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忠志
摘 要:随着PPP模式在我国的广泛应用,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也较多,而风险评价是风险管理的关键。文章首先对近年来我国学者对PPP项目的风险评价进行总结,然后提出目前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PPP项目 风险评价 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F283
引 言
PPP模式(即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广泛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高速公路、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也广泛应用于公共服务项目。由于PPP项目周期长,参与方多,风险较大,一般包含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社会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等外部风险,还包含项目前期风险、建设风险、运营和移交等内部风险。针对不同类型的项目,不同的学者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对PPP项目进行风险评价。张勤(2014)等将蒙特卡罗模拟技术运用到污水厂BOT项目的风险分析中,并结合具体案例,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1]。郭鹏(2015)根据神经网络的优点,构建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风险评估模型[2]。蔡晓琰(2016)针对不同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评价结构可借鉴性不强的现状,在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智能风险评价模型。王文寅(2016)针对单一BP神经网络风险评价方法的不足,建立了基于PCA-BP的PPP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评价方法。袁宏川(2017)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水利PPP项目的投资风险进行评价。李强(2017)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铁路PPP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周鲜华(2017)构建了基于ISM-MICMAC模型的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风险因素评价模型。汪伦焰(2018)构建了基于商权-集对分析法构建了水生态综合治理PPP项目投资风险评价模型。
一、目前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
(1)风险评价对象单一。PPP项目参与方众多,有政府部门、社会资本方(项目直接参与方)、融资机构、保险公司、工程承包商、设备和材料供应商等参与方,目前学者主要是对社会资本方参与PPP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为社会资本方是否参与PPP项目做出决策。学者对政府部门在PPP项目中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的研究较少。也很少对其他参与方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
(2)缺乏动态研究。目前关于PPP项目风险评价主要是对整个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得到整个项目的综合风险值大小,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然而,项目实施后,风险随着项目的进展和环境的变化,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变化,因此,在项目实施前对整个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的结果已不能完全适用于项目的开展,需要实时对项目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为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指导项目风险管理工作。
(3)缺少对项目关键风险的研究。目前学者多是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神经网络分析等方法对PPP项目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寻找项目的关键风险的研究不多,且对具体风险的研究不够深入。PPP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均希望项目顺利实施,因此项目的综合风险大小对于项目的指导意义不大,解决项目实施阶段面临的关键风险有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在项目实施阶段,寻找项目的关键风险,对关键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才是项目實施阶段更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作。
(4)视角不明确。部分学者在对PPP项目进行风险评价时,视角不明确,即未明确风险研究的对象是哪一方,即是研究社会资本方、政府部门还是其他参与方所面临的风险,导致风险评价结果对各参与方指导性不强。PPP项目各参与方面临的风险不尽相同,因此,在研究项目风险时,如果只研究PPP项目的全部风险,将对各参与方的指导性不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能提前判断自身面临的主要风险,导致过程中退出项目。
二、相关建议
(1)增加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风险评价研究。政府部门和社会资本方(直接投资人)都是PPP项目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直接决定项目的成败,因此,对政府部门的风险评价也非常重要。此外,金融机构和承包商等参与方也是PPP项目的重要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的决策对项目的成败也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价,以提供决策。
(2)形成动态风险评价研究。PPP项目在不同的阶段风险种类不同,风险值大小也不相同,因此,不仅要在项目实施前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价,还需要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形成全寿命周期的风险评价体系,实时调整并做出应对。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跟踪反馈,再评价,形成动态的,闭合的风险管理。
(3)对项目的关键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对即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价,为项目实施者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参考,保证项目成功运行,才是风险评价最主要的目的。在项目运营阶段,应找出项目的关键风险,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未来的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中,在寻找项目各个实施阶段的关键风险方面多一些研究。
(4)明确研究视角。学者在风险研究过程中,应明确研究视角,即是研究政府部门的还是社会资本方(直接参与方)或者其他参与的风险,以使风险评价结果更有针对性,以指导不同的项目参与方做出决策。
结 语
本文在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研读并结合作者多年的PPP项目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目前多数学者在PPP项目风险评价研究方面存在风险评价对象单一;缺乏动态研究;缺少对项目关键风险的研究;视角不明确等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的建议,望学者多从PPP项目实际出发,其研究成果能够应用于工程实际。
参考文献:
[1] 张勤, 黄辉, 傅斌, 方路行. 蒙特卡洛技术在污水厂BOT项目风险分布中的应用[J]. 2014, 30(13): 96-100.
[2] 郭鹏, 文晓阁.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BOT项目风险评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5, (21):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