为Fragmentation,这个词语本来的含义是指完成的一切事物被破碎成为许许多多的零碎物件。现在人们也能够把"碎片化"解释为类似于"多元化"的词语来表达,但是碎片化在传播本源上是指整个社会都是碎片化或者说多元化的一系列表达。就像政治里面所讲的一样,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碎片化这一表达方式及现在这=这么深受欢迎的现象都和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脱不开关系。碎片化的表达方式从一定层面上来讲,是一种时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无论是我们的价值观,人生观,消费观念,或者是今天论文里所谈到的艺术的表达方式,碎片化的表达方式都是当代的主流语言,你所接受的信息,就构成了你的思维,也就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这些碎片化的信息,没有任何逻辑性可言,相对简单,单一,又随时充满新鲜感,用这样的信息加以你自己的思维方式构成由你自己逻辑主宰的作品,就可以发挥碎片化这一最当代的艺术表达方式的最大优势,无论是在艺术创作或是生活当中都适用。如今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微博,微信朋友圈,新闻等等途径,使巨大的信息每日不停的注入我们的大脑,又有多少被记住呢?利用碎片化这一时代特性,创造出来的作品,在我们当代的上海双年展中或各大画廊的展览中,层出不穷,充满新意,我们很看好这一表达方式,与时俱进,又充满创意主义色彩,前途不可估量。

代表艺术家塞西·利布朗,代表作2005年<睡衣游戏>,2006年-2008年《狂欢节与四旬斋》 布上油画,她的作品是当代艺术碎片化方式采用的淋漓尽致的代表,在她的作品中碎片化的信息被整合成的背景与人物都互相在同一个二维平面上不分彼此,融合在一起。這样的作品中中一直以来都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抽象的形式技巧和具象内容之间的平衡,从而显示它自身充满魅力的形式感,但又不缺乏秩序性。在她钢筋有力又充满感性的画笔下,慢慢地以不完整的破碎抽象的方式来表现先前的具象事物以及内部结构。4.塞西利布朗曾评价自己的作品:画没有固定的主题思想,而是反映生生不息的变动。塞西利布朗很好的诠释了碎片化信息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

二.当代表现语言之拼贴

拼贴这一语言表达方式的这一词语最初来源于一个法语coller(其翻译过来的中文含义是胶黏),英语中也同样能找到这个词汇的出处,在英文中拼贴这个词具有两种词性,作为动词和名词都可:作拼贴,即是将纸张、布片或其他材料贴在一个二度的平面上,创作出一件拼贴作品。毕卡索创作出第一件精致的拼贴,即1912年的「有藤椅的静物」(Still Life with Chair Caning):他在画布上黏了一片印有藤编图案的油布,以此方式取代直接在画布上画出藤编图案。从此模糊了艺术中真实与幻象的区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了世界的发展,战后留下的外界环境推动了达达艺术的发展,同时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伴随着拼贴这一手段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艺术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时,他们便给拼贴赋予了不同的定义,使拼贴的手段及材料都变得多元,这是战争遗留问题中受益的方面。而发展至今,拼贴越来越成为一种随意性极强的手法,无论是什么材料,文字碎片,网络用语,大量不完整的报纸,图片,或者是现在时下正流行的快递单,或各种照片,都可以通过你手中的剪刀加上你的构思,变成一副好的作品。这也是拼贴的魅力所在,无论材料,表达的感情才是重中之重,这也使拼贴艺术与当代艺术融合并能引领时代潮流的重要原因之一,拼贴的艺术表达手法,不仅仅使创作中的语言,肌理,形式,色彩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使作品的叙述事情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赋予了当代艺术快节奏的方式,时代感极强。材料上及手法上的无限制性,使拼贴这一表现表现手法能更好的与其他艺术手段相融合,从而更好的表达当代艺术中的观念。

当代拼贴艺术代表的著名艺术家,艾德里安格尼,是近几年来活跃在国际艺术大环境中的新锐画家之一,代表作品《“达达”死了》《那一瞬间》,他的作品以他自己的独特经历为积淀,以及特别的表现手段与方法,在当代艺术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使观者产生强大的视觉震撼,同时心灵上也得到了慰寄。他一直在不停的分析理解高雅的艺术文化和当下潮流趋势,在自己产生新的视觉理解的领域内,再创造属于他自己新的作品。他的创作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在没有完备的材料准备以及三维图形之前,他不会让作品登上画布。在作画之前他会用心思手机广泛的材料,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获得资料的方式很便捷,如照片以及和底片胶片的结合,之后他再将自己的想法转移到画布上,以完成作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念。

三.当代艺术表现语言之新媒介式

在不断发展的21世纪的今天,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形式各样的媒介,这些媒介交织着组成我们所在的新时代,我们受它们影响,被它们感染。媒介总为一种重要的工具日益登上了当代艺术的历史舞台,换句话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日益壮大的媒介化时代。随着当代的互联网发展,网络报刊,微博,微信,各种app,电影等等日益占据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大脑。令我们无论是出于主动亦或者是被动的都要接受媒介这一新鲜事物,与此同时,我们在艺术领域的表达方式也变得多元化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这些看似繁杂但又富有条理性的各种信息们的整合工作。在各类媒介的交融,更新中,我们能否驾驭的了,这就变成了能否从旧时代艺术向当代艺术跨越的关键一步。

媒介层出不穷的出现,更新换代,如何运用它来表达自己,这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考验,更是对我们所处的艺术领域的重新洗牌,也是生存手段和思维方式上的大跨度更新。

而这一新媒介语言在当代艺术中的表达当属,德国著名当代艺术家托马斯·泽普。去年他的个展通过Cc基金会在中国首次亮相,在上海为大家呈现出一系列今年创作的绘画,以及一件全新的多媒体装置作品。他的首次个展主题为“临届问题及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从中主题可以看出,艺术家尝试用神经学的研究方法来捕获心理现象,并挖掘其存在的可能性和局限性。再次装置作品中,泽普采用了多元化的材质,除了各类医疗设备,如一间带有一张手术椅,若干手术工具和一盏手术灯的手术室,该装置还包括一套电子音乐设备,以此形成装置作品的声音维度同时,舞台布景还伴有一种类似模化块系统的类比合成器所产生的声音,经展览空间转换为了某种互动剧院,他让观者置身于一种相互影响的情境,以此体系去年这種互动作用。这正是当代艺术最具代表性的采用新媒介语言表达的作品。

结束语:当我们打破陈旧的格局,利用这些新兴的手段来表达自己时,我们便是这个时代艺术领域的新主人公。当我们学着去尝试这一切在架上绘画的记住上所延伸出来手段时,这也可以理解为我们是在新媒介与传统基础上建一座共同的桥梁,我想这也是新媒介艺术之于当代艺术最杰出的贡献之一。当我们运用新的时代,新的语言,新的背景,新的形势,与不同的人,与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不同的公众尝试对话时,这就是当代艺术的意义所在。

作者简介:代安然(1994.10),女,籍贯:辽宁省,单位,学历(大连工业大学设计学17级硕士),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当代艺术媒介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中国当代艺术研究
当代艺术拓展城市文化新“绿洲”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克里夫兰当代艺术三年展论坛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