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艳 王方向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问题日益加剧,城市规划部门逐渐引进国外先进的道路规划理念,大力推广城市道路畅通工程,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使道路交通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取得了明显效果。在城市规模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城市路网越来越复杂,道路交通问题受多种因素困扰,并非单一的管理措施就能够解决,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协作,采取综合性管理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道路交通问题。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部门需要站在有利于城市未来发展的角度,加强学习,创新思维,对城市道路计的精髓全面掌握,进一步提高专业水平和审美水平,从而在道路交通设计中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问题;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2.37 文献标识碼: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09-0111-01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基础设施建设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城市交通道路的拥挤问题一直对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出行造成严重困扰,相关部门只有通过合理的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才能够使交通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但是目前的城市交通建设不仅要重视道路的质量,还需要对排水、燃气以、供热供电以及绿化等多个涉及内容进行考虑,通过合理的道路交通设计来确保其功能能够更好的发挥出来。
1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基本原则
(1)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城市道路上的街景都是人流和车流在动态过程中观赏到的,由于各自有着不同的交通手段和交通手段,从而产生的视觉特征和行为规律也各不相同。人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的使用者,相关部门需要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确保交通环境优美、舒适、安全,从而实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所追求的最终目的。(2)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在道路景观设计中,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二是自然资源,三是经济社会。城市道路设计单位要对自然要素加强运用,坚持建设生态环境城市,让城市道路中的硬质景观融入自然并与自然共存。与此同时,在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时,不仅要对时间变量因素进行充分考虑,还要确保城市特色得到充分展现,突出城市自身的形象特性。尤其对于平交路口,要创新设计方案,与道路的等级渠化相结合科学设计道路交通。在设计交叉口过程中,需要确保人为障碍最大程度的减少,尤其重视在设置分隔带、指路牌以及路灯杆的一些细节,为道路通畅提供便利。(3)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城市道路交通具有极其有限的用地范围,在城市道路上不仅要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等,还需要设置地上架空线、地下各种管道和电缆等市政公用设施。另外,在这个空间内还要合理设计道路,综合规划道路绿化,确保地上下的环境条件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使其能够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观赏性的作用,为城市环境美化添彩增绿。
2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中存在问题
(1)城市道路规划不规范。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道路交通是展现城市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道路规划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任务。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不仅包括行车道、人行道、街道,还包括中心广场、旅游景点等,由此能够看出在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重要性。但是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建设存在一定缺陷,道路交通设计不合理,规划比较随意,很多道路与城市的发展不协调,缺乏完整性的道路规划设计,交通规划时仅针对局部地区进行设计,并未综合考虑整个城市的综合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很多刚建成的道路因为影响整体城市规划而从新设计建设,这样不仅影响人们的出行,而且严重浪费资金和资源。另外,多数机构及企业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把利益最大化放在一切工作之首,并未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符合城市发展的道路交通,从而无法充分发挥其真正作用。(2)管线布局设计不够合理。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增加的基础设施都对其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各种管线,大部分埋于地下,施工和管理难度较大,地下情况复杂,而且很多部门在安装管线时沟通少,施工时间不同,从而造成工程建设中出现较多的二次开挖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对城市的交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浪费大量物力和人力,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3)附属设施设计有所缺失。在城市道路建设中,很多设计者只重视行车需求,忽视了给居民、驾驶员及乘客提供便利的附属道路设施。一些道路过于偏僻,管理部门就没有设置路灯,无法保障夜晚的通行安全;还有一些道路由于空间问题没有设置行人休息座椅,也给高龄行人带来不便;针对一些观景路段,很多观景车辆因没有设置观景台而随意停靠路边,造成道路拥堵,无法给驾驶员及乘客办事、消费提供便利。(4)道路设计存在“强面弱基”。城市道路工程因其众多特点而受到重视,其具有较短的建设周期、较多的地下管线、密集的沿线建设以及较多的施工干扰等,许多道路工程根据业主的工期要求进行设计规划,没有严格把关路基设计标准,未能够有效处理特殊路段路基,仅仅对道路表面加强施工,造成很多新修路面在投入使用后不久出现路基沉降、路面开裂等病害,对道路的运营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3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改进措施
(1)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交通。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不但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还要与地区的改造成本相结合,主要原因在于其具有广泛的涉及范围,属于系统性工程,施工单位需要在对各方利弊斟酌以后选择适当的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在不断加快扩张,为了科学有序的进行道路交通建设,设计单位需要创新思维,着眼于未来城市发展,积极引进先进的城市建设布局方法,结合本地区实际特点建设符合当地城市发展的道路交通,从而进一步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推动城市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2)科学设计道路车道宽度。在道路交通设计中,想要保障道路安全运营,就需要全面调查行驶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有效掌握不同车辆车身宽度,合理控制车辆的横向安全距离,避免因行驶车辆的摆动或偏移出现交通事故,同时还需要对相邻车道的安全距离科学设计。设计单位需要根据路面实际情况、车辆行驶速度、交通秩序规则等要素,将机动车车道的宽度通过科学合理的公式计算出来。(3)综合规划道路管线布置。管线布置在城市道路工程中属于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线布置和道路施工必须同步进行。在道路工程开工前,需要组织管线项目相关单位召开协商会,共同商量对策,拟定管线布置方案,避免各单位的多种管线出现布置冲突,从而有效降低资源浪费率。在设计城市道路工程时,需要对道路管线设施的保护措施及施工工期充分考虑,各相关设计单位应互相联系,协调工作。道路交通设计需要对今后管线设施的养护维修通道进行全面考虑,防止因管线问题在对路面进行开挖重铺。(4)有效适应交通发展要求。在日常生活中,为确保人们生活方便、物品运输通畅、生产安全高效,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给各地区的车辆、人员和物品通行提供便利。同时,通畅的道路交通还能够给货物运输节省时间,提高经济效益。由于在时空上居民出行和货物运输错综复杂,加上城市流动人口较多,从而导致道路交通拥挤现象经常出现在上下班高峰期。为了使这一矛盾得到缓解,各种道路在功能和性质上有所侧重,断面组合、红线宽度应各有区别,根据车流量、流向适当规划交通路线,切实做到高低速分流,人车分离,从而使整个道路系统的通行能力得到提高。(5)完善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在整个城市中,城市道路纵横交错满足城市交通运输的需求。除此之外,还需要按照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统一的原则建设一些基础设施便于居民生产和生活。照明路灯作为基础设施,必须要设置在城市道路全线,除了保障行人安全以外,还能够使夜间观景效果得到加强;在人流密集的地方,为了给行人休息提供便利,需要设置座椅,提高行人舒适度;将停车位合理设置在商业区等公共场所,使该区域的车辆的滞留需求得到满足,给驾驶员及乘客办事或消费提供便利。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能够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道路交通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环境的优化和市民出行的便捷,其作为城市的软实力,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而且能够提升城市的外在形象。因此,相关部门需要科学合理的设计城市道路交通,并结合城市内在文化,突出城市特色,在给城市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美化城市风貌,保障交通系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红跃,秦鸿博.浅析新时期下城市道路设计的若干重要因素[J].科技致富向导,2010,(23):21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