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财务核算是现代企业经济核算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消耗、资金占用等进行反映与监督,规范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现代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财务核算不要发挥内部财务监督,还兼顾着经营管理的作用,其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对财务核算的概念进行阐述,随后结合我国企业开展财务核算工作的实际,剖析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促进现代企业规范财务管理,促进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现代企业 财务核算 存在问题 优化策略
一、财务核算的概念阐述
财务核算(Financial accounting)以价值的形式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进行反映与监督,从原始凭证到会计账薄进行审核,监督用会计要素计算和确认的全过程,保证及时、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运作过程。
财务核算是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反映,要求真实、客观、合法地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核算,保证财务管理的工作质量,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下,现代企业将财务核算视为“睛雨表”,反映其内部管理的质量,以保证企业有序运行。
二、现代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剖析
财务核算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强化竞争力意义重大。当前,现代企业在财务核算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利于企业完善内部控制,急需改进。由此,现代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一)财务工作环节薄弱,财务核算不规范。现代企业的管理者经营理念陈旧,对财务核算不重视,财务人员配备、职责分工不明晰,导致财务核算工作不规范,甚至处于无序的状态。企业为减少运营成本,简化财务机构,存在人员配置不当、缺乏明确的责任分工,没有指派专人进行财务资料的保管,无法为财务核算工作提供配套的人力、物力,使财务核算长期无法准确对内部资金活动进行监督。财务人员一人多岗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出纳与会计由一人兼任,财务档案与公章由一人管理等。中小企业中月底外聘财务人员进行突击做账、报税的现象频繁出现。财务工作环节薄弱、财务资料管理不当,导致财务核算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也难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二)财务电算化技术较低,专业财务人员匮乏。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企业已逐步引入信息化办公,购置会计软件,如用友、金蝶等。然而,财会人员计算机知识、技术水平不高、操作能力不足,導致在实际的财务电算化工作中效率不高,甚至无法将财务与电算化进行融合,也就更谈不上财务核算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财务计算机管理不当,存在随意插入U盘、电脑不设置密码、防火墙未及时升级等问题,导致财务资料的安全性存在隐患。部分企业已意识到加强财务人员专业培训的重要性,结合会计政策、财务核算、内部控制等开展业务培训,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流于形式,导致专业财务人员匮乏。(三)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内部控制不完善。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业务操作流程。部分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陈旧,对内部审计工作不理解、不重视、不支持,未设置相应的机构或是形同虚设,难以发挥起内部监督的功能。如内部审计隶属于财会部门,财务人员日常从事财务核算工作,并同时兼任内部审计工作,使得内部审计丧失了独立性与权威性,无法对财务核算发挥了真正的监督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存在机构设置不当、人员配置随意,无法形成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财务工作环境。
三、现代企业财务核算的优化策略
完善的财务核算工作有助于提升现代企业内部管理、规范财务工作,促进企业经营活动处于有序的监督与控制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结合现代企业财务核算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策略:(一)更新财务管理的观念,强化财务核算工作。现代企业的管理层要更新观念,意识到完善的财务管理能够使企业的经营运作处于有序、规范的状态,科学设置财会机构、合理配置财务人员。建立健全完善的财会制度,规范财务核算操作流程,强化财务核算的反映与监督功能,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大型企业内部创建财务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内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提高企业财务核算的质量与效率,加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二)加强财会人员素质能力的培育。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核算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拓展,这都对财会人员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企业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财务核算中,财会人员不仅要有娴熟的财务知识,还需要涉猎管理、计算机、审计等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胜任能力。企业可能通过加强内部培训、内部轮岗、鼓励在职深造、鼓励考取专业证书等形式,加强财会人员素质能力的培育,具有不断创新、学习的能力,规范财务核算工作,为企业的整体经营决策提供可靠财务信息。(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现代企业要实现有序运营、规范流程,必须要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人员保障。结合企业的经营特点,健全账薄体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财务核算对经营运作的监督功能,保障财务工作规范化推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内审人员的专业性、独立性,切实起到财务工作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氛围,防范因职务权限过大而引发的腐败、渎职。建立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联合监督机制,通过定期、不定期对财务核算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有序促进财务工作的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彭剑. 企业财务核算和风险控制措施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12).
[2] 史寒冰. ERP系统在工业企业财务核算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投资, 2017(23).
[3] 张萍萍. 企业财务核算现状及对策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8(3):84-85.
作者简介:张雨桐(1997)女、汉 黑龙江哈尔滨 本科 中国计量大学 学生 财务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