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公开发表的宣言书,它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蕴含着唯物史观的真理光芒。《共产党宣言》在科学、全面分析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进程的基础上,敏锐地洞察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深刻地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必然趋势。新时代,尽管客观条件和时代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两个必然”理论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两个必然 新时代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共产党宣言》(简称《宣言》),一经问世就震动了世界,内容极其深刻、丰富。“两个必然”是在《宣言》中指出的,它为“资本主义向何处去”指明了方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全面、深刻的理解“两个必然”理论,发挥其重要价值。
一、“两个必然”产生的客观依据
《宣言》充分分析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基本规律,并向世界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中国学者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把它概括为“两个必然”,这是符合《宣言》的中心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提出了“两个必然”理论,而且还对这一理论做了科学的论证。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这一巨大生产力的基础上确定了资产阶级的私有制,资产阶级私有制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工人除了拥有基本生活需要外一无所有,没有任何物质资料。尽管如此,资产阶级由于其追求资本的无限性,不断的生产商品,这就使得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断激化。为了缓解危机,资产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力实施福利政策,使危机的破坏性减弱,周期缩短。但事实表明,经济危机并没有消失,也不可能消失。只要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存在,资本主义的灭亡就是不可避免的,就会被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代替。另一方面,从阶级斗争来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但要实现这一代替,离不开人们的努力和奋斗。资本主义时代,人们日益简化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在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中成长起来的,他们饱受资产阶级的摧残,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不断地联合起来,进行工人运动。随着无产阶级斗争从自发到自觉,建立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终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
二、“两个必然”与“两个绝不会”的关系
“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背后现实是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依旧在世界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历史必然性的发生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现条件,不能离开实现条件抽象的谈论客观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进一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提出了“两个必然”的实现条件,即“两个绝不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阐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时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就表明,现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还能够适应不断调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生产关系尚未成熟,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时,社会主义必将代替资本主义。
“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两个绝不会”揭示的是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它指明了“两个必然”实现的时间和条件。两者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个绝不会”不仅没有推翻“两个必然”理论,更使得它具体化,我们应把两者联系起来把握。
三、“两个必然”的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我们从更高的层面深刻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深刻的理解“两个必然”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更加坚定我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
历史表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经过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受到严重挫折,但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并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地推动中国从站起来、强起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资本主义由于其自身内在矛盾的存在,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且涉及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如今,新兴大国不断崛起和发展,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习近平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各方面都取得卓越成就,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的“四大发明”在国际舞台上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在造福相关国家和人民。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中国方案。结合“两个必然”的历史经验,实践正在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雒田梦, 1994年—,女,籍贯:河南焦作,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