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类型选文的教学探索

2018-08-31 11:03徐芯蕊
西部论丛 2018年7期
关键词:例文

摘 要: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材,根据王荣生的理论,语文教材里的选文,大致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针对不同类型的选文,应当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偏重,而例文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知识。

关键词:例文 选文 文选型教材

一、基本概念与应用

“例文”语出自夏丏尊先生,他说“教材不过是个例子”。王荣生博士将例文定义为“相对外在于它的关于诗文和读写诗文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态度等服务的。”他认为作为“例文”的材料要能“足以例证知识”,同时,“又能避免篇章中其他部分可能引起注意导致精力涣散而干扰所例的主题”。所以例文可以是片段的也可以是完整的文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个知识点,我们可以用多篇例文来达到学习目的,也可以一文多用来达到目的。例如让学生学习什么是“景物描写”,单从朱自清的《春》一文,我们从可以得知描写景物可以从景物的形态、外貌、香气、颜色等入手,这样的方式好处是不割裂文章,而《春》一般还被归为定篇,通过例文这样的方式还能增添学生对课文美的欣赏与理解。若是想多篇一用,则可以选取《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等文章中适应的片段,这样的处理能使学生的眼界更为开阔,感悟统一类别下不同作者的不同细腻的处理。

二、拓展探索

(一)例文的范围没有局限

1、不分中外:定篇中,笔者一般把中外选文设置为了“对比阅读”,但是例文板块却可以不这样做,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七上的寓言四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同属于《伊索寓言》而后面的《塞翁失马》,《杞人忧天》是中国文学成果。若将这四篇当做“例文”可以让学生清晰的知道什么是寓言,例如寓言语言是简练含蕴的、内容多为虚构、篇幅短小、结构进奏,极富哲理与教育意义。同时也保证了例文的相当数量。

2、不分古今、不分文体:仍旧是拿景物描写来说,之前所说的《春》、《济南的冬天》、《紫藤萝瀑布》皆是现代文,但其实我们的古诗中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爱莲说》、《使至塞上》、《三峡》等中都有非常精彩的景物描写,教师可以提取出来,帮助学生理解。

3、不分教材书目内与外:首先得说这里的不分教材书目之外,并不意味着课外的任何篇目或片段都可以拿来作为例文。教材书目以外的内容能拿来做例文的必然和教材书目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或是作者、或是作品、或是风格等。例如要教学生明白什么是“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仅仅从《离骚》一文选取或许是不够的,那么或许教师可以适当的从《楚辞》中选取一些片段作为例文来进行辅助。当然针对这样的例文,笔者觉有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是先尽量教材书目中选取例文,若是不足再在教材书目之外寻找。其二,教材书目之外的例文应该尽量只是片段,选择整个内容可能会干扰正常的教学。

(二)例文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笔者个人认为王荣生对例文的定义,对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上的最大好处,就是帮助教师进行知识点梳理的教学。

1、例文在文言文中的教学运用 :初中生认为对文言文字词理解的最大难度就在于古今异义和一字多义。以往教师进行文言文知识点复习时,都是一篇一篇单独的、从头到尾的整体复习,费时费力。现在针对一个字词的意思,教师可以从相关课文中挑出“例文”进行系统讲解,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此字词的记忆与理解,学生的思路也更加的清晰,另一方面这样做也复习了“例文”所涉及篇目得知识点,再在进行这些篇目的教学时,则不必重复复习,节省了时间。若是这些篇目还没有进行讲授,则又起到了预习的作用,可谓一举三得。而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把主讲人换做学生,让学生从已学课文中寻找“例文”,培养他们的能力。

2、例文在写作中的运用:初中多写记叙文,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最多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写作没有材料、没有重点、口水话多。部分原因确实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去阅读、去观察生活,更多原因却是他们不懂如何去观察生活、甚至不会活用教材这个最好的素材。当然大部分老师进行作文知识讲解的时候,会选择占用正常的书本教学时间,讲授的写作知识一般都参考课外的辅导书籍,浪费了教材资源,还常常会产生课时不够的结果。若是教师能把教材的部分选文划分为例文来用,就能在进行正常课文教学的同时进行写作教学了。

例如课标中对中学生写作的要求其中有一个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达。”什么叫多角度呢?这个内涵是很丰富的。如何又叫做创意地表达呢?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难度的。教师可以列举郁达夫《故都的秋》,别人写秋是写秋色、秋声、秋形,他写秋天是写秋味,通过去描绘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这些平常景物,表现出故都秋天冷清、寂静的景象,借此抒发自己内心之中的悲凉与孤寂之情但却有隐隐表现出一些雅趣和俗趣。再看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打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同样是是写秋天,在毛泽东眼里秋天却是生机勃勃的。这样的讲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晰的明白“多角度”的一个层面,还能使学生从中慢慢品悟如何能别具一格,带有自己主观人格魅力的创造。

(三)例文教学“度”的把握

从王荣生所写的理论来看,例文教学得做到“讲知识与读文选往往穿插进行”、“相关的若干项知识纵横联络、形成群体、以防造成知识的孤立与割裂”、“避免篇章中其他部分可能引起注意导致精力涣散与干扰所例的主题”。这三面都要做的难度对于教师而言是比较大的,且这个度比较难以把握。例如,教师本来所要讲的是关于动作描写的知识,那例文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修辞手法。这个时候若是不讲修辞手法感觉知识被孤立和割裂、若是讲了可能又干扰了主题。解决的办法之一,可能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一个排序,例如修辞的知识点是放在动作描写之前讲授的,这样教师在讲授动作描写时就可以不用向学生进行修辞的讲解。当然这样的做法,教师得对所需要讲解的知识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且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水平能力,进行设置。

三、总结

总而言之,王荣生对语文教材的分类,是真正从语文教材编撰的学理角度来进行的,也是当前语文课程理论界比较新颖的观点,一线教师应熟练掌握从而进行相对应的课程研究与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果冬杰.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例文选文类型对写作能力的影响[D].天津师范大学,2014.

[2] 宋采桥. 王荣生“选文分类”理论对阅读教育的启示与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14.

[3] 语文随笔[M]. 中华书局 , 叶圣陶著, 2007

[4] 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王荣生著, 2003

[5] 陈寿江,张燕密.课文的原生价值、教学价值及例文功能——以《苏州园林》为例[J].毕节学院学报,2009,27(09):124-128.

作者简介:徐芯蕊1993.08女 汉 重庆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育单位:北京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例文
“做游戏”主题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儿童节”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未来的桥”写作指导及例文展评
植物也会“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