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前奏曲响亮多彩

2018-08-31 10:22高峰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文过程课堂教学

高峰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创新精神的体现,是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主旋律,而课前准备就是这支优美旋律的前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与学的关系上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自主学习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论教,多学少教,因此,“课前准备”环节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过程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们更多注意的是课堂上的光环,对于课前准备,虽也被列入教学环节之一、但提得较多的是学生的预习,教师的备课,也不能体现课前准备的丰富性、生动性、可发展性、多元性。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对课程内容开发、生成、转化、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个性化创造过程。教学是以教师与学生多角度进行不同性质的交往,不同类型的互动过程;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融通整合、反思体验、领悟构建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课堂教学只是杯水车薪。

面对新课程,传统教学观一时难以彻底扭转,课前准备虽被列入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被关注,但系统性的研究与实践不足,课前充实、生动、活泼、有序的准备环节将改变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落后方式,唤醒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意识,提高质疑解疑、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的能力,成为多彩的课堂前奏曲,使教师引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

一、课前准备与一般意义上预习的区别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注重课前预习,是长期以来教学工作中共同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但传统意义上的预习多停留在对课本知识的了解及疑难问题的发现上,为课堂上有效地获得知识做准备。

课前准备则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了解掌握,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各种能力(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搜集处理信息、理解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等)、学习兴趣、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的培养。雖说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但单凭每节课40分钟的课堂教学已远远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多彩的课前准备不受课堂时空的限制,学生能多渠道、多层面地获取知识,实现自主、开放、实践和探究性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条重要渠道。丰富多彩的课前准备,意义和价值要比一般意义上的课前准备重要得多。

二、课前准备中教的准备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风格技巧;调查学生,与学生对话,把握学生学习的需求、疑问及兴趣点;教师应把课前准备纳入到备课中,解读文本,与文本对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及风格技巧;精心设计、筹划,考虑好准备的内容、目的、意义、形式,考虑到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体验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感受,调查学生,与学生对话,把握学生学习的需求、疑问及兴趣点;确定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精心选择教学方法、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准备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辅助解决重点难点的图片、录音带、实物、多媒体课件等。在心理、材料搜集、实践等方面进行准备,为对学生的课前准备做出科学指导和客观评价打好基础。

2.对学生的准备进行指导

课前准备应有计划、有目的、有序地进行,教师应帮学生确定目标,提出明确要求,给予合理的准备时间,为学生推荐方法,提供信息,启发思路,使学生的课前准备真正科学而有效。

三、学生课前准备的形式与内容

(一)搜集信息,积累材料

利用语文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理解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养成积累的习惯,使他们获取广博的知识,适应大语文学习的需要。课前准备,以课堂学习为核心,又跳出课堂,由课内到课外,又由课外到课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文学习。

1.了解名人或重要历史人物的经历

知人论世,认识并学习名人伟人,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教育。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科普知识

我们的教材中选入了很多优秀的科普文章,集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学生比较喜欢阅读。课前让学生通过报纸、网络及科普读物了解相关知识,搜集文字材料、图片光盘等,学生以兴奋愉悦的状态积极参与,会收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3.了解作家生平,熟悉文章创作背景

作家作品往往打有作者个人生活经历和时代的烙印,学习文学作品前,了解作家生活经历和创作背景是理解作品的前提。

4.阅读中外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寓言故事

古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寄予了人类早期的生活理想,体现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智慧和力量,表现出征服自然的勇气,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学习这样的课文前,让学生课前阅读相关作品,从而更充分地认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积极意义,受到感染,培养丰富瑰丽的想象能力。

(二)读书质疑,探讨解疑

培养学生学会思考,质疑解疑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学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充分预习,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各种问题,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比一比谁的问题有价值。事实证明,真正能提出问题的往往是那些认真读书和善于动脑的同学。这样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提问,学生寻求答案的学习过程,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往往更全面、敏锐、鲜明,把触角伸向课文的纵深之处,学生充分体会到质疑探究的乐趣。

(三)排演课本剧

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适合学生排演课本剧。学习课文前给学生适当的准备时间,保证表演的充分、准确、到位。这种方式学生参与积极,合作认真,兴趣十足,等到把表演搬上课堂时,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文章思想内容已经做了充分地研究体会,教师不厌其烦地理情节,品语言,挖掘形象大可因此省略。

(四)准备实物

课前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准备实物,可以使学生动手、动脑、激发想象联想,准确细致地把握课文情节。

(五)为课文配制插图

有些课文学生可以在课前研读的基础上绘制出插图,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画面,会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学生的阅读理解与想象能力也会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

(六)为课文朗读配制背景音乐

对于一些比较抒情,感情色彩比较鲜明的文章,让感兴趣的同学做好预习,再配制朗读背景音乐,不仅能烘托课堂气氛,也能反映出学生对文章感情色彩的理解,以及文学、音乐鉴赏能力。

(七)录制朗读录音磁带

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课前准备,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能经常在一种新鲜有趣的过程中享受学习、参与、获取知识的乐趣,它是自主学习的训练场,是提高课堂质量的首要环节,能为课堂教学拉开多彩的序幕,奏出响亮的前奏。

猜你喜欢
课文过程课堂教学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雪花的形成过程